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招數限製, 沒有搶七。
兩個人按照職業選手的標準做完了準備活動,各自拉伸,才重新又走到球網兩側。
考慮到真田和自己還在吵架,仁王沒有把垃圾話說得太過分。真正的垃圾話, 應該直接刺進最弱點的位置, 抓住對方最在意的東西不放。仁王以前和真田打練習賽, 說過類似“追了這麼多年距離一點沒有縮短難道不是在浪費光陰嗎, 太鬆懈了啊真田副部長”這樣的垃圾話,也說過“被以前打敗過的手下敗將狠狠甩在身後的感覺如何”這類的垃圾話。
不過這兩類垃圾話都是在他剛打職業網球沒多久時和真田說的。
等他拿到的職業冠軍越來越多,他對真田說的垃圾話也越來越溫和了。
反過來的話, 真田的垃圾話, 對仁王來說一直不太有攻擊力度。在仁王剛上國中,還打不過真田時,真田隨便說點什麼仁王都會感到刺痛。雖然他不承認自己是個過於敏感且記仇的人, 但實際上仁王的求勝心和自尊心都很強。就隻是他的價值觀和大部分人不同,因此顯得有些時候很“淡泊名利”,“遊戲人間”。
開場是猜球。
網球拍立在地上,仁王示意真田選擇方向。在旋轉過後球拍落地,真田猜中了, 仁王就將球拍扶起來, 從口袋裡摸出一個網球丟給真田:“不找其他裁判了,我們自己計分。”
真田點了點頭, 手伸到頭頂想要壓一壓帽簷,摸了個空。
他去工藤家時穿著警服, 來網球俱樂部以後換了一身他放在這邊專屬更衣室的運動服(是的他其實還是仁王網球俱樂部的會員)。警帽放在了更衣室的更衣櫃裡,打網球不可能戴警帽。放在這裡的鴨舌帽上次被他帶回去清洗了,還沒有再放回來, 此時他就沒有帽子戴。
仁王看他伸手摸了個空,輕笑出聲。
他當然不是在嘲笑,但這場麵真的很有意思不是嗎?
“Puri.”仁王說,“帽子是能給你實力加成嗎?”
“……太鬆懈了!”真田皺著眉回應道。
他乾脆壓了壓自己的頭發,調整了球拍,扔起網球。
他開球,網球和球拍直接變成虛影,似乎無法用肉眼捕捉。
這是“其疾如風”,又不是“其疾如風”。
真田在中學時就開發出了自己的網球招數,名為“風林火山”。這一招是以孫子兵法為基,以自己學習兵法,學習劍道過程中對“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這十六字的領悟為參考,開發出的網球招數。
但當時真田的招數,其實相當於將這十六字的字麵意思直接作為開發招數的靈感,所謂的“其疾如風”就是打出速度極快的球,包括看不見揮拍的發球,和上網時的高速截擊,所謂的“不動如山”就是嚴密的防守。
他後來再開發出的“難知如陰”和“動如雷霆”其實也沒有逃脫這個框架,網球隻是純粹的網球招數,所謂的孫子兵法的精髓浮於表麵。畢竟那是中國文化,對那時候的他來說難度太大。
再後來這一招升級成了“暴森炎峰”,招式更加狂暴,技巧也進一步升級。
而隨著世界賽,職業賽,不斷進行職業訓練的同時不放棄劍道修行,在逐漸長大見過真正的世界和社會的不同麵後,真田漸漸對讀慣了的孫子兵法有了全新的領悟。他的招式重新變成了“風林火山”,涵蓋的不隻是原來的那些招式,而是完全的,融入了兵法和思想的一整個體係。
後來真田在網壇以“典型的日式網球”聞名。這種說法其實稍微有一些歧視的含義,指的是真田表現出來的特質,和網球招數體現的思想,都是太典型的武士文化和日式文化了。而那時候他的網球,已經形成了完全以十六字為核心的體係。與其說是孫子兵法,不如說是戰國時真田家聞名的那十六字,也是最開始的十六字,而放棄了原本孫子兵法的兵法本身,選擇了其中被武士道思想選用的那部分。
“其疾如風”不再是單純的高速擊球,而是拉快比賽節奏,讓比賽節奏變得輕巧又輕靈的打球方式,不局限於某一種網球技巧。
再結合他後來以精神力構造的“黑龍”和“劍士”結合的異次元,網球招式可以在“其疾如風”和“侵略如火”之間無縫切換,轉換流暢且節奏變動無有遲滯。
此時真田的身後就隱約浮現出黑龍的影子,又很快消失,如果有旁觀者隻會以為是錯覺,是被真田的氣勢所感染。
在這個世界要引出精神力,負荷太大了。
真田還是調動了自己的精神力,因為他真的很想打贏仁王。他全身心都投入到網球中,黑龍的龍頭猛地一抬,網球繞出一個彎,是“其疾如風”結合了“黑龍波”。
當然,黑龍波是仁王的戲稱。這一招的學名不叫這個,隻是仁王覺得叫這個更合適。他覺得“黑龍X重斬”沒有比“黑龍波”更好聽,還讓人一聽就知道這球到底彎折了幾次,太直白了。
二重斬就是彎折兩次,三重斬就是彎折三次……讓仁王來說,二重斬至少得彎折四次才對。
真田打網球時,原本沉穩的氣質會變得狂暴起來。他的眼神發生了改變,哪怕依然是麵無表情,但任何人都能看出他的雙眼,他的內心燃燒著火焰。
“來吧!”他大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