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若對於此事倒是不大關心,但有些麵上功夫還是要做的,又想著戚梅嫁進趙府後約莫也不會想跟自己來往了,她也就順著她意早早地到了戚家,看看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到時辰將她送上轎子便是。
戚若甫一到得戚家的瓦房外就見紅通通的一片,門上貼著喜字不說,還掛著過年才會掛上的大紅燈籠,倒真是一派喜氣洋洋。
戚若覺著好笑,好像她成親那會子這家還是冷清得很,要不是怕乾娘找他們麻煩,隻怕是門口都懶得貼個喜字的。
不過她倒也不在乎這些了。
這日的天兒不算好,陰沉沉的,伴著陣陣大風,怕是要不了多久又要下雨了。
宋氏見她來了,摸了摸自己頭上的金簪子,吊著眉道:“喲,這時候倒是曉得回來了?怎麼?曉得我女兒嫁了個好人家上趕著來巴結了?”
“大娘說笑了,不是二姐喊我回來送嫁的嗎?您難道不知道這事兒?”
戚若暗自發笑,麵上卻擺出一副很是疑惑的模樣。
這事兒戚梅確是同宋氏說過,還叫她去請,她當然不會去,最後還是戚梅自己去請的。
她不曉得戚梅硬要將這人請回來做什麼,但自己女兒現今能乾了,她拗不過她,隻得隨她去了。
戚若見宋氏不再理會自己兀自進了院兒裡,可屋子就這麼大,迎麵就碰上了戚蘭,免不得又要聽她冷嘲熱諷幾句。
戚若不喜逞口舌之快,戚蘭的話於她而言也是不痛不癢的,隻是也不知戚梅這幾日是怎麼了,從裡屋聽到了戚蘭的話還趕著出來回護她。
“大姐,今兒是我大喜的日子,就不要鬨些不愉快了。”
說著,她便甚為和樂地牽著戚若進了屋。
“三妹啊,我知你曾在你親母身邊呆了多年,該是最會打扮了,快進屋來幫我裝扮裝扮。”
戚若臉上綻開的那抹禮節性的笑容立時緩了下去,雙眼直直地看著妝容精致的戚梅,難得地帶上了幾分嘲諷。
她知道,這戚梅無非就是在暗諷她的母親。她不是沒聽過指桑罵槐的話,也不是沒聽過彆有用心的話語。
不消多時她臉上又揚起了抹笑:“看倒是看過,卻是不曉得弄得好不好看。不過姐姐不用穿嫁衣,也不是非要戴那些個笨重的頭飾,怎麼好看怎麼弄就是了。”
逢場作戲她也會!
戚梅是做妾,自是不能穿大紅嫁衣,隻能穿身粉色衣裙。她心頭本就氣,偏還被戚若揭了傷疤。
她臉上笑意霎時消散,眼中冷意更盛,卻聽宋氏進來說趙家抬人的轎子要到了。
戚梅聽了這話,臉上立時又掛上了笑容,變臉之快還真不是常人所能企及的。
宋氏更是著急,慌忙將人扶進裡屋將紅蓋頭給她蓋上了。
沒多會兒,外頭就有趙府的媽媽來叫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