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農民起義醞釀已久,追根溯源可至萬曆四十七年,薩爾滸之戰,明廷四路大軍齊出遼東,卻慘敗而歸。大量兵丁西逃,不敢歸伍而落草為寇,從此結聚搶掠。】
【天啟年間,歲大饑。朝廷卻因遼東事急,對百姓征收“遼餉”如故。所謂“遼餉”,起初是萬曆皇帝為征遼東而加派給百姓的賦銀,每畝加銀九厘,共加賦五百二十萬兩。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哪裡供應得起?】
【於是,餓死者道路相望,幸存者相聚為盜。盜賊四起,則餓死者愈多。隨著天災連年, “赤地千裡,鬥米千錢不能得,人相食,從亂如歸。饑民為賊由此而始”。】
【——這就是天啟年間遼西的現狀。】
"難怪,難怪,百姓會反……這是不得不反啊!"望著鏡中的一幕幕慘狀,漢文帝劉恒歎息不已,"既不能抗外敵,為何將負擔加諸百姓?如此朝廷遲早要完。"
北方草原的匈奴帶給大漢的威脅比後金對大明的威脅更甚,大明尚有實力與後金一戰,他們大漢可是連馬匹都湊不齊啊!
雖則如此,無論是高帝高後,還是如今的他,可從來沒有想過從百姓身上搜刮糧餉來對抗匈奴——如此無異於抱薪救火!
堂堂正正發展民生提高國力,才是正道。
—就算暫時沒有條件發展民生提高國力,不得不搜刮外財,也該宰大戶才對。—在這一點上,老劉家的皇帝都很有發言權。關於壓榨豪強地主,他們經驗豐富。
“百姓能有幾個錢?"平行時空的明太祖朱元璋也發出不解的聲音,他恨鐵不成鋼, “那麼多貪官汙吏,抄家抄起來啊!"
感同身受的百姓們更彆提多揪心了。
水鏡之中陝西百姓的遭遇,何嘗不是許多人曾經有過的親身經曆?隻不過他們運氣好一些,在天災人禍中活了下來而已。
可在苦難中掙紮一生,又算是幸運嗎?
他們在彼此的眼中看見茫然與麻木。
直到高懸的水鏡揮灑出一陣明亮的光,茫然的人眼中這才亮起了小小的希望。……不,不一樣了。有仙人的眷顧與提點,他們的生活早已開始發生轉變。
有人通過水鏡學會了認字;有人發掘出科學方麵的天賦走上了全新的路;加之如今田間的農具照著
後世的模樣改良,大家耕田的效率都提高許多,收獲也多了不少……且朝廷頒布的政策也比從前寬鬆了許多,大家都說是仙人愛民,天子也受到了“感化”呢。
可是水鏡中那個沒有仙人眷顧的大明呢?生活在那個大明的百姓就隻能餓死嗎?
望著鏡中赤地千裡、道殖相望的悲慘畫麵,望著在這樣的情況下還強征糧食的朝廷官員,許多人情不自禁揮起了拳頭。
"該死的狗官,反了他的!"
他們的怒火仿佛蔓延到水鏡之中,或者說,是鏡中百姓的怒火感染了他們,隻見蜂擁的人群衝進官府,一張張憤怒的臉孔浮現在鏡中,喊殺之聲傳遍平行時空——
【連年的天災、沉重的賦征、官吏士紳的極儘盤剝、朝廷非但沒有救濟反而敲鼓吸髓....一切的一切都促使被壓迫至絕境的陝西百姓站起來反抗。天啟七年(1627)二月十五日,澄城縣點燃了第一把反抗之火。當征糧的知縣張鬥耀被憤怒的百姓衝進公堂亂刀砍死,一場轟轟烈烈的起義爆發了!】
【此時的明熹宗朱由校又在做什麼?】
【——他已是病體沉屙,不久於世。】
一豆燈火在昏暗的水境中燃燒起來,由模糊變得清晰的畫麵裡,臉色蠟黃蠟黃的天啟皇帝朱由校躺在病榻之上,奄奄一息。
一位身著藩王蟒袍的少年站在榻前,憂心忡忡地望著他,年輕的臉上滿布愁容。
天啟皇帝朱由校費力地伸出手,用最後的力氣握緊少年的手,他艱難地動了動唇。
"……吾弟當為堯舜!"
【內憂外患之際,天啟皇帝竟撒手人寰,將大明江山交托於十六歲的弟弟信王朱由檢之手,寄希望於弟弟能夠力挽天傾。】
【少年天子朱由檢走馬上任,改元崇禎。他牢記兄長的臨終遺言,勤於政事,生活節儉,上位之初,先誅魏忠賢,鏟除閹黨,又召回天啟年間被閹黨誣蔑貶黷的忠臣賢良,如孫承宗,袁可立,袁崇煥……頓時朝野鹹誦,天下譽之!】
"天啟皇帝這就沒了?"
突如其來的變故令眾人大為震驚。明太祖朱元璋的眉頭已經擰成了一團。
"外有強敵內有流寇,大明該何去何從?"
眼
看明熹宗朱由校居然將希望寄托到十六歲的弟弟身上,眾人不由大呼離譜。
——十六歲的少年天子懂得什麼?倘若接手的是太平盛世也就罷了,偏偏落於他手的卻是弊病叢生、岌岌可危的大明江山!
——當此之時,恐怕唯有曆史上名列前茅的幾位英主才有力挽狂瀾的可能。至於朱由檢?運氣好一點,能力強一點,對大明江山修修補補,或許能拖到他去世,再傳給下一任,也不至於當上亡國之君。
就在這時,他們看見朱由檢上位後的一係列操作,雖然其中並非毫無問題,但“除奸佞用忠良”的思路至少是沒問題的。無論如何,這表明他還想有所作為,而不是像某些昏君一般沉迷酒色、擺爛度日。
"嗯?這崇禎皇帝倒有幾分明君之象?"
眾人心中難免生出幾分期待。
……既然天子態度積極,企圖勵精圖治,哪怕改變不了大明滅亡的最終結局,總還能為大明延續個幾十年的壽命吧?
……這世界上總不可能有皇帝越是勵精圖治王朝越是加速滅亡的荒唐之事吧?一閃而過的荒謬念頭很快就被眾人拋之腦後,他們期待著這位少年天子的作為。
像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等諸多帝王,儼然已將成明末當成一個高難度挑戰副本,一個個開始代入其中出謀劃策。
"朕若是崇禎,此時首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