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Chapter35(二更)(1 / 2)

Chapter35

在1836年的夏日,銀行業內又多增一則傳說。

一位化名為老梅傑夫人的黑裙老婦人,能輕描淡寫地拋出價值連城的寶石,隨手附贈的珠寶設計稿也彆具一格。

問,那是什麼風格?

就是讓人在寂寥黑夜撞見了星辰閃耀蒼穹,隻需一眼就會驚心動魄、久久難忘。

如果體會不了文藝描述,那就了解點具體的價值。

寶石的火彩超好,色澤濃鬱到令人心醉,在各種品質有保證的同時,重量尺寸大到讓大把金錢在燃燒。

總價六萬英鎊的巨額不記名彙票與金條,換來這一批貴價寶石原石。

以銀行經理年薪的幾百英鎊為對比,以萬為計價的寶石買賣令大多數人望而卻步。

但,總有一撥人,錢多到隻將它當成一串數字。

老梅傑夫人被懷疑就是其中之一,能夠隨便拿幾塊原石出來玩,但也有人揣測是老婦人家中急缺周全資金不得不變賣收藏品了。

哪一種猜測都不重要。

珀爾讓“黑裙老寡婦”的角色曇花一現,不會讓這人留下可用追查的蛛絲馬跡,隻待將來讓她再出現在寶藏運輸中。

她以金條支付了倫敦與巴黎的購房費,沒有立刻登上前往美國的客輪,而是先前往了倫敦金融城。

與後世不同,19世紀,美國金融市場的晴雨表懸掛在倫敦交易所。

五十多年前,18世紀後期,北美十三州為了經濟利益的發展,力求擺脫大不列顛殖民者的控製,打響獨立戰爭。

美國獨立是獨立了,但直至1836年,北方的美利堅合眾國與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仍是朝著不同方向發展,未來必是有一場南北內戰。

那是將來的事。

珀爾對那不感興趣,擺在眼前需要深入認知的是美國尚且不同於後世的金融發展現狀。

18世紀後期,獨立戰爭前後,費城、波士頓、紐約都有可能成為美國國家金融中心。但是新獨立的美國,加之戰時的特殊局勢,最終讓費城脫穎而出。

這就要從紐約與波士頓在戰爭中被英軍長期占領說起。

北美聯合反抗英國殖民鬥爭,前後組織了第一、第二屆大陸會議,都是選擇在費城舉辦召開。

這讓費城成了實際意義上的美國政治首都。

1781年,北美第一家商業銀行,賓夕法尼亞銀行在費城創立。

打仗離不開錢,大陸會議的召開主要目標之一就有籌集軍費。賓夕法尼亞銀行順利被授予國家特許狀,從它改名為北美銀行也能看出其地位非同一般。

獨立戰爭之後,費城的金融優勢仍在持續,維持這一優勢的是首都地位帶來的。

當時美國的商業銀行製度特殊,儘管各州的銀行業逐漸興盛,但不允許跨州設立分支機構。

想要享有例外特權,隻能是有中央銀行性質的銀行。

按照歐洲的傳統,第一國民銀行總部往往設在一個國家的首都,初時也就落到了費城。

而憑借政策傾斜,費城一度占據著美國金融中心的地位,全美第一家鑄幣廠也是在這個城市建成。直到1800年,美國的首都從費城變更為華盛頓。

但,凡事不會一成不變。

時間進入十九世紀,政治中心離開了費城,以往的政策優勢在逐漸弱化。曾經的地理優勢也逐步退化,讓貿易優勢隨之減弱。

紐約靠海,費城是內陸城市。

曾經,以費城為中心的經濟腹地有賓夕法尼亞、新澤西、特拉華等等。

雖然費城沒有臨海,但特拉華大河連通了費城與出海口,一個經濟圈形成。

一種重大改變卻悄然而至。

大運河的開鑿與修建改變了美國內陸的貿易運輸路線。

紐約通過運河與內陸相連起來。

紐約港本來就水深又廣闊。它是海港,比較於費城的河港,自然優勢就是甚少有結冰期,又是直接進行遠洋貿易。

貿易優勢上,紐約逐年超越費城。

由於貿易與金融的互利關係,也讓紐約的金融影響力一步步緊追費城。

珀爾身在英國倫敦,穿梭於金融城的不同咖啡館之間,翻閱各類報刊雜誌,了解了大洋彼岸的大致動態。

恰是證明如今美國金融市場需看倫敦的眼色,兩者的關係不可謂不緊密。

改變美國金融格局起到推動作用的運河修建工程,其數家運河公司的部分股票都被捏在了倫敦資本家手中。

其中就有「莫裡斯運河」,一直在飛速上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