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1 章(1 / 2)

閒唐 春溪笛曉 7356 字 8個月前

告發鄖國公的是個遊俠兒, 帶著術士的絕筆信而來, 雖沒什麼實質證據, 卻為馬周的調查指了幾個方向。李二陛下讓人帶著絕筆信快馬去追馬周, 接下來一連幾天陰沉著臉, 自是沒心思給李元嬰寫回信。

盧照鄰回到長安時, 調查結果也出來了, 鄖國公張亮被押送回京城。遇到這樣的事,李二陛下自是沒心情給高陽主持婚禮, 直接把婚期延後了一個月。

盧照鄰在京中與父母相見, 父母也無法得知朝中消息, 隻能安心候著。

這就是和皇家結親的壞處,什麼時候成親、往那裡安家,全都得看李二陛下的意思, 要不是盧照鄰實在喜歡, 又有房玄齡保媒,盧家父母也不太希望盧照鄰尚主。

盧照鄰這邊乾等著, 高陽那邊也很不高興, 高陽和兕子她們痛罵起鄖國公來, 覺得他早不造反晚不造反, 偏挑在這節骨眼上造反, 簡直是故意和她過不去!

高陽道:“照我說,父皇應該把鄖國公一家全砍了!”

兕子道:“你馬上要成親了, 哪能說這種話?”她也不怕血光衝撞了她的婚事。

高陽哼哼兩聲,她才不懂什麼家國天下, 也不懂什麼謀逆大罪,隻對自己又要再等一個月才能見到盧照鄰這件事很不滿意。對於罪魁禍首鄖國公,她自然要痛罵幾句!

不同於高陽隻為自己的婚事延後不滿,朝中上下都對鄖國公生出反心這件事很震驚。鄖國公早早追隨李二陛下,又坐鎮洛陽這個長安門戶、軍事重鎮,怎麼會這麼糊塗?

偏偏馬周此去洛陽搜羅了不少罪證,樣樣都在印證那個遊俠兒告發的罪狀。

鄖國公私養五百義子,包庇妻族禍亂一方,這都其實不算大事,畢竟誰家都有個把為非作歹的親族,必要時候來個“大義滅親”就是了——鄖國公也是這樣做的。而要命的是他迷信術士妖言,自認為天下該姓張,開始私蓄兵甲武器!

馬周還幸運地找到了一個躲過一劫的術士活口,從對方口裡得知當晚他們的密談:張亮確實想取李唐而代之!

李二陛下震怒不已,讓人將鄖國公拿回長安下獄。

鄖國公入獄期間一直求見李二陛下,想豁出老臉再向李二陛下求饒一次,這次李二陛下卻鐵了心要處置他,始終拒絕再見他一麵。

遇到這樣的事,李二陛下也無心避暑了,擺駕回宮,和房玄齡等人商量如何處置張亮。

蓄謀造反,不管擱在哪個時期都是死罪,可李二陛下清晰地感受到當初陪著自己一路走來的人越來越少。

事已至此,房玄齡等人認為張亮哪怕還沒造反,那也是準造反苗子,當按謀逆論處。雖然朝中武將不少都被指控過造反,但張亮這次不一樣,他是人證物證俱在,狡賴不得。哪怕最後沒敢動手,也該按律斬首,以儆效尤!

李二陛下按下此事數日,才讓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到獄中與張亮訣彆。

目送長孫無忌兩人應聲離開,李二陛下靠在憑幾上合上眼。

張亮未必真的會反,很可能隻是被人在旁邊就腦子一熱做了些準備。可江山社稷存不得半點僥幸,李家想要穩坐龍椅,就得掐滅一切可能帶來動蕩的可能性。

他或許真的沒有自認的容忍大度,終歸還是成了他過去最瞧不上的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人。

張亮的謀逆罪名定了下來,接下來該殺的殺、該抄的抄,萬貫家財入了國庫,英雄美人都成了枯骨。

從李二陛下下令到諸事了解,前後不過一個月的時間,朝中再也沒有張亮這一號人。

李靖下朝回到家,拄著杖站在馴獸場前許久,歎了口氣。他早早以腿疾為由推了不少事,屢次要告老還鄉,李二陛下都再三挽留,他隻能在朝中掛個名字,能不去上朝就不去上朝。

人啊,也許想要的東西少一些,厄運就不會降臨到自己頭上。

謀逆案了了,李二陛下才騰出空來過問高陽的婚事。想到自己還沒怎麼見過盧照鄰這個準女婿,李二陛下挑了個時間叫人把盧照鄰挑進宮見一麵。

盧照鄰好歹出身世家,要麵聖兼見嶽父雖然緊張,應對卻還挺得體。李二陛下見他相貌出眾、容止有度,對女兒和幺弟的眼光稍稍滿意了一些,給盧照鄰賜了座,來個翁婿閒談。

盧照鄰一直繃著一顆心應答,到最後才想起李元嬰叮囑的話,悄然多看了李二陛下幾眼。他隻見過李二陛下一麵,當時席位離李二陛下還挺遠,記不得李二陛下當初的身量,看不出李二陛下是不是瘦了,隻是看著覺得李二陛下鬢邊染了點白霜,竟多了不少白發。

李二陛下何等敏銳,一下子捕捉到盧照鄰有些呆愣的目光。他沒計較盧照鄰的失禮,很和氣地問盧照鄰怎麼了。

盧照鄰趕緊從失神中回過神來,緊張得都有點結巴了:“沒,沒什麼。”

李二陛下一看就知道他藏著話,也沒怪罪,仍是寬和地說:“你是高陽的夫婿,將來私下裡也能跟著高陽叫我一聲耶耶,不必這麼緊張,有話隻管說。”

一國天子對自己像是普通嶽父一樣和氣,盧照鄰感動不已,腦子一熱把臨行時李元嬰叮囑他的話都告訴了李二陛下,連李元嬰嘀咕的那句“皇兄可能真的生我的氣了,都不給我回信”都說了出來。

李二陛下聽了盧照鄰轉述的話,也想起自己一直晾著李元嬰沒給回隻言片語。這小子倒很有自知之明,知道他做的事是會惹人生氣的!

李二陛下心情稍霽,打發走盧照鄰,叫人呈上筆墨給李元嬰寫了封信,讓他在滕州好生呆著,不要整天想這想那,隻要不乾那些危及大唐江山社稷的混賬事,朝中之事和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在信裡訓示了李元嬰一通,李二陛下心裡舒坦了。

不過是個內侍而已,也值得李元嬰這樣小心翼翼地護著,明知道會惹他生氣還搞出讓人海避禍這種誰都瞞不住的小動作!

這混賬小子合該好好罵上一頓。

既然這混賬小子願意相信身邊的人,那就讓他看看他們能做成什麼事。

他還沒老,真要有人想作亂也得衡量衡量。

李二陛下把信封起來叫人送去滕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