黃弘綱覺得自己苦讀十年,追隨先生學習,建立起來的三觀,出現了那麼一絲裂縫,雖然不大,但卻致命!
足以摧毀整個三觀!
難道心學的極致就是無君無父,無聖無賢?
這不就是邪佞之學嗎?
不對,先生是真正的聖賢,治國安邦的大才,他的學問自然是好的,不會的,絕對不會!
黃弘綱求救似的看向王陽明,先生,快救救弟子啊!
王陽明沉吟良久,“王大人,你的宏論的確讓王某悚然一驚啊!”
把王陽明都給嚇壞了,王嶽足以自豪了。
他突然笑道:“先生,能不能給我紙筆?”
不用王陽明說話,黃弘綱立刻送來了,他還用謙卑地語氣請教,“大人要寫什麼?”
王嶽沒說話,而是畫了一個小圈,在小圈外麵,
又畫了一個大圈。
大圈套小圈!
這不是“你的圈裡有我,我的圈裡有你”的無聊把戲嗎?這位小王大人想什麼呢?
王嶽頓了頓,在小圈裡添了一個字:人!
然後又在人的兩個肩頭分彆寫上“自我”和“自主”。
“先生,這是晚生從心出發,所想到的。”
王陽明沉吟良久,小圈裡是人,那大圈自然是家國天下。
如何把每一個人圈在一個天下之中?
王陽明思量許久,突然伸手,抓過毛筆,運筆如飛,在大圈之中,寫下了四句話,“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寫完之後,王陽明再度凝視,突然朗聲大笑,把筆扔到了地上。
“吾道成矣!吾道成矣!”
在這一刻,王陽明開心的像個孩子,從裡往外地開心,如此經曆,一生中也不過兩次而已,前一次是他在龍場悟道。
那一次他知道了心的寶貴,而這一次,他明白了如何約束萬千之心!
笑過之後,王陽明衝著王嶽深深一躬,嚇得王嶽連忙站起。
“先生大禮,晚生怎麼當得?”
“你當得起!”王陽明正色道:“道分陰陽,正是你的高論,讓王某完善了心學,從此再無掛礙。王參議是我的貴人啊!”王陽明笑容和煦,宛如春風化雨。
王嶽心滿意足,他當然知道王陽明的四句教,卻沒有料到,竟然是自己促成的,以後書寫心學曆史,是不是也要給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呢?
“先生過譽了,晚生不過是年少無知,胡言亂語罷了!”
王陽明擺手,“正因為年輕,才心無塵垢,直指核心。如此看來,王某也是老邁之人了。”
“先生可一點都不老。而且陛下讓我過來,就是想請先生相助……”說了這麼長時間,終於到了最關鍵的地方:“陛下有自己親生父親,又豈能違背自己的良知?從進京以來,陛下步步抗爭,正是先生所講的知行合一,秉持良知而行。先生能忍心袖手旁觀嗎?”
王陽明深深吸口氣,他用力點頭,“請陛下安心,臣勢必為陛下周旋,以全父子之情!”
王陽明說話當然是算數的,王嶽心終於落下了,而與此同時,剛剛升任吏部尚書的喬宇正在跟楊廷和密商,隨著這幫老臣進京,一場較量已經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