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記(一)(1 / 2)

後廚中, 食堂員工的職能分工似乎並沒有劃分的很清楚, 洗菜切菜掌勺之類的活計似乎是誰有空誰做, 可以隨意輪換。

簡西越主動跑去幫忙洗菜,他一邊手上動作不停,看似專注的繼續忙碌著,一邊則暗中開始接受任務內容與原身記憶。

在這個世界,他來到了八十年代,具體來說應該是1984年。

原身的家境以這個時代的眼光來看還算不錯,他的父母都是國營大廠的技術工人, 在這個工人吃香的年代是非常好的鐵飯碗,他身為幼子在家中也一直都很受寵,打小沒遭過什麼罪。

前幾年簡母先退休了,於是他哥哥簡西超頂替母親接班進了廠子, 而等到原身高中畢業以後, 由於簡父還沒有到退休的年齡,於是原身暫且沒法接班, 簡家為此想辦法, 托他在本市師範學校後勤部門工作的叔叔的關係,把原身弄到了學生食堂去做一個臨時工。

怎麼說呢,這其實算是很符合時代背景的人生軌跡。

而他的任務目標叫做祝明月, 也就是之前彆人話中的“那個姑娘”,目前是本市師範學校英語係的學生。

祝明月出身鄉下,家裡共有五個孩子,她排在第三。上麵有身為長子長女的哥哥姐姐, 下麵有活潑可愛的弟弟妹妹,夾在中間的祝明月爹不疼娘不愛,往往是被忽視的那一個。

具體忽視到什麼地步呢?小時候她在外麵玩累了靠著草垛子睡過去,一覺醒來月上中天,著急忙慌的跑回家以後,卻發現家中沒有任何人找過她,也沒有人注意到晚飯餐桌上她不在。而即便看到她回來,家裡人卻依然不以為意,覺得正好可以省飯省菜。

好在祝明月學習一向拔尖,這是她人生中最有存在感的地方。這個年代學費並不貴,負擔也不大,祝明月的成績擺在那裡所有人都能夠看到,並且又有學校老師不斷誇讚她,大家都知道這是個讀書苗子,因此祝父祝母迫於壓力,生怕彆人說自家不疼孩子、不在意孩子前途,即便並不是太熱切,心裡更希望她能呆在家裡好好做活,但還是一路供著她上了高中。

這年頭大學生蠻稀罕,如果祝明月真的有那個命,他們也不會傻到非要截斷她這條走出去的路,到時候祝明月出息了,肯定對家裡也有好處。反正這時候的大學不僅免學費,免夥食費,甚至還反過來會發放生活補貼,拖累不了家裡,也拖累不了將來要娶媳婦的兩個兒子。

這會兒的製度還是先填報誌願再進行高考,祝明月毫不猶豫在填寫誌願時選了師範學校,她覺得自己應該會喜歡教師的工作,並對此懷抱著滿腔憧憬。

然後她也確實考上了,但是等到真的到了大學以後,除了欣喜以外,祝明月也感受到了自己和很多同學的差距。

從口音上,她的普通話一點都不標準。從穿著上講,她身上是寬寬鬆鬆不太合身的衣物,腳上是一雙布鞋,係裡的城市姑娘卻穿著連衣裙,彆著發卡,又穿著帶跟的小皮鞋,為了顯得更神氣,還會特意在鞋跟處砸上小鐵片,走起路來有著清脆的敲擊聲。

見識方麵那就更不能比。很多人談論的國外事物她都一無所知,女孩子們津津樂道的麵包蛋糕之類的東西對她來說更是新奇而又舍不得嘗試,在此之前,她覺得好吃的東西是燒餅油條。

流行的話題中,又有什麼講究食物營養的說法,議論多吃水果會對皮膚好,她卻什麼都不懂,之前隻覺得人隻要吃飽了就很滿足。還有到食堂去吃飯時,她覺得夥食挺好的,然而室友們卻都小聲抱怨食堂不好吃。

最最重要的一點,祝明月一向不錯的成績也出了問題。她隻會死記硬背,口音不太標準,試圖改變的過程十分艱難,並且讓她覺得羞愧。這讓她變得喜歡坐在角落,不願被人注意到,生怕老師上課提問時點到自己。

如此種種都讓祝明月變得自卑,因為從小養成的習慣,她喜歡在內心把自己縮起來。

恰在此時她遇到了原身。

學生食堂裡的普通窗口並不多,也就兩個,一個用來打飯,一個用來打菜,再特殊一點的小炒要花費更多菜票,多數學生也就偶爾嘗個鮮,祝明月更是去都不會去的。

祝明月每次去打菜的時候,都會去買當天最便宜的菜色。然而那一天等到祝明月去的時候,最便宜的菜已經早早賣完,她站在窗口前看著其他的菜有些猶豫不決。

然後那時原身笑著開口:“我少給你打一點,少收一點菜票。”

這是很正常的操作,靈活方便,隻是祝明月此前不知道。她感受到了善意,甚至有一種被從尷尬中解救出來的感覺,對原身的印象也就特彆特彆好。

而祝明月呢,因為每次打飯時態度怯怯的,說話聲音又不大,原身也很容易就記住了她。甚至因為覺得她好玩,以後還會時不時主動衝她笑。幾次下來,祝明月也漸漸放開一點,會對他同樣回以笑容。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