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耽誤了好多天工作,顧莞寧催促程硯洲吃完趕緊上班。
程硯洲磨蹭著看謝曉晨給她紮上針才走。
屋裡沒有掛吊瓶的架子,就掛在了窗戶上的插栓上。
顧莞寧就沒法躺著,隻能乾坐著翻程硯洲借來的那本書。
少了瓶葡萄糖,今天隻有兩瓶,估摸十點左右就能輸完。
紮好針,謝曉晨拎著藥箱離開,她今天要跟公婆去市裡的醫院上班。
月月從帶來的書包裡掏出作業擺好,在顧莞寧旁邊埋頭奮筆疾書。
謝明望也拿了本書,坐在顧莞寧對麵翻看。
這種軍事理論的書還挺有意思,顧莞寧看著看著不自覺入迷。
這本書說話也有趣,就是說完等於沒說。
至少她這個門外漢沒學到點有用的。
一瓶輸完到了八點半,謝明望起來換了一瓶。
摸著瓶身他關心道:“涼不涼?”
老大一瓶液體才在屋裡沒多久肯定不暖和,一瓶下來顧莞寧半隻胳膊都拔涼拔涼的。
“有點。”
她仰頭看著剛換上那瓶,“這個能用熱水燙嗎?明天可以讓程硯洲溫一下。”
拿熱水燙八成得呲裂了。
謝明望出去拿了個橡膠的暖水袋回來,灌上熱水給顧莞寧,“墊在手下麵試試。”
這種熱水袋在小窗口特彆難搶,常常一出現就沒有。
顧莞寧消息不靈通,一次也沒見到過。
不得不說稀罕有稀罕的好處,墊上沒多久她就暖和過來。
不一會兒謝明望又出去一趟,拎回來一條魚和一隻雞。
見顧莞寧盯著兩樣東西,他解釋道:“中午吃炸醬麵水煮魚,晚上喝雞湯。”
其實水煮魚配米飯更好吃。
顧莞寧喝口蜂蜜水解饞,同謝明望道:“櫥櫃的暗格裡有人參,燉湯的時候小舅可以切一片放進去。”
“人參?”謝明望翻出來一個布包,布包裡裹著一大一小一半兩根半人參。
看到人參,他突然想起電話裡老頭那得意囂張炫耀的說話語氣。
“你給你爺——謝家外公也買了?”謝明望說到一半改口。
顧莞寧呆了一下搖頭,“沒有啊。”
“那個……”是二哥買來給我爸媽和……外公用的。
親外公。
她開了個頭又頓住。
那根人參本來是二哥給外公和爸媽用的,隻是後來外公轉到營區農場後不便寄東西。
農場每隔幾天都要集體檢查,之前那根小人參都不知道有沒有藏好,萬一被查到可是要追究的。
剛好二哥那幾天回京市找人幫忙,求人幫忙光有態度不行,來點實惠的比如百年人參……的參片。
但是後來整根百年人參都搭進去了,到了謝家外公的手裡。
可話不能這麼直白。
謝明望看了眼又放回去,問道:“是你二哥買的?”
這個可以回答。
顧莞寧道:“是二哥買的。為了感謝小舅你幫的忙。”
謝明望:“……”
他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
“感謝我給我就行,以後不用給你謝外公。”
他指頭縫裡漏粒沙子都不願便宜那老頭。
顧莞寧猶豫點頭,“哦。”
謝明望在陽台上忙活著做飯。
顧莞寧餘光瞥見,心裡泛嘀咕。
二哥也沒跟她說謝家小舅跟謝家外公關係不好啊?
該不會二哥也不知道這點吧?
畢竟他之前好像沒跟這位小舅見過。
兩瓶液輸完,顧莞寧自己拔掉針,把月月寫完的作業拿來批改。
她的輔導是有效的。
小姑娘各科齊頭並進,在題海戰術下像突然開了竅,這半年雖然隻有周末才過來聽課,但開學後期中考試考了班裡第二名。
不到一年的時間,之前倒數的學渣穩定進入班裡前三名,且一次比一次成績好,搞得家長會上謝曉晨一躍成為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連任課老師都比不上她有人氣,全是跟她來請教育兒經的。
批完作業,在月月期待的目光中,顧莞寧點頭:“下樓去玩吧。”
月月歡呼一聲跳下凳子,收好作業到樓下找許久不見的小朋友們玩丟手絹和抓石子。
顧莞寧趕緊去了趟廁所,一出來就看到窗口小吳在門口探頭探腦。
見到顧莞寧,小吳終於鬆了口氣,“顧同誌,這是你的包裹。”
小吳後麵還跟著兩個人,一個檢查兵一個紅袖章。
顧莞寧接過來,自覺拆開,“是要檢查吧。”
小吳忙點頭,“還想跟顧同誌換些東西。”
包裹是大姨寄來的。
照例是一包衣服,還有些特產,像筍乾、果乾、藕粉和酸梅粉幾乎每次都有,這次還多了乾蝦仁和梅乾菜。
謝明望不知什麼時候也來到玄關。
黑沉沉的眼神落在門口三個人身上,他問道:“是文姐寄來的東西?”
顧莞寧一時沒能反應過來‘文姐’指的是誰。
再一想,她大姨,名字顧怡文。
“嗯哦,是。”
小吳淡定地一樣一樣檢查完,決定和顧莞寧換兩把梅乾菜和筍乾。
其實他挺想換藕粉的,不過這東西聽說比麥乳精還稀罕,是顧同誌的長輩寄來給她補身體用的。
顧莞寧要了一串大蒜和兩顆小白菜。
時下白菜還沒長成,白菜幫子的位置還翠綠翠綠的,葉子嫩生生的又脆又甜,和長成的大白菜幾乎是兩個味道,炒菜煮湯都特彆好吃。
可惜後勤部要留著白菜長大,所以很少挖出來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