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為什麼非得要學區房(2 / 2)

……

不管怎麼說,孟母三遷的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有條件當然要有所選擇,沒有條件也創造條件,國內的選擇不了,那就去國外!

當然父母的起點,也很可能決定了孩子的高度。父母親的生活圈子,生活工作的格局和高度,對孩子的未來也有非常大的影響。

如果父母不努力,不上進,可能帶來孩子一生的卑微。

父母的能力和格局,到底是怎樣影響著孩子的結局?

最近傑克學校裡的一次測試。

一群學生站在操場上,他們前麵被畫上了六道線。測試人員依次向孩子問出六個問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向前邁出六步。如果沒有,就站在原地。

這六個問題分彆是:

父母雙方是否都接受過大學教育?父母是否有能力支持你學特長,一直堅持到現在?

父母是否為你請過一對一家教?18歲前是否有過出國經曆?

父母是否承諾過你出國?父母是否一直視你為驕傲,一直在親友麵前誇耀你?

不過才短短幾分鐘,一起出發的學生們,開始站到了不同位置,甚至相距甚遠。

父母以為不努力,隻是自己過得不好。但想不到自己的不上進,也會讓孩子輸在了人生的起跑線上。

父母不儘力打拚和賺錢,就無法讓孩子接受優質的教育;沒有好的學曆,就不會提前告訴孩子讀書的重要性;不懂得教育是一個過程,就永遠培育不出適應社會的孩子。

上進和不上進的父母,過的真是不一樣的人生。

世界是拚自己的,但也是拚爹的,父母連自己的生活都沒過好,怎能奢望孩子有本事呢?

就算再努力,對多數人來說,還是要在一所普通的城市裡,做一份普通的工作。或為人父,嫁作人婦,勤勞奔波,洗衣煮飯。

那麼,何苦折騰?努力打拚的意義是什麼?

大多數人之所以要認真生活,用力打拚,是為了成為稍稍和彆人不一樣的人。拚儘全力,是為了讓家人過上更好一點的生活;是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個會賺錢、有眼界、會思考的人。更重要的是,可以把自己的素養、見識和能力,也留給了下一代。

這樣就算再普通,幾代人以後就會有了由量變到質變的積累了。

那些真正能夠跑贏他人的年輕人,都擁有專業、決心和格局。而這些東西,無一不是來自父母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

父母親多努力一分,孩子就會知道打拚的價值;父母從來不停止學習,孩子就會知道學習應該是一種自覺;

父母的三觀正確,孩子就會慢慢成為和父母一樣的人,會在人群裡發光。

這個世界,真的會懲罰不上進的父母;父母的不上進,真的很有可能會帶給孩子一生卑微。

如果說,這是一個拚爹媽的時代,最應該做的,就是努力做脫穎而出的父母!最好的學區房,成了家裡的書房;最好的名校,成了孩子們的子弟學校。,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