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解決的方式(二) 解決的方式……(2 / 2)

打網球時脾氣會變也是真田的特質之一。大喊招數名稱大概能帶來一定的實力加成……仁王猜的。

“樓下還在上課,小心被彆人聽到了你的聲音,以為真田警官精神失常。”仁王說著,像是瞬移一樣直接出現在網球的落點附近,揮拍的動作很輕巧,也很簡潔。

他已經過了招式花哨的階段,一招一式都像是最基礎的揮拍,招式已經完全融入了基本功當中。

所以他不會喊出招數名字,也很難喊出招數名字,所有招式都融會貫通了。

包括精神力也是一樣的。既然真田自己說了不限製精神力招數,那麼仁王也放出了自己的精神力。

他的精神力本身就像是沉睡的猛獸,在睜開眼睛蘇醒過來後,能直接給予對手威懾。像是精神力直接活了過來一樣。

很難想象仁王的精神力屬性是溫和的,像水一樣。他的精神力強度已經超過一些人能夠理解的範圍了。至少這個世界的網球選手是完全理解不了的。

真田也感受到了壓迫感。他心下一沉,想仁王在這個世界的進步速度並不比原來更慢。

他確實已經離自己很遠了,似乎到了摸不到碰不著甚至都看不見的位置,但那又如何呢?網球就是這麼打的。去除掉看似玄乎的什麼技巧招式,什麼精神力,最直接的,就是五維,也就是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對網球的理解和球感,以及意誌力的比拚。

這就是一個將對方打過來的球打回去的運動。選手需要思考的,隻是如何將自己的球打過網,讓對方接不到,並且如何接到對方打過來的球。

其他的招式,技巧,戰術,都是附加的。

真田嘗試了各種方式。

他沒有保留,在第一局中就用出了自己攻擊體係能夠使用的招式。“侵略如火”和“動如雷霆”已經結合在一起,打出來的旋轉球仿佛被火雷環繞。

但這樣的招式在仁王手中直接被“消融”了。

和當年與他們做過隊友的前輩,種島的“無”不同,不是單純地將旋轉反向破解並消為無,而是真田打出來的球在仁王手上可以直接當作普通的旋轉球來應對。

用眼力和分析能力得出旋轉的轉速與角度,找到最好的切入位置,計算好球拍的負荷能力。

本身移動速度很快,在計算並判斷出落點後提前等待,以最好的角度去接起網球,再利用技巧解決球上的旋轉。至於力量,仁王本身的力量完全能夠抵擋真田的力量,於是球上的力量直接被仁王本身的力量壓製住。

每一球都穩穩接下,再打回去,將自己的力量附上網球,再在原本球的旋轉上再加上旋轉,以普通的回擊姿勢打出比“多倍返還”還過分的球。

越前南次郎當年聞名世界的“無我境界”,其中有一境界名為“千錘百煉的極限”,達成的效果就是“雙倍返還”。但那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和精神力,去超負荷分析球的動向,再原樣將球上原本的力量和旋轉附上去,達到“雙倍返還”的效果。

“無我境界”就是一種透支精神力和體力,去做到原本做不到的事的招數。

而仁王做這些,完全就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比本能還得心應手。他可以隨意在球上附加力量和旋轉,而不隻是像“千錘百煉的極限”那樣原樣相加,隻能做到雙倍。

啊,這就是我一定要打敗的目標啊。哪怕理智認為可能很難追上,但那也沒關係。他曾經和他並肩不是嗎?那他就一定能做到的。

看著舉重若輕揮舞著球拍的仁王,真田眼神越來越亮。

全身心投入一場網球比賽,酣暢淋漓地奔跑,消耗著。在最後一球落地時,真田脫力半跪在了球場上。他用網球拍撐起自己的身體,勉強站起來,強撐著走到了網前。

仁王在那裡等著他,沒有催促。

仁王看上去隻是微汗,真田看著他:“隻相當於熱身嗎?”

“Puri.”仁王想了想,將自己的小辮子撈到身前,用手扯了一下,“這確實沒到我的極限,但還不至於隻是熱身。”

“不需要在這方麵用說謊的方式來安慰我。”真田說,“輸了就是輸了。”

他說著,原本神態中的糾結和不讚同淡了許多。能看出來他還是不太能理解仁王的做法,也不讚同仁王對自己身份的安排,但是……

“去做你想做的。”他挺直腰背,抿了抿唇後說,“我會儘我所能配合你的。”

而相對應的,造成的一切結果和發展,都由仁王負責。

這就是立海大的法則:勝者至上,話語權歸屬強者,而強者承擔責任,背負一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