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紀的少年人, 似乎總想要比身邊的好友長得更快一些。
蘇韻算是個例外:她本來就是成年人的心理年齡,所以現在看幾歲十幾歲的“同齡人”就無可避免地生出一種看後輩的心理,並不是少年人那種盼望著自己能更快成長、能在同齡人群體裡充大頭的思維。
但問題也在於此, 蘇韻這個心理碰到那些習慣受照顧的弟弟妹妹型性格的人那還好說,像王嘉遽、湯姆這類自認為是哥哥型的, 就會忍不住讓他們產生比較和彆扭的心思, 想儘辦法想要壓她一頭, 重新成為照顧者的身份。
偏偏蘇韻又懶得應付裝乖, 於是王嘉遽和湯姆其實在內心裡都還是憋著一股氣,隻期待著有朝一日自己能成功上位,享受一下向來強勢慣了的蘇韻的依靠, 接受她難得的仰望目光。
無關什麼情念綺思, 純粹就是人天生都會有的那種不服輸不認輸的比較心理。
看湯姆那麼努力地灌牛奶補充營養隻為快高長大, 蘇韻心裡暗笑一聲, 倒也沒怎麼再理會他那裝成熟扮大人的腔調做派:中二病自古有之,曾經經曆過青少年時期的她表示非常理解。
能陰差陽錯地讓湯姆自己注意飲食結構大力補充營養, 說不定的確對他的生長發育有益。
這一輩人除非先天遺傳基因好,否則身高都是比不上往後年代那些生活安定富足的年輕人那動輒就一米八往上走的高度。而影響這一輩人身高的因素之中,從飲食裡獲取得到的營養能否補足個體生長發育的需求,就是相當重要的一點。
而且他自從遇到了自己之後,就提前開始了往娛樂圈的發展路線,比起原軌跡裡一直練摔跤練到高中時因為膝傷才終止相關運動的道路,這改變的未來數年,便是他後天努力的關鍵點。
把湯姆帶上車開到城市區域之後,蘇韻又指示司機開車送他們去了這區最為繁榮的商業區,打算給湯姆買兩件西服。
她自己有著好幾套在香江帶來的定製小禮服,出席活動是絲毫不虛;唯獨是湯姆因為臨時捎帶, 所以得另外置辦服裝。
本著經典款永不出錯的原則,蘇韻給他挑了一黑一灰兩套西服——那捏著錢包的大大咧咧的姿態,要是再過幾年,畫麵就完全如同快樂富婆包養小鮮肉……
拍戲存了點私房錢的湯姆倒是想自己付錢,但蘇韻說7月她可能沒空過來這邊了,就當是提前送他生日禮物——於是湯姆思考了一會,才平靜地收下:總比她下次又心血來潮,送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要來得好。
鞋子實用是實用,但是也確實“嘲諷”;至於那一支點讀筆,則是其中花費的心思精神都太多太重,所以他至今都尚未能尋到合適又滿意的回禮。
而且最重要的是,蘇韻的生日在10月1號,據她自己說是和祖國的國慶節日同一天,那時全民放假普天同慶滿街紅旗……聽起來很美好熱鬨,但10月時他還在學校沒有放假,除了那次蘇韻在洛杉磯拍戲所以才全家開車送去了生日蛋糕之外,其餘時間都是寄生日賀卡和小禮物。
這年頭交通昂貴也不算便利,認識的人分散在地球各處,所以蘇韻對其他人也是這樣的處置,反正有條件碰到了就多花點心思,沒條件遇到就標配生日賀卡加小禮物一套。即便相隔千山萬水,也儘量不會讓人情聯係冷卻。
往日裡都沒覺得有什麼不對的慣例操作,終止在湯姆的十五歲生日。
那一個萬人為其歡呼的生日宴,那一支從兩人認識的第一年就開始籌備的點讀筆,配合著那一曲聲韻悠揚的老歌……哪怕日後他見識經曆過再多的盛大場麵,都始終不及十五歲生日那天,萬千燈火星點都無法匹敵的煙紫明眸。
以及,自此之後一直陪伴在身邊的溫言軟語,帶他破開重重雲霧,遨遊知識海洋……
蘇韻現在按照這邊過了生日才多加一歲的算法,現在是還未滿十三歲,也就是說,還有兩年多點的時間,讓他能在這其中想出一個足夠分量的、給蘇韻十五歲生日的回禮。
“你在想什麼?”坐在深紅絲絨鋪就的座椅上,蘇韻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沒什麼。”湯姆搖搖頭,“你猜,我們的電影會不會拿獎?”
“拿獎的幾率很大,隻是不知道,他們會給我們什麼獎而已。”蘇韻目光移回頒獎台那邊,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
康城國際電影節不比奧斯卡評獎時那數量龐大的評審團,每年就是一個連帶評委會主席在內、成員加起來一共九個人的小團體,走的是精英化的評獎模式,因此在獎項的劃分之中,就很容易陷入以評委的個人口味來決定獎項歸屬的獨斷結局。
像這類評委掌握評獎權力的場麵,私心和分豬肉式的平均分配就成了眾所周知的潛規則,往往總是會出現本國導演力撐本國電影拿獎、評委不喜歡就儘力不讓某個大熱門拿獎的情況。
相比起吃大鑊飯的奧斯卡,想要獲獎就要靠背後各種各樣的公關手段獲取票數的方法;康城則是在片子質量過關的基礎上,考驗有沒有評委喜歡你這部電影的運氣。
而且喜歡你這部電影的評委最好還得足夠強勢,最好是能吵能鬨,能以一己之力乾翻其他人的那種超級戰鬥機……
這一屆的評委之一,美國著名影評人寶琳·凱爾,就是以詼諧、尖銳、一針見血兼且固執己見為個人特色的女士。
說來也是巧,當初蘇韻以未滿十歲的童稚之齡成功超越另一個隻比她大幾個月的對手,成為最年輕的奧斯卡女配獎得主時,那一篇《昔日輝煌與未來展望》的評價,正是出自寶琳·凱爾的手筆。
數年過去,蘇韻主演的優秀電影陸續有來,塔圖姆·奧尼爾則是就此沉寂音訊全無,因此性格本來就絕不為了和諧而選擇中庸地保持中立的寶琳·凱爾,對於自己當年的眼光就更有自信了:隻要是她認定的,那麼即使再怎麼在主流眼光裡沒可能,都會因為她而變成有可能。
當年她押對了蘇韻這個優秀的異軍,如今這屆電影節裡還沒有當年的競爭激烈,蘇韻憑什麼不能拿一個獎?!
就因為她是華人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