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066(2 / 2)

大臣們這才停了下來,關切地看著延平帝。

延平帝實在是沒精神,擺了擺手:“諸位愛卿回去好好考慮,明日朝堂上給朕一個準話。”

眾臣這才算了。

回到府上,傅康年還在思考這問題。他其實是想讓晉王派一支軍隊去平亂的,這樣功勞都是晉王的,以後封州、袁州等地也可安插晉王的嫡係,是個擴大勢力的好時機。

但晉王平亂這麼多年,好不容易有了起色,這時候若為了貪圖這點小利,打亂了平亂的步伐,功虧一簣,豈不是得不償失?

當前最要緊的還是先把江南拿下。

不過為避免這些人給晉王添亂,他得想想,哪裡還能派出兵來。

傅康年還沒想好,管家匆忙拿了一封信進來:“老爺,晉王殿下送來的急信。”

擔心是戰事有變,傅康年一把抓過信,拆開,細細看了起來。

看完之後,臉上一片喜色:“還是殿下有辦法,這下不用愁了。”

晉王在信中囑咐他,向朝廷推薦南越水師前去平亂,理由也很充足,南越離封州、袁州這些地方最近,由他們出擊更快捷便利。

當然,這隻是對外的說辭。

晉王真實的想法是,南越水師統領黃思嚴已經投效了他,是自己人,黃思嚴占的地盤不就是他的勢力範圍嗎?這種不用出兵就能擴大勢力範圍的事,傻子才會拒絕呢。

因此他在信裡還讓傅康年多多為南越水師謀福利,最好讓南越水師掌握封州等地兵權。

傅康年認真思索了一下,這事不難辦。

陛下和大臣們肯定不會反對,但太子與楚王、燕王等人恐怕不是那麼樂意。

不過他有信心解決此事。

傅康年當夜聯係了幾個晉王一派的官員。

次日朝堂之上,他趕在太子等人發難前,奏稟道:“陛下,微臣昨日回

府連夜理了一遍咱們大景的兵力部署,找到了適合去平封州之亂的軍隊。”

延平帝風寒還沒好,沒什麼精神,衝他點了點頭。

傅康年說:“那就是南越水師。南越水師有兩萬多人,派出大部分,應該足夠收複封州了。而且南越離封州很近,旨意一下達,他們就可派兵過去,迅速收複封州。”

這確實是很合適,單論距離就甩其他軍隊一大截。

大臣們都讚同傅康年這個提議。

“陛下,南越水師很合適,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朝廷在南越水師上花了不少銀子,還允許他們開采冶煉鐵礦,如今也該是將他們派上用場的時候了。”

延平帝臉上盈出點點笑意,他也讚同,南越水師確實比較合適。

“就派南越水師吧。”

傅康年又道:“陛下,紅蓮教潛藏極深,收複了封州、袁州,保住了並州等地,這些地區恐怕也有不少紅蓮教殘餘。南越鏟除紅蓮教的速度雖然慢了些,但方法很管用,因此微臣提議,讓南越水師暫時接管這幾地的軍防,逐一排除這幾州境內的紅蓮教餘孽,以達到斬草除根的目的。”

這提議當即招來了好幾個大臣的反對。

禮部尚書宣近文說:“陛下,這不合規矩。南越水師本是負責南越海上防務,鏟除剿滅海盜,保護來往船隻商旅平安的。陛下仁慈,讓其兼顧南越軍事防務,這已是不妥,如今再讓其北上,繼續插手其州府的軍事,不合規矩。”

吳王的老丈人吏部左侍郎陸躍明也說:“是啊,陛下,這個黃思嚴不過是草莽出身,在清剿海盜中立了功,得陛下賞識,才有這番前途。他大字都不識幾個,已是南越水師統領,若再兼顧封州等地的軍務,這品級還得往上竄,吏部沒有這先例,這讓天下十年寒窗苦讀的仕子如何服氣?”

兵部左侍郎胥元德譏誚地說:“讀書人不服氣?那他們也去平亂啊,收複封州袁州,保住並州。黃思嚴雖是草莽出身,但他剿滅了南越的海盜,鏟除了潛入南越各州的紅蓮教,保了南越太平,如何做不得官?這種特殊時候,能保我大景江山社稷太平,便是大字都不識的文盲又如何?宣大人和陸大人,若黃思嚴收複了封州、袁州諸地後,退回南越,紅蓮教卷土重來,這責任你們負嗎?”

宣近文和陸躍明被問得臉色極為難看,這麼大的責任,誰敢擔?

他們要接了這話,萬一後麵紅蓮教真的死灰複燃,陛下肯定饒不了他們。

陳懷義本來還想替黃思嚴說說話的,但見兵部的官員就能將反對的大臣們懟得臉色發白,他便垂下了頭,不再多言。

延平帝因為生病精神不濟,聽到這裡已經有些頭痛了。

什麼規矩不規矩的,皇家素來是最不受規矩約束的。於延平帝而言,隻要能保大景的江山,彆說封個草莽做高官,便是封條狗都行。

現在黃思嚴對他來說就很有用。

他緩緩開了口:“就按傅愛卿的提議辦,今日便派八百裡加急,將聖旨送抵南越。”

傅康年連忙拱手行禮:“陛下聖明。”

對比之下,太子、燕王、楚王等人的臉色就不是那麼好看了。

晉王今年在江南戰事頗順,手握十幾萬大軍,如今又將南越水師收入囊中,他們這些兄弟還如何跟他比?

這一刻,燕王、楚王心裡都升起了濃重的危機感,兩人看了一眼太子,決定暫時彆針對太子,希望太子給力些,畢竟他們兄弟中,如今最寢食難安的應該就是太子了。

***

朝堂上的風起雲湧暫時還波及不到南越。

南越如今的焦點都集中到了連州城,不光劉子嶽到了,很快趙世昌、黃思嚴和公孫夏也都趕了過來。

曹正卿

本也想去的,畢竟此事他也出了不少功勞。

但黃思嚴找了個理由將其留在了廣州,美其名曰讓他幫忙等聖旨。

如今通往京城的陸路被阻塞,隻能先通過陸路加急送到泉州附近,然後通過水路送到廣州,比往常要晚個幾天。

南越兩萬大軍,還有三千名鏢師都駐守在了城中,嚴陣以待。

這段時間,陸續有難民逃到連州。

於子林都采用老辦法,將這些人全部安排去開墾荒地,半個月下來,已經有了一千二百多名勞動力,這其中大致有那些是紅蓮教的人,於子林也隻是粗略地摸了個底。

同時,他派去封州打探消息的人也回來了。

形式不怎麼樂觀,因為紅蓮教在封州頗得民心,他們將城裡大半富戶都洗劫了一遍,男丁通通殺了,女人則作為戰利品分給了殺人最勇猛的男人。大戶們的財物則拿出了大半論功行賞,分給了麾下的士兵。同時,他們還在城中貼出告示,說不會驚擾殺害平民,請大家安心。

然後他們殺了一批反對他們的人,又拿出銀錢,每家發了五十文。

錢雖不多,可白得的錢,誰會嫌棄呢?

這手大棒加胡蘿卜的策略,很快就讓城中安寧了下來。隻有那些親人朋友死於紅蓮教之手的還記在心裡,但為了一家老小的小命,也不敢表現出來。

同時,不少羨慕紅蓮教福利的也積極加入,尤其是那等窮得連老婆都娶不上的光棍,也想混進去,說不定下次殺大戶的時候,就輪到他分到女人了呢!

於子林聽完這個消息,蹙眉道:“這是魏達倒是有兩把刷子,收買恐嚇人心很有一套。”

魏達便是封州紅蓮教的壇主,如今自封業火將軍,寓意要用業火蕩平世間罪惡,還天下一個清白太平。

話說得好聽,可天底下的大戶又不是個個都是惡人,有些是積年經商,有些是祖上曾出過官員,因此家裡有些盈餘,就因為他們家有餘財就該死嗎?他們的妻女就該淪落到這些反賊手中慘遭□□嗎?

沒這個道理。

他之所以這麼做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紅蓮教沒有穩定的賦稅來源,隻能用這種以戰養戰的方法。這種法子從古至今用得太多太多了,最後遭殃的隻能是百姓。

不過魏達很聰明,未免激起民憤,他暫時隻針對少部分的富裕群體。這樣反彈小,還能引來一批仇富的百姓追隨,所以能這麼快穩定封州的局勢。

公孫夏說:“這個魏達,如今固守封州不出,咱們這是打也不行,不打也不行,也不知朝廷的諭令什麼時候抵達。”

真是念什麼來什麼,當天下午,聖旨便送達了連州。

接完聖旨,公孫夏和於子林對視一眼,都有些意外。

這次他們是真的沒動手腳,因為事發突然,他們送信的仆從肯定是比不上朝廷的急件。所以哪怕他們心裡有些想法,也想的是徐徐圖之。

“這是怎麼回事?朝廷怎麼會突然答應南越水師以後駐守封州、袁州等地?”於子林不解地問道。

他可不相信朝廷會這麼好心,主動送這麼個大餅過來。

劉子嶽笑道:“這個咱們得感謝曹正卿曹大人啊。於大人,你上次隨便用雞血按了幾個手印送給他,也未免太敷衍了吧。”

於子林撇嘴,說他敷衍,黃思嚴就不敷衍嗎?拿廣州最普通的海產乾貨,裝了一大箱,看起來很唬人,實則值不了幾個銀子。

公孫夏心情大好:“這麼說,這次又是晉王殿下的功勞了。晉王在朝中能量不小啊。”

而且野心毫不掩飾,難怪太子那麼忌憚他。

黃思嚴笑著將這事道出:“殿下給小的出的主意……小的以為還要像上次那樣扯皮呢,沒想到這次這麼順利。”

公孫夏和於子林兩人的目光再度在半空中交彙,彼此眼神中都難掩喜意。

不管殿下是基於什麼原因踏出這一步,但他總算是主動為南越的未來謀取福利和權益了。

至於以後,等南越的勢力越來越大,引起了京城裡那些皇子甚至是陛下忌憚的時候,爭還是不爭就由不得殿下了。

殿下這人看似雲淡風輕,什麼都不在意,但他給彆人的行,彆人從他手裡搶不行。從他屢次拒絕太子、晉王等派來人,這次主動出擊就看得出來,想從他手上搶東西勢必會激起他的反抗心理。

“恭喜殿下得償所願。”兩人不約而同地拱手向劉子嶽道喜。

劉子嶽擺手:“還早著呢,聖旨上說了,讓咱們儘快收回封州、袁州等地,保護好並州。先派探子打聽打聽,並州有沒有落入紅蓮教的手中吧。”

“殿下說的是,臣這就安排人去並州、袁州等地。”於子林連忙道,以前是不知道這兩地也出了事,不然早派探子過去了。

劉子嶽點頭,目光在聖旨上停留了少許,抬頭看著大家問道:“在這裡趙將軍打仗的經驗最豐富,依您看,咱們這一仗應該怎麼打?”

趙世昌性子沉穩,站起身道:“回殿下,臣認為,硬攻是下下策。攻城曆來比守城更難,我們也沒有合適的攻城器械,僅憑人力或粗糙的工具,想強攻下封州,很難,而且即便拿下了封州,損失也會非常大。因此臣不建議強攻,咱們人數多,如今聖上下了旨,讓南越掌管封州等地的軍務,可提前招募一批士兵,人數擴至三四萬,圍而不攻,封州城內的糧食吃不了多久,等斷糧時,屆時封州城自破。”

他這建議有理有據,也一定的道理。

但劉子嶽有些擔憂:“若圍城,最先死的恐怕是封州百姓,即便能拿下封州,恐怕到時候城中百姓十不存一。”

從對大戶的行為就看得出來,魏達是個心狠手辣的人。劉子嶽絲毫不懷疑,真到山窮水儘的時候,他會做出突破人倫的事,比如吃人之類的。

“而且還有袁州和並州,我們兵力不夠,隻能圍一處,時間拖得太長,朝廷肯定會催,若還是一直沒有成效,朝廷可能會收回成命,派人來接管南越水師,最後反倒對咱們不利。而且在此期間,若袁州、並州的紅蓮教坐大,還可能反過來攻擊我們,圍魏救趙。”於子林接著說道。

圍城短期內肯定是沒有效果的,估計得持續個三五個月甚至是更久,他們耗得起朝廷也等不起。

趙世昌聽後有些慚愧地說:“是臣考慮得不夠周詳,圍城也並非上計。不過要采取強攻的話,先儘量訓練一批探子進去,聯合城內與紅蓮教有血仇的百姓,裡應外合,以減少損失。”

探子,裡應外合這幾個字啟發了劉子嶽。

他眼睛一亮,笑道:“於大人,你是不是忘了咱們這還有一千多難民?”

於子林眯起眼想了一會兒:“殿下的意思是?”

“引蛇出洞,既然咱們去攻城太難了,犧牲太大,那就引誘魏達來攻打咱們。封州、袁州都是偏遠落後的地區,城中物資不豐,依魏達他們這大手大腳的作風,估計揮霍不了多久。而咱們連州最是不缺物資的,咱們可將劉記商行的本家在連州一事放出,同時讓人悄悄宣揚,劉記商行擔心連州守不住,已經準備離開廣州。”劉子嶽說道。

其餘幾人頓時明白了他意思。

公孫夏接話:“還可讓人暗中宣傳,劉記商行有多少白糖、棉布、糧食、食鹽,這些他們緊缺的物資,銀子也誇大了說。隻要不想放過劉記商行這隻肥羊,魏達就勢必會主動出擊。而且那一千多人裡還有不少是他的人,裡應外合,他應該會自信很多。”

黃思嚴跟上了大家的思路:“我們水師的人是不是太

多了點?要不要撤一些藏起來?不然小的怕魏達不敢動手。”

趙世昌拍掌道:“要的,再等幾日,讓廣州那邊放出又有漁船被劫殺的消息,咱們需得派兵回去鏟除海盜,到時候就可名正言順地分一批兵力離開連州,給魏達創造動手的機會。”

劉子嶽看向黃思嚴和公孫夏:“那你們也不能留在這兒了,太打眼了。”

“殿下,這裡太危險了,您不若也回廣州吧。”公孫夏提議。

劉子嶽搖頭:“我不走,此事成敗在此一舉了,隻有一次機會,再派人放出消息,劉記商行的東家就在連州,正要與他的好友於知府道彆,然後舉家北遷。”

再加上他這隻餌。

抓住了他就能拿下劉記商行的巨額財物,就不信魏達還不心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