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街口的來人不是彆人,正是山長和穆雲川。
穆二胖拜師,等於多了半個父親,眼下穆成不見蹤影,長兄如父,於情於理都是需要通知穆雲川的。
沈翠去書院自然不方便,就讓沈老爺子走了一遭。
穆雲川不喜她這繼母,同樣也不喜沈家人,但沈家的男人們都是還是挺老實、沒什麼壞心眼的人。
尤其沈老爺子,性子更是軟和,見了誰都是和氣的笑。也正是因為他這老實和氣的性子,所以沈家才是鄭氏當家。
從前穆成還在的時候,逢年過節也會帶著穆雲川去沈家走動。
鄭氏當然是不會給穆雲川什麼好臉色,但沈老爺子不是,有時候他還會偷偷給穆雲川塞一塊飴糖或者彆的零嘴兒,也算是有些麵子情。
所以由沈老爺子出麵告訴穆雲川這件事,穆雲川也沒有表現出任何不高興,隻問了一句不知道二郎拜的是哪位先生?
沈老爺子就樂嗬嗬道:“就是城裡的勞夫子,聽說他還和你家山長很有些淵源呢。今日家裡在書院街擺了兩桌,你娘的意思是讓你方便的話,也把你們山長請去吃一杯水酒。”
穆雲川的臉色這才微不可察地變了變。
後頭他把老爺子送出書院,回去把事情想了半晌。
穆二胖讀書他是知道,並也樂見其成的。讀書必然要拜先生,這也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隻沒想到,穆二胖拜的會是勞不語。
兄弟倆拜入同一對師兄弟門下,外人知道了,或許會說一聲親上加親。
但穆雲川知道山長和勞不語這對師兄弟的積怨,想的不免就有些多。
山長到底是他的恩師,多年來對他頗為照顧,若是後頭從彆人嘴裡聽到這事兒,以為他故意瞞著,大概是要不高興的。
而且書院人多眼雜,不少人都見到沈老爺子過來的,回頭他便是假裝不知,也脫不開乾係。
半盞茶的工夫,穆雲川就理清了頭緒,去求見山長。
山長作為書院之首,不僅要教書育人,同時還要負責管理這偌大的書院,等閒並不能輕易見到。
但穆雲川作為入室弟子自然不一般,很簡單的,他就麵見了山長。
山長見他終於從學舍出來便笑道:“我都說以你現如今的水平,隻要正常發揮,前頭三場都不成問題,沒必要那般如臨大敵。今日天光好,出來散散也不錯。”
穆雲川先謝過他的關懷,而後便把沈老爺子的話如實相告。
“你家人這不是胡鬨嗎?!”方才持重守靜的山長登時變了臉色,“我那師弟往日裡就是個混不吝的,前頭他在城裡設那什麼比試,存的也不是收學生的正經心思。你弟弟有心向學自然是好事,可如何也不該這般病急亂投醫。”
山長是真的擔心起來。
穆雲川的家裡情況他自然是知道的——早些年他知道穆二胖到了適學年齡,就有過這方麵的想頭,想著以穆雲川這般天縱之才的資質,他的弟弟應也差不到哪兒去。
那會子就是他和穆成提議,可以讓穆二胖也開始讀書了。
寒門貴子獨木難
支,若有親兄弟的幫扶自然是極好的。
穆成自己雖沒什麼才學,但既然能從牙縫裡省出銀錢供養一個穆雲川,就是個有遠視的人。
回去後他便在家裡說了這件事,然後遭到了沈氏的極力反對。
後頭趁著沈氏不在家,穆成還是將穆二胖帶到了山長麵前。
然而讓山長失望的是,這穆二胖彆說和他大哥比,就是和同齡其他孩子比,也是萬萬不足的。
從那以後,山長就知道了穆家的內情——繼母沈氏蠢笨,弟弟二郎癡傻。
他雖失望,卻也覺得這並不大礙,因為這種淺薄的人最好拿捏。
就算將來不會成為穆雲川的助力,卻也並不會誤了他的前程。
但如今那愚笨的孩子竟要拜入勞不語門下,好的他怕是沒那個能力學到,但學壞還不簡單嗎?
若是真的學的和當年的勞不語一樣呢?
一樣的放浪形骸,一樣的狂放不羈,一樣的拖人後腿!
而且山長對勞不語這師弟也有些了解,他這人雖不著調,但眼光是極高的。
好端端的,他會收那麼個一個誰都瞧不上的穆二胖?彆是存了什麼壞心思!
他是這輩子算是栽在勞不語這師弟身上了,最看重的學生可絕對不能步他的後塵!
因此山長說完後立刻帶著穆雲川出了書院,直奔書院街上沈家擺酒的那間小飯館。
山長一到,方才還熱鬨說著話的眾人不約而同地就是一靜。尤其是書生文士一流,更是紛紛拱手行禮。
勞不語剛還像隻被人架上火烤的鵪鶉,垂頭喪氣,蔫蔫噠噠的,順著眾人的視線往後一瞧,正好和山長打了個對眼兒!
一見到山長,他立馬挺胸抬頭,將一隻手背到身後,氣定神閒的淡淡然開口道:“師兄怎麼過來了?”
這對師兄弟雖然在同一個城裡,相隔不過兩刻鐘的路程,卻鮮少來往。
山長沒想到一過來是這麼個熱鬨的場景,他重視臉麵,很多話就不方便在人前直接說了。他和勞不語微微頷首,算是打過招呼,然後視線在人群裡逡巡一圈,先認出了身形比同齡人圓潤一大圈的穆二胖,而後便看向站在穆二胖身邊的沈翠道:“穆夫人,你可想好了?真要讓你家二郎拜入我這師弟門下?”
此時的沈翠隻作不知他們二人過往糾葛,先是笑著點頭,又小心翼翼看著山長沉凝的臉色,一臉疑惑試探著問道:“是呀,方才我家二郎已經向勞夫子敬過茶了。但山長這話是什麼意思?”
剛敬過拜師茶,那麼就是整套儀式還沒有全部完成。倒也不是全無轉圜餘地。
“我這師弟……”山長說到此處就頓了一頓,到底給了勞不語幾分麵子,“狂放不羈,特立獨行,多年來並無收過任何學生,也無任何教授他人的經驗,恐會誤人子弟。你家二郎若是想學,不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