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選太祝的女子出行多在深夜, 說是沐浴在月華之下,可得太陰神的庇佑。
阿箬抵達上洛之後,先是住在城外某驛館,那驛館之中暫居著絕大部分從九州各地送來上洛的待選者。稍作休整之後有婢女服侍她焚香沐浴, 之後又換上了一套式樣古怪的衣裳。那衣裳內裡是貼身的薄甲, 外罩寬大的長衫, 長衫用的是南方名貴的煙羅紗,銀絲線在袖角裙擺繡著密密的暗紋, 每一位待選者裙上的暗紋都各不相同,但終歸都是某種祥瑞之物。阿箬裙上的是白虎, 凶悍的百獸之王趴在她的裙擺, 虎眼中有森寒的精光。
有衣上繡著祥雲的待選者在見到阿箬後偷偷與身邊繡蓮花的待選者交談,說虎乃凶獸, 凶獸怎麼也可充作祥瑞。
阿箬沒有理會她們,白虎自然也是祥瑞的一種,這點她從前在做宮女的時候就學到過。勾吳王宮的教書夫子那時告訴過她亂世重典的道理。凶狠勇猛主殺伐之事的老虎在盛世或許不招待見, 但到了亂世必然會被群豪擁戴。
當然, 白虎之所以是祥瑞主要還是因為它是白色的,人類總是對稀奇的野獸也格外的執念,彆說白虎了,什麼白鹿、白狐、白猴子,隻要毛色與眾不同, 那就會被當做吉兆送往上洛。從前勾吳國也像上洛進貢過白色的野獸, 說這是天下太平的吉兆。上洛城的使者歡歡喜喜的將“吉兆”接入皇宮養著,勾吳國主歡歡喜喜的接受天子送來的賞賜。至於那些“吉兆”為何沒有給天下百姓帶來太平,沒有人在乎。
想到這裡阿箬心中也不由唏噓,她憎惡妖魔鬼怪, 也對那高高在上的神明沒有多少好感,可是不得不承認,人間之所以如此混亂,人族自身也脫不開乾係。錦緞綾羅過個數十年便會褪色腐朽,一個王朝綿延七千年,內裡早就爛透了。
阿箬到上洛的時間較晚,從各地趕來的待選者差不多已經湊齊到這裡了。她沒有等待多久,便聽說了太陰宮宮門打開的消息。
太陰宮的宮門是為她們這些人打開的,她們要在宮門打開的那個夜晚一起進入到太陰宮去。之後在宮內等待那三重考驗,沒有通過考驗的直接離開,到最後宮內隻會剩下一個人,那個人便是新任的太祝。
待選女子在日落月升之時出發,什麼行李也不必帶,隻需要穿著薄甲,披著那件繡有祥瑞的長衫再往頭上戴一隻鬥笠便可以動身。
繁華無雙的上洛城在這一晚為了她們這些待選女子而早早地宵禁,城內靜謐無聲,一隻隻燈籠懸掛在她們前往太陰宮畢竟的道路上,讓阿箬不禁想起傳說中三途河畔的鬼火,她們這些人就像是趕赴幽冥的鬼混。
有這樣聯想的顯然不止她一人,起初隊伍中還有興奮不已的小姑娘交頭接耳,後來誰也不敢再說話,都在這陰沉的氛圍中選擇了緘默,低著頭緊跟著前麵那人的步伐。
阿箬倒是沒有低頭,她揚首四處張望。一來是感慨,感慨時光匆匆,曾經她陪著湛陽一塊來到這裡,如今湛陽已經不再,勾吳也成了史書中的陳舊記憶,她還曾在這座城裡見到過自己的弟弟,這段回憶沒有人可以分享,是獨屬於她的秘密。或許眼下她的手足仍舊在這座城中,然而一座城內有何止千千萬萬的人,她要如何才能找得到他?二來則是警惕著暗處的妖魔,銀發聆璿告訴過她,上洛就是一座妖魔窟,她可不敢掉以輕心。
然而這一路上異常的平靜,等到她們抵達太陰宮下時,阿箬還有些不敢置信。
太陰宮在月華之下如同被覆上了一重寒霜。這無疑是座精美的宮殿,而相比起那些住著皇族或諸侯的宮殿,太陰宮更多了一份莊嚴——也許是因為它宮殿的台基修的比尋常宮殿要高,讓人不由自主的在巨大的陰影下就感到戰栗;也許是因為太陰宮的木材用的全是芬芳的沉檀,輕嗅其氣息,便叫人心中寧靜;也許是因為太陰宮修建的位置絕妙,建在上洛最高的山頭,最大的那座宮殿,被月亮完全籠罩著,如同身披輕紗的絕世美人。
阿箬怔怔的瞧著這座宮殿,驚豔於它的美麗,但心中一片空茫。據說她每一世輪回都會踏入這裡,然而今生的她對此毫無印象。
三十餘年前的羽衣之亂據說慘烈到染紅了大半座太陰宮,宮內侍奉太祝的婢女被金吾衛格殺於宮中,之後很多年太陰宮裡都能聽見婢女們淒慘的呼號,仿佛她們的魂靈被永遠的困在了死亡的那一天。而太祝這個官位雖被廢棄,崇嘉上皇卻也並沒有下令拆除這座宮殿,更沒有讓誰住進來。於是昔日象征著至高權位的太陰宮就這麼被當做尋常鬼宅一般棄置著。直到不久前才有宮人打開宮門清掃這裡的灰塵與雜草。
如今她們這些待選者被領著穿過一道道闕門走向太陰宮的最深處,恍惚間有種時光倒流的錯覺,就好像這座宮殿又回到了三十多年前,而這漫長三十年的空寂都不曾存在過。
太陰宮由三座大殿組成,由重重回廊與複道相連,令有廂房三百六十五間,足夠住下這些待選的年輕女子——她們總共也不過九十九人而已。
穿過大半個上洛城抵達位於最北端的太陰宮時,不少嬌慣的待選者雙腳都已經磨出了泡。再加上時候已經不早了,因此負責引導她們的嬤嬤隻是為她們分好了住房,之後便再也沒有多說什麼。
“考試什麼時候開始?”有性急的待選者直接朝嬤嬤問道。
嬤嬤隻微笑著說:“諸位好好休息。”
她沒有透露半點與挑選太祝相關的信息,就這樣帶著謙恭的笑往後退,融進了夜幕之中。既然打聽不到什麼,那不如便去睡下吧。這些待選者們沒有湊在庭院裡相互交流的意思,太祝的候選人能少說話就少說話,大家都信奉那個舊日的規矩——太祝的聲音隻有神明才有資格聆聽,要想成為太祝,最好平時就養成沉默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