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商買車以後, 就把車丟房子後麵,又備個工具箱,方便伍夜明拆車玩。
伍夜明具體怎麼拆得車, 張素商也不是很清楚, 但等他反應來的時候, 伍夜明已經考駕照, 並完成將車拆成零件,把車裝回去一流程。
那車還能開呢,反正伍夜明借輛車載女朋友出門兜風時挺好的, 啥意外都沒出。
張素商不放, 後來又托阿列克謝的學把車拉到廠裡做一通檢查, 那邊的回複是:“車挺好,能開, 話說潤滑是誰做的?技術很好嘛。”
張素商:“……”
於是他決定帶夥伴們去郊外玩, 來俄國麼久,他離開聖彼得堡通常是為比賽,卻從沒有好好看片土地在20世紀初的模,想想都有點遺憾。
2050年的聖彼得堡外已經沒有什麼野生動物的蹤跡,除非去東西伯利亞,那兒的自然保護區倒是有不少東北虎和熊。
在穿越前,張素商的爸爸隻要在家裡,就會帶他出門玩, 像什麼航空博物館啊、農物博物館啊、天文館啊, 他爸比裡麵的工人員還專業, 就是種場合的餐廳盒飯一般不好吃,吃一次後,他們家就自己提前準備便當。
20世紀初的俄國郊外也沒啥可以吃飯的地方, 張素商就提前烙大餅,把蘿卜生菜等都切成絲,準備好一盒便於儲藏的肉沫醬在清晨五點半就開車到各處去接人。
先上車的自然是離他們家最近的尼金斯基和吉拉,羅慕拉今天還要去舞蹈教室上課,沒空陪他們玩。
吉拉上車時還挺開,姑娘特意帶野餐的桌布和裝垃圾的袋子,以及一個撿垃圾的夾子,尼金斯基則主動打招呼:“早上好,吃沒?”
那句“吃沒”還是中文說的,張素商記得蔣靜湖在給尼金斯基做治療時是會和他交談,估計就是那時候順口教的。
張素商:“吃吃,你們也吃早飯吧?”
吉拉掏出兩個蘋果和兩個雞蛋:“是我和爸爸的早餐,準備在車上吃。”
張素商:“……你們還是收起來吧。”
年頭會開車的人真的不多,畢竟能買汽車的人少,自行車才是最被廣大群眾認可的交通工具,再遠一點大家就直接上火車,所以在張素商的朋友圈子裡,也就他自己和阿列克謝、伍夜明有駕照,阿列克謝是有研究任務的,伍夜明最近和李源跟隔壁寢室的幾個人搗鼓實驗,所以開車的人隻有他自己。
為能把自己顛到穿越的奇人,張素商對自身的駕駛水準很有b數,不讓人在他的車上吃東西是對的。
尼金斯基和吉拉很快就沒情吃東西。
而張素商開車跑半個時,把米沙、盧卡斯、馬克西姆、娜斯佳、安菲薩都接上車。
一波可以視為師門團隊建設。
學生們也都準備齊全,不僅帶裝備和乾糧,曾是一戰老兵的馬克西姆還帶獵|槍,而盧卡斯則帶一把工兵|鏟,娜斯佳則帶一把鐮刀,說是在山裡開路會很方便,碰到老虎和熊也不至於沒有還手的能力。
張素商:“真遇到野獸的話,還是麻煩你們選擇逃跑呢,算,總之大家不要開走,都圍馬克西姆走。”
不很快,大家都沒有情談論和熊打架的事,下車的時候,除尼金斯基,所有人都扶車一副虛弱的模,安菲薩乾嘔幾聲,問她老師:“既然您都有錢買汽車,臨時雇一個司機也沒問題吧?”
既然你都很有b數的不讓我們在車上吃東西,為什麼還要自己開車不可!
張素商尷尬的咳一聲:“為師也沒那麼有錢啦。”
自從國內形勢收緊後,他就把很多錢都交給組織,自己手頭隻留必要的錢,比冰上訓練費、器材消耗費和出外比賽的車旅費。
雖然為家,他也有持續不斷的收入入賬,但那也是下個月的事,現在的張素商還真不是很寬裕。
他讓大家緩一會兒,就帶他們開始爬山。
今已經是六月,大部湖麵都不再結冰,他們在市內的時候也隻能去人工冰場訓練,但速滑、冰球等隊伍也盯那裡,難免出現擁擠的問題,而果大家在冰上速滑行時出現撞擊的話,受傷也是肯定的。
米沙以前就和速滑隊的撞。
想要找到冰湖,就要去海拔的地方,也就是爬山。
根據伍夜明給的地圖,張素商將車停到一處隱蔽的地方,帶大家夥一起爬山。
爬的時候他還感歎:“市裡工廠多,空氣質量還是沒有郊外好啊,大家,有沒有覺得在裡連呼吸都順暢?”
在他身後,一群人呼哧呼哧,吉拉時不時扯父親一把:“走路。”
尼金斯基努力跟上群運動員的步伐,但多年不運動,還是讓他的體力遠遠落後隊伍的平均值,但他時候表現出驚人的毅力,一聲苦都沒吭。
等到山頂的時候,隻有張素商還體力充沛,能舉雙手,開開的迎碧藍入洗的天空露出燦爛的笑臉,同一隻在都市裡困10年的泰山終於回歸叢林一般暢快。
“裡環境真好。”
好在他還有點良,很快就轉身一個個的給人把脈,觀察他們的跳呼吸頻率,開車加爬山,一通折騰已是到中午,一路可把他們辛苦到。
年紀最大的馬克西姆大叔時候反而狀態最好,他說:“你讓我找到一點當年急行軍的感覺。”
張素商特不好意思:“你是說我像軍隊指揮官嗎?”
馬克西姆:“可不是嘛,你和他一不聽人話,隻知道壓手下的士兵往前趕,幸好那老子在戰爭初期就被乾掉,不然我肯定活不到戰爭結束。”
群人身體底子都很好,張素商一通檢查下來,沒人出問題,他便展開桌布,和他們一起野餐,累一早上,大家都胃裡空空,吃起大餅卷肉絲來胃口格外好,連尼金斯基都啃兩塊餅,他女兒的飯量則是他的兩倍。
吃完以後,坐吹吹風,曬曬太陽,套上冰鞋上冰,就是愉快的滑冰時間。
野冰的質量自然不人工冰場,對冰刀的磨損率也更,但據張素商所知,中國的第一、二滑冰選手都滑野冰,直到第三才開始習慣在場館內訓練,其中自然有經濟條件限製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