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紅樓(十四)(2 / 2)

當然他們的話沒有這麼直白,這是夏安然歸納總結的。

一開始他還覺得羞恥,後來夏安然就明白了,林如海這般高調自然不是因為他當真得意忘形。

不說彆人,林如海自己也是少年天才,他二十有二便取探花之位,之間更是因為守孝耽擱了幾年,否則定會更早。

一個少年天才誇我徒兒是少年天才,這自然是沒有道理的。

林如海誇的是策論製。

按照他的思路,其實是這樣:我徒弟,從小乾實事,積累了大量經驗。

我將他收為弟子後,文化知識也補上了。

最後,因為今上英明神武改八股為策論,我這不肖徒兒才靠著從小乾實事、生活在市井中獲得的經驗,寫出了貼近生活的有可實行性的策論。

結論:不是我徒弟聰明也不是我教的好,是因緣際會啊!是陛下聖明啊!

然後諸多文人一起眼眶含著熱淚朝北拜曰:陛下聖明啊!

對此,跟著一起拜的夏安然隻能說:師父父,不是很懂你們文人的思維啊,你開心就好。

==

雖早已說好出行,但是等林家備齊籠箱出行,已經是半月以後,獨女要遠行,賈敏自然是放心不下的,她每一日都能想起要林黛玉帶著走的東西,出行之日一推再推,直到最後林如海都看不下去了製止這位關心則大亂的婦人。

“若再不走,便要轉涼啦。” 他的理由十分充分。

自揚州至上京需要一月有餘,其中大部分都在船上度過。

若是到了天涼再乘船,不便且不說,水上潮濕,林黛玉身子骨又不好,萬一受涼反而不美。

於是林家的隊伍才能順利出行。

林黛玉和賈敏臨行前哭了一場,就連林玦也被賈敏抱著好一通叮囑,已經長成青蔥少年的夏安然則是被林如海拉到書房,進行最後的教育。

船行過程不必多提,前半程離家的兩個小兒還新鮮著,緊接著就被枯燥無味的行進過程打蔫了。

京杭大運河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並且現在還在使用的運河,夏安然乍見這一有名地理景點還是很激動的,現代因黃河改道的原因,運河山東段已經被廢棄,且運河兩端多次改建,風光自然是不同的。

入目的這運河,在明清兩代承擔了王朝大半的運輸調度功能,船來船往好不熱鬨。

顯然,因這壯觀景象而讚歎的不止他一人,待船隻行進入水域寬廣區域,流速平穩後,林黛玉和林玦也紛紛從船艙中走了出來,這二人還詩興大發了會,就所見所聞寫下了好些個詩句。

夏安然將其中幾首最讓人滿意的封了起來,上岸時便托人送回了揚州。

附上自己所寫的短信,就當是給林如海報個平安。

林家所租的船隻是一艘大船,一來林家出行了兩個主子,還有若乾個小廝嬤嬤,就連力士都帶了兩個,都是會水的,就是為了這兩個林家的寶貝疙瘩安全。

另一方麵,大船沒有小船這般顛簸,林黛玉又是個未出閣的女子,船上有夏安然這個外男在,大船也更方便她行動。

上船後,夏安然便以顛簸傷眼為由,不讓兩人看書。

兩小孩也很是聽話,平日便以下棋取樂,或是對詩鬥草。

每逢大鎮,林家的船隻也會停下來靠岸稍作整修,吃些當地的特產,隨著時間流逝,目光所及的景色也由江南婉約,逐漸轉為了北方的硬朗。

這與江南不同的景色自然讓林黛玉林玦姐弟極其好奇。

夏安然也縱著他們,有時遇到彆的戲船,也會遠遠瞧個熱鬨。

林家的船帆上掛著一塊染有醒目顏色的布,隨風飄揚,每到一處,林家的船隻也會去專門負責的部門進行登記。

這是朝廷對官眷的優待了,懸掛著布料,往來的官船便知道這是官眷乘坐的船隻,如果遇到困難,官船會來幫忙,雖然京杭大運河通行量巨大,尤以官船漕運為多,但是也不是沒有水匪的,見到林家這般管家親眷的船,水匪輕易也不會來惹。

另一方麵,其實這也是一種監視,像林如海這種巡鹽禦史,家人出行都是要報備給專門部門的。

本朝漕運發達,隨著漕運自然會有衍生經濟,河上每隔數裡都會有人售賣清水吃食、布匹特產,實則即便不上岸,也能采買,隻是這些價格會比上岸後稍貴,林家不趕時間,林黛玉又是女孩兒,這一次出來後,以後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再出來,夏安然便和隨行一起來的林管家商量了,大家還是尋著機會上岸玩耍一下。

他看著歡快的林黛玉和林玦的背影,笑得竟有些慈祥的意味。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