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第 140 章(2 / 2)

那日阿箬出於一時善心救起了在浪潮中掙紮的漁民,漁民之中便有一個寡言少語且行為古怪的少年。當時阿箬便對他起了疑心,認為他雖穿著粗麻衣裳卻細皮嫩肉,實在可疑。然而沒過多久,那少年便被黑蛇一口給吃了,他們也就忘了他。

可是現在,原本葬身蛇腹的少年卻又活生生的站在了他們麵前,銀發聆璿在錯愕之中沒能抓住他,一眨眼那群妖怪便帶著少年逃了。

而少年走後,其餘妖精便也如同喪失了鬥誌一般,竟一個接一個的撤退,眨眼間這條街道便空空如也,隻剩下滿地狼藉。

“你說,有沒有可能那少年才是在幕後指揮那群妖精的人?”事後阿箬與銀發聆璿分析,“今日你殺到了群妖之中,那些妖精們怕你傷著他們的主公,所以匆匆忙忙帶他逃離,他一走,剩下的妖精群龍無首,也就都跑了。至於那天他被黑蛇所食……也許是我們理解錯了。黑蛇不是吃了他,而是在逃命的時候急著帶他走,可是蛇又沒有手,隻能將他含在嘴裡。”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指揮那群妖精的人,但我知道他確確實實是個‘人’。”銀發聆璿咬重了最後一個字的音,並且再三強調,“他是人,我向你保證,那個少年真的是人,和你一樣的凡人,完全沒有法力的那種。一個普通的凡人,怎麼可能指揮得了妖族?”

阿箬想想也是這個道理。目前為止妖族給她留下的印象是桀驁不馴外加狡猾多變,她拿著風九煙的本體枝葉做信物都沒能鎮住這些人,一個似乎比她年紀還小幾歲的凡人少年是怎麼馴服那群妖的?

“可惜沒能抓住一個活口,否則現在咱們也不至於坐在這裡瞎猜。”

阿箬擺手,“沒抓住活口不要緊,反正我有預感,他們還會再出現在我麵前。我們等就是了。”

但阿箬的預感也是有錯誤的,他們最終並沒有等待另一波的妖族。

不過沒能等到他們的理由倒也很合理,天衢閣主在聽說阿箬遭到了妖族刺殺之後,派遣了大批的弟子在上洛城中四處巡邏,凡是搜到了偽裝成人的妖,一律格殺。

他這般雷厲風行的安排,就好像阿箬也是他的義女似的。阿箬說不準他這樣究竟是想要向阿箬示好,還是要給阿箬招恨。但仔細想想,他大肆捉拿城內的妖族,也未必就是為了阿箬——天衢閣與妖族之間,畢竟早有矛盾了,阿箬隻是個借口而已。

很快阿箬又發現,不止是天衢閣,九州四海,到處都有妖與修士開戰的消息傳出。

阿箬還記得罹都之中有大批的修士仍被困著,那些修士多是宗派的長老或是備受重視的弟子,他們不在宗門,剩下的人居然敢於和妖族開戰,著實是讓阿箬感到了驚訝。

至於他們開戰的消息阿箬為什麼能知道,這是因為儘管那些宗派大多修建在深山老林險峻之地,說是要避開人世煙火,方能靜心修行——可是法力強大的修士與妖在鬥法之時,難免不折騰個地動山搖,波及到人族也是在所難免,輕則是山洪、地裂、林火,重則是一村一寨的人成群淪為犧牲品。一時間各地諸侯紛紛送上奏表,請求天子賑災救民。

阿箬在太陰宮中看著這些奏表,心裡百味雜陳。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個詞她如今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人類是無辜而孱弱的魚,即便心中憤懣卻又無能為力。

賑災是沒有用處的,今日治完一地的災禍,明日哪位大能途徑,說不定又是一陣腥風血雨。

“陛下怎麼看待此事呢?”

“陛下對此沒有任何的回應。”侍女答道。

“他是皇帝,怎能無動於衷?”

侍女輕蔑而笑,“上洛城中真正的天子乃是太上皇她老人家,陛下不過是個小孩子罷了。”

阿箬想不通的就是這點,太上皇既然退位,卻還握著皇帝的權力。可是她既然握著皇帝的權力,為何又要退位?

然而侍女卻也說不清這是為什麼,即便最年長的女官也隻能含糊的說,太上皇當年是因病退位。

為什麼會病?

似乎,是因為觸怒了天衢閣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