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第325章:超英電影計劃(1 / 2)

本屆奧運盛會定於8月12日結束,在曆經了這一場近乎能燃起大半個地球的運動激情之後,那波譎雲詭的世界格局,卻依然是逐漸向著兩極冰冷的格局走去。

也不知道該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偏偏就是因為兩個超級大國的冰冷對峙,從而使得華夏獲得了一息喘息的發展機會。

對於此,同樣在這番局勢裡夾縫求生的蘇韻便趁著這個機會,去找到了和邁克爾一起過來看比賽的波姬·小絲。

“你想找我參演《蝙蝠俠》的電影?”波姬有些驚訝地反問了一聲。

《蝙蝠俠》的漫畫乃是經典之作、在美漫界人氣爆棚不假,但是卻也必然擁有著長篇巨作無可避免的起落,因此就總會出現一些對策去挽救銷量。

每一種文化產品的興起和衰落,似乎都是脫離不了風起雲湧的時代背景。

當需要它們的時候,它們就會被作為一種手段,去灌輸民眾所想要給他們的信息,此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超人》這個係列,看似洋氣高大上,實際就是和華夏那些抗戰神劇一個套路。

但故事編得精彩的時候,人們就是圖一個爽,不會帶上腦子去要求一個以“爽”為主旨的文化產品,反而是極其容易受到鼓舞和感染,然後將其捧到文化符號的神壇之上。

不過,當朝不保夕無暇他顧的戰爭時代結束之後,人們就會對曾經那個以武力為尊的舊時感到厭煩,逐漸開始喜歡一切與之相反的東西。

比如戰爭時期人們崇尚武力,審美趨向高大強壯健康豐滿;等到和平時期能吃飽穿暖並且開始增加文化比重時,就免不得逐漸走上一條喜歡纖瘦飄逸的道路。

因為這種模樣始終暗示著病態和虛弱、是一種無抗爭之力的表現,最是得那些“上層人”的喜歡。

而且在和平世道安逸下來之後,之前沒時間也沒精力去管的東西,也陸續開始有了這個閒心:熊家長們搞舉報可不隻是某些地方獨有的事情,而是在整個世界都有過痕跡的相同。

占據了一部分文娛產業比重的美漫界,從黃金時代跌落到青銅時代,不過隻需要一代熊家長的舉報和抵製。

當然,收到衝擊的美漫界當然不會就此罷休,一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地應付著,一邊又在尋求新道路的機會……於是乎,在六十年代時,乘著家用電器特彆是電視機的普及,漫改真人劇集應運而生。

在那時,為了拯救《蝙蝠俠》日益下滑的銷量,就於66年推出了《蝙蝠俠》的同名電視劇——儘管當時很多人都對它沒有多少信心,甚至為了能多讓觀眾適應和接受,而選擇了很難出錯的歡脫喜劇定位。

結果,當年那些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以及新一代真正處於懵懵懂懂中的孩子,就成功地被一部製作質樸的漫改電視劇打動,使得當年那個漫畫之中的英雄,跳出了黑白與彩墨的交彙處,伴隨著聲音與光影逐步走來。

巧的是,蘇韻的師父呂少龍,當年在美利堅發展時,就曾經在電視劇版的《蝙蝠俠》裡客串過,成為其中可圈可點的亮點之一:當初呂少龍剛剛拍完《青蜂俠》,為了宣傳考慮,所以就讓《青蜂俠》中兩個主角,去電視劇版的《蝙蝠俠》裡麵客串聯動兩集。

後來《青蜂俠》的成績不理想,而且呂少龍對美利堅當時那個歧視華人的態度感到不滿,方才會生出了回歸香江發展的想法。

而以後的事情,從趙氏到佳和再到功夫之王的誕生,大家就基本都明白了。

“準確來說,是《蝙蝠俠》電影以及女性英雄電影《猛禽小隊》。”看著波姬疑惑的神情,蘇韻強調並補充說道。

自從前些年《超人》的電影獲得了不錯的成績之後,華納有意投拍《蝙蝠俠》的消息,便終是在今年年中的時候,悄然傳到了蘇韻這裡:畢竟她可是有著漫畫原作者之一、蝙蝠俠之父比爾·芬格這個無可比擬的“內應”的……

很明顯,即使蝙蝠俠之父寶刀未老,但是在娛樂方式日漸增多的情況下,傳統紙質漫畫的銷量是少不免受到了一定量的衝擊。

因此,華納這個做事總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凱子,就想要抄以前《蝙蝠俠》電視劇大獲成功的作業,去投拍電影級彆的《蝙蝠俠》,立誌收割這又一波已經長得差不多了的韭菜……

想得倒是很美好:要是一個不留神又像當初《蝙蝠俠》電視劇那樣成功了的話,不但能多出一個係列電影IP的金礦可挖,還能帶動漫畫銷量和相關周邊產業——簡直就是一舉多得的大好事!

至於會不會賠本這個問題?

不可能的嘛,《蝙蝠俠》可是時挖時新時時有驚喜的超級老金礦,怎麼挖都不會有問題的!

而且還有著克裡斯托弗·裡夫的《超人》在旁輔助,這麼可能會出問題:當初沒能搞到瑪麗蘇幫忙做後期、拍攝也陸陸續續有各種受阻以及演員人選一波三折等多項問題,但《超人》上映後都還是能拿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和土星獎,而且年度票房還能排到票房榜的第六,可想而知這個全民級彆的漫畫IP的厲害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