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後,長安,春三月。
距離那場改變一切的北伐已經三年,正式的北伐沒有花費太多時間,但無論是事先的準備,還是事後的‘消化’,卻都是‘水磨工夫’,比北伐本身需要的時間多多了。所以,北伐之後三年,許盈都沒有軍事上的大動作。
軍事上的大動作沒有,並不意味著少變化。事實上,在所有人眼裡,這三年變化太多了,簡直讓他們目不暇接!而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朝廷歸北...雖然南方的開發做的很好,但在此時,經濟、人口、文化等的中心依舊是北方。
而且原來在建鄴的時候,最終也是僑居勢族占據了優勢,包括許盈這個‘大將軍’都是北人,在光複北麵之後,不渡江北上根本說不過去啊!
雖然原來的羊氏以洛陽為都,但許盈最終還是定都了長安。此時的長安和唐代以後過度開發的長安可不一樣,關中農業發達,可以養活的人口並不算少。而且長安有關中內外重重鎖鑰,以都城的安全性來說也是沒得說的。
另外,長安能夠在漢時、隋唐皆為都城,其俯瞰天下的地理位置也算是優越——回望曆史就會發現,一個人、一個朝代的崛起或許有偶然,一座城市的崛起卻是沒有偶然的!地理位置這種東西真的就是天生的,好就是好!哪怕是後世一些貌似新興的城市,在古代也能尋到一個根底呢!
許盈知道洛陽很好,但一來洛陽的羊氏烙印太重了!即使如今經過幾次劫掠的洛陽再談羊氏烙印已經有些小兒科了。二來,洛陽在三年前還是太‘大後方’了,為了直接搞掉漢趙,長安這個對付漢趙的前線做都城更方便軍事行動(漢趙當時已經是強弩之末,打敗趙國之後,收拾漢趙算是順手的事)。
三來,也是討個好兆頭罷...華夏曆史上兩個偉大的王朝,西漢和唐都定都長安。而且如今的曆史走向,估計是不會再有唐朝了,許盈也是選擇這種方式向大唐長安致敬。
當然,雖然是定都長安,這座長安城卻不是落在漢長安的原址上的。漢長安城經曆東漢時的衰落,漢末之後的數次劫難,包括最近二三十年間漢趙、趙國等胡族政權的劫掠,人口已經散的差不多了,城市本身也荒廢的厲害。
考慮到原來漢長安幾百年使用,在沒有完善城市運轉設施的古代,漢長安城地下估計鹽鹵嚴重。再加上漢代厚葬,皇陵、王侯將相陵墓將長安周圍的地用的差不多了,許盈乾脆就在離漢長安城不遠處營建了新的長安城...選址也不難,差不多就是唐長安那塊地。
建築新長安城,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因為是從頭開始,所以能在一開始就把基礎打牢——許盈可是知道的,古代城市營建的時候很多地方都很不成熟,這就導致後來會有很多麻煩!
這甚至不需要許盈多花錢,隻要一開始就注意一些就好。
就比如說唐長安城那個棋盤格局,整齊好看是整齊好看,也很滿足強迫症,但以城市規劃來說是真的不方便!哪怕古代城市中的人流物流比較少,各方麵的要求也很少有觸及到極限的,這種規劃也很讓人頭禿了。
城市營建時,許盈和營建城市的‘專家’們商討了很詳細的計劃,在不違背此時禮製的基礎上,他提出了很多要求——他不是這方麵的行家,能做的也就是根據後世的經驗提要求。這聽起來很討人嫌,但建城的匠作們倒喜歡他這樣要求明確的。
眾所周知,乙方從來不怕甲方要求的又多又明確,最討厭的就是沒有要求、含糊不清!
確定道路,確定宮城,確定各個府衙,確定一些公共建築,劃分民宅區等等...許盈在給聚攏來的百姓分民宅的時候是很講究的,白給的宅基地不要錢,卻也不許買賣,而且給地非常吝嗇。他打算將長安營建的有些樣子了,再開始賣地,而且要一點兒一點兒賣。
在古代社會,都城算是少有的比較有條件做房地產的城市了。普通地方,哪怕是城市裡,買賣房子也多是買賣土地上的建材,至於房子下麵的土地,相對於建材的價格,簡直不值一提!
三年後的長安已經很有些樣子了,雖然城池一直沒有完工,但那種井然大氣非常明顯!透露出一種不同於過往割據政權的勃勃生機。有異人‘相地’,說新長安城有‘王氣’,王在此,天下將安!
這話其實說的很曖.昧,大周皇帝在長安,說這裡有王氣似乎沒什麼問題。但眾所周知,主導如今朝野一切的是輔政將軍,而他也在長安。
“難得啊,明日休沐,正逢蹴鞠,是升平坊對順安坊,喬兄可要同去?”說話的人姓馬,他們二人都是大將軍府的書吏。
如今的長安發展的很快,這一方麵是許盈重視工商業,又有層出不窮的手段搞發展。另一方麵,也是如今世道亂了太久了!一旦有人能夠建立起穩定的統治,城市就會報複性地蓬勃發展起來。
當然,這裡的穩定不隻是政治軍事上的穩定,還有人心上的穩定。相比起過去中原大地上一茬一茬的統治者,許盈給人的感覺非常突出,就是那種你看他就覺得此人有明君氣質的感覺。不僅僅是因為他是漢人,還因為他文而不弱,威而有質,中正平和,寬大有容!
對比起他來,原來的割據政權統治者都有一種亂世特有的癲狂與殘忍。這既是亂世的普遍性,也是因為漢末時的君臣、父子、兄弟等互相殺伐過於崩壞,原本不用明說,但確實存在的社會規則被破壞,一切的秩序蕩然無存導致的特性...亂世都很癲狂,但癲狂殘忍到這份上的可不多。
雖然...許盈如今還不是皇帝來著,但大家已經無視了宮城中居住的小皇帝了。
許盈完成了北伐,還都於中原,有這樣的功業,哪怕是一些古板的世族,也不乏認可他的——當然,有些人是不得不認可,相比起硬要捧一個羊氏小兒,導致許盈動武,使漢家天下再動蕩,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同去同去,我這筋骨啊,酸痛的很...明日下午蹴鞠,上午還可以去醫館揉捏筋骨。”喬書吏答應的很乾脆。
迅速蓬勃發展起來的新長安,以一種讓人有些不適應的速度變得繁華起來——說‘不適應’隻是一個形容,事實上由儉入奢易,生活在這座城的人適應的很好。他們很快就忘記了三年前種種不便,開始擁抱方便的工商業、越來越多的城市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