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戰鬥之夜(第一更,求訂閱)(2 / 2)

在他的講解中,連排長們紛紛將撫恤單和信紙分發給戰士們,同時他們又再次重複的提醒著戰士們撫恤單的重要性。如果他們陣亡的話,保安部隊為給他們提供一筆不菲的撫恤金,足夠他們的家人在他們陣亡後衣食無憂的過完下半生。

提供一筆豐厚的撫恤金不僅可以讓陣亡官兵的家人絕不會因為他們的陣亡而導致貧困,而且還有另一個效果,他是部隊戰鬥力保證的前提,有的它戰士們才會無後顧之憂的在戰場上舍生忘死的戰鬥。

至於榮譽啦,職責啦,當然也要有,但讓戰士們沒有後顧之憂才是最重要的。

“哎,沒想到翻洋過海的到了這邊,居然還是沒逃過吃兵糧的命,還好,這斷頭糧吃值……”

寫著遺囑的趙六,當過清兵,也當過長毛,不曾想被“賣”到南華後,還是當了兵,吃過兩家兵糧的他,當然知道在那兩家當兵,死了就死了,至於什麼撫恤金之類的,屁都沒有。

可在南華這邊不一樣,人死了,大帥真的給錢,那怕是在訓練時死了的,也給錢,即便是家人遠在唐山的,也會把錢給彙過去,彙費還是大帥負擔。

大帥仁義啊!

不過想了一圈,趙六實在是想不起來要把保險金、撫恤金交給誰——他的爹娘兄弟不是死地亂兵亂匪的手裡,就是兵荒馬亂的失去了聯係。

要是自己死了,那些錢該交給誰呢?

“要不然就捐給教育基金會吧。”

至於教育基金會是乾什麼,趙六倒也不在意,反正就是辦學校的唄,把錢花在這上麵是好事。

雖然趙六沒讀過什麼書,但是他一直覺得讀書是個好事,想到自己死了,能掙上一筆錢,供孩子上學,他的心裡倒不覺得委曲。

靜悄悄的戰壕,無論是軍官或是士兵都趴在那書寫著各自的遺囑,仔細的填寫著保險單,南華的移民都識字——在教育營中無論男女都在接受基本的掃盲教育,當了工人、勞工還要上識字班,保安隊的軍營裡每天都有一個小時的文化課,長期的文化教育,讓戰士們甚至能夠讀書看報,至於填寫表格、遺囑就更不需要彆人代勞了。

在戰士們就著燈光作著最後的出征準備時,一隊隊戰士抬著沉重的裝備進入了前置的進攻壕,就著月光忙活了起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