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香院後舍西邊耳房中。
小玉看四周無人,趕忙拿出一袋銀子遞給何媽:“媽媽,這回好歹是湊齊了,請儘快幫忙傳信回去,來了也快兩個月了,還不知道家中父母如何著急呢。”
何媽笑眯眯的接過銀袋,掂量了幾下揣入懷中道:“這有什麼,等我今兒回去,就讓你大哥給你辦了,以後有回信也寄我那兒,倒也方便。”
這何媽是府裡廚房中當差的,日常負責送飯都梨香院。她兒子就在東邊臨街的小門上當差,平日幫著府裡的人傳遞些私物好撈些好處。
小玉來此處,探聽這一消息後,就曲意逢迎,很快就和何媽熟悉起來。
隻是這傳遞書信到蘇州連帶好處費,需要不少銀子。小玉和齡官攢了兩月,最後還是找寶官借了些才湊齊的。
何媽見小玉有點緊張笑道:“姑娘,這兒你待久了就知道了。咱們府裡的主子們最是慈悲,彆說給你父母帶個信了,你以後乾的好了,把你爹娘接過來都行。府裡伺候寶玉的大丫頭晴雯,不就求人把她姑舅哥哥收買進來了。還有那襲人,一年還能回家待上幾回呢。你就放一百個心,你大哥經常辦這個事的。”
小玉連連道謝,辭彆了何媽,回到房中。
齡官和寶官早就等的不耐煩了,見小玉回來麵帶笑容,知道事成了,這才放下心來。
齡官念佛道:“可算是解了這樁心事了。”
“要說咱們還是得想個法子掙點銀子才行,單靠月錢能成什麼事。”小玉一邊整理箱籠,一邊道。
“咱們又不像這府裡的下人,辦點事還能得些賞錢呢,整日在這院子裡學戲,哪裡弄去?”寶官歎了一口氣。
小玉想了想道:“咱們也做不得針線繡不了花。改日我再問問何媽,看能不能撿起打絡子這門營生。”
“對了,你們知道為什麼最近管事周婆子總哭喪著臉嗎?聽說她女兒做的不好被璉二奶奶攆出去了。”寶官壓低著嗓子說道。
小玉問:“她女兒怎麼了?”
“說是上回得罪了薔二爺的緣故。平姑娘後麵不是來問過一回嗎?”
“這才是報應呢,看她以後還敢不敢欺負我們。”
三人說了一會話,就都去上學去了。
卻說蘇州城陳大郎這邊,自從今夏尋不到小玉消息,急的火燒火燎。無奈周娘子處門房已換了人,夏婆子也不知道去了哪裡,聽說被拿了錯處辭了去。
幸而林大郎四處打聽,才知道小玉她們去了京城,具體被賣到哪個府中就不得而知了。京城離蘇州千裡之遙,一時也不知道哪裡尋去。沈氏和麗娘每想到此處就得哭上一回。
這日,林大郎興匆匆地趕回家,讓麗娘整治了一桌酒菜。等陳大郎晚間回來,才知已收小玉來信。
信中道現在京城賈國公府中,一切都好,主家心慈,比之周娘子處更為鬆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