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在朱先海下令向布宜諾斯艾利斯發起總進攻的同時,一個意外之客來到朱先海的麵前。
“以和平的名義,請陛下你務必停止進攻。”
置身於列車車廂裡,亨利·漢克斯這位美國駐阿根廷大使,深深地吸了一大口氣,鄭重其事的說道。
“這是為了兩國人民的福祉,先生。”
接著亨利又用響亮地聲音說道。
“這場戰爭繼續進行下去,絕對是一場災難,美洲人民的災難,我們所有人都知道,陛下您是仁慈的,為了和平,也是為了那些無辜的民眾,這場戰爭必須要結束……”
儘管這位美國大使懇求自己停戰時態度如此誠懇,語氣如此殷切。可聽在朱先海的耳中,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他是在讓勝利者把勝利果實拱手相讓嗎?
什麼和平的名義,根本就是扯澹,你小子該不會真的相信這些吧。
彆說是在19世紀了,就是在21世紀,也不會有人相信這麼虛假的理由。
“大使先生,你應該知道,我們即將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麵對亨利·漢克斯送來的高帽,朱先海毫不客氣的扔到了地上,甚至還狠狠的踩了兩腳。
“我曾經給過阿根廷人和平的機會,可是他們自己錯過了那個機會,和平的機會,有時候就是如此,一但錯過就不在!”
不過,既然有人上門斡旋,那麼多少總要給他們一些麵子,對不對?
操著還算流利的英語,朱先海說道,
“當然,我們是不會放棄對和平的期待的,如果現在阿根廷方麵放棄抵抗的話,我想我會下令停止進攻!”
“陛下,您的意思是需要薩爾恩托總統投降嗎?”
亨利·漢克斯的眉頭皺成了一團,在這一瞬間,他就明白華盛頓的想法要泡湯了。
和巴拉圭戰爭中,美國大使主動斡旋不同,在“阿根廷戰爭”爆發後,亨利根本就沒有斡旋的意思,一來是因為分裂後的美國影響力有限,至於二來,他非常清楚,麵前的這位阿勞卡尼亞和巴塔哥尼亞國王是絕對不會停戰的,他的目標絕不是擊敗阿根廷,而是為了吞並!為了占領!
就像他在智利做的一樣。
而這也是為什麼華盛頓會主動介入的原因,華盛頓方麵很難接受在南美出現一個比巴西更為龐大的大國,甚至這個大國還是一個在工業上銳意進取的國家,這樣的國家簡直就是美國天生的對手,或者敵人。
所以華盛頓才希望通過出麵斡旋的方式,阻止它的擴張,但……亨利·漢克斯都懶得去吐槽華盛頓的政治家們,他們難道就不知道國際政治遊戲的規則嗎?
就是憑實力說話!
現在的美國有什麼能力阻止南華吞並阿根廷?
沒有任何能力!
直到現在美國還沒能從戰爭以及分裂的陰影中走出來,有能力插手南美的事物嗎?
也正因如此,作為大使的亨利·漢克斯才會沒有理會華盛頓方麵的密電,用他自己的方式“斡旋”,其實也就是傳遞一下聲音而已。
除了傳遞聲音之外,他還能做什麼呢?彆說現在了。即便是美國沒有分裂的時候,在南美洲的影響力也是非常薄弱的。
現在美國可以看到南華崛起的威脅,但就是看看而已!
“我想,這應該是他唯一的選擇!”
朱先海倒也沒有隱瞞自己的目標,現在已經不需要再隱瞞了,既然英國人都已經接受了阿根廷滅亡的事實,而且還準備和南華做大買賣,那何必隱瞞自己的真實目的呢?
至於美國?
如果是在幾年前的話,倒還真需要考慮一下美國的態度。但是現在的美國還沒有從內戰的陰影之中走出來。
一個分裂的正在治愈內戰創傷的美國又有什麼好顧忌的?
難怪在巴拉圭那邊美國的大使館會被巴西的亂兵搶劫,大使夫人會被巴西的黑人士兵蹂躪。
到底是什麼要謎一般的自信,讓他們以為可以從中斡旋,進而“恢複和平”。
“陛下,那麼你應該知道,他是不會投降的!”
對於薩爾恩托,亨利·漢克斯是非常了解的。儘管他是教師出身,但是他的意思卻比很多軍人更加頑強。
“他會一直戰鬥到最後的。”
“我的軍隊同樣也會戰鬥到最後,在中國有句話叫做不到黃河不死心。我想到最後他會明白這一點的。”
朱先海笑嗬嗬的說到。
這就是實力!
簡單的回答,讓亨利·漢克斯感受到了雙方實力的差距,從一開始人家就是奔著既定目標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