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第369章:為了工作(1 / 2)

而蘇韻之所以把激勵計劃拖到這個時候才真正地放出來,滿懷希望地擺在趙日賦麵前,也是為了等待這一個時機成熟。

從產業轉型開始,將趙日賦的視線從影視製作獲取利益的這一個賺錢方式裡跳出;隨後在利益獲取主力轉移之後開展“人才基地”這個計劃的催化,讓趙日賦看到這樣能在不知不覺間促進香江娛樂圈的融合,以及趙氏將來以人才基地為主導的首領地位之後,再要提出為對手底下最為重要的“人才資源”提升待遇……

儘管在資本的圈子裡向來慣例“物是羅馬,人是牛馬”,但如果將人才資源的重要級彆提高,再加上減少內耗、開源創收這兩點,大概就容易開口得多了。

而且最關鍵的是,在很多時候,再好再棒的良心計劃,都是比不上血脈和利益的牽連。

趙日賦早已經有了退意,至今堅持著不退下來除了是真的依然熱愛影視事業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為了幫底下的小輩鎮住場子,以免蘇韻他們被那些倚老賣老的老股東用輩分和資曆壓製。

這是無可避免的一個問題:自古時流傳下來的長幼尊卑觀念,至今仍在現代社會大行其道。

這樣的長幼尊卑之分,其好處是能達成一個以長帶幼從而規避重蹈覆轍,讓對未來迷茫的後輩走上正確的道路;但如果作為長者的人心思不純,就會立刻從引導者轉化成最難跨越的那一座大山,阻礙著後輩前進的步伐。

若果沒有當年兄弟相爭的意外,趙勵英這個由趙日賦手把手帶出來的侄子,明顯是香江趙氏最好的繼承人。

可惜,出了這一場意外之後,哪怕趙日賦依然比較屬意趙勵英作為主導者繼任,公司裡的人卻可能會出現不為少數的不服心理。

其次就是蘇韻——然而她實在是太過於年輕了,而且又是主管製作的,調回管理行政這邊是直接就會讓製作部失去一員大將,屆時,所能獲取到的利益,自然就會相應地少了。

更何況,以蘇韻的外形和能力,都是更適合幕前和製作這兩個方麵。

至於趙日賦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作為老大的趙勵明的心思就沒多少放在繼承家族事業上,自從蘇韻提出產業轉型之後一個月有至少二十天都在忙其餘產業,看樣子就已經是打算放棄繼承家族事業去追逐夢想了……

趙勵仲又是個看起來比蘇韻年長、實則卻還要比蘇韻“不懂事”的,壓根就擔不住大場麵,隻能做副手的存在——那麼,趙日賦在經過層層考慮後,便也是隻能繼續當年自己幾兄弟一起合力做事業的路子,讓有意去闖蕩的趙勵明開拓新天地,而趙勵英和趙勵仲留守大本營,最獨特的蘇韻走趙氏最為重要的製作之途。

像蘇韻這種不怎麼圖錢又不怎麼圖色、隻一心搞創作的事業腦,基本是不用擔心她會像背刺自己人的趙二哥那樣,再發生如當年那次意外一樣層層克扣坑騙兄弟的事情。

“不過,你又憑什麼來說服他們,你這個激勵計劃一定會有得賺呢?”趙日賦又看了過來,一副要考核蘇韻的模樣。

蘇韻衝堂哥趙勵英使了個眼色,趙勵英便把手邊公文包拿起來打開,從中取出了幾份純英文文件報告放在了桌子上。

“這是去年10月底在北美上映的《終結者》電影的資料,投資640萬美元,總票房7837萬美元……”蘇韻翻開最上麵也是最新的一份文件報告,隨後又逐一介紹起了自己的“成功投資”案例,無論是看電影的眼光還是投資的回報率,都是一份又一份相當漂亮的成績。

趙日賦沉默地看著最上方的那份文件報告,似乎依稀又想起了自己好幾部大投資接連撲街的舊事……

而蘇韻卻是目光精準地時不時就買“冷門”,最後票房大爆特爆,除了那些本來就是為了衝獎不在乎票房的文藝片,她看上的商業類型電影基本都沒有失手過。

換作是旁人,這樣對比著炫耀肯定是得在心裡記上一筆;但偏偏蘇韻是自己人——這麼一來,看法評價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得到趙日賦的肯定,蘇韻最後幾乎是有點光棍地攤了一下手:“我們家大業大,賭得起這一把,到時實在不行的話,關停這個部門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但如果這一把賭成功,以後香江影視圈裡頭……可就是要真正地變一番天了。”

這些年趙氏因為有她所以海外票房成績基本都很不錯,但本土票房成績卻是依然翻不了身,前麵被佳和壓後麵被真藝呈壓,唯有靠著從前積累的底子,勉強維持本土電影界龍頭大佬的地位——曾經作為一個年代霸主的趙日賦,肯定多少都還是有著不甘心的。

但如果蘇韻的計劃能真正地逐步施展開來,各自統領一個年代的佳和與真藝呈,最後也都是得“皈依”在趙氏的旗下:如是這般,兜兜轉轉柳暗花明,趙氏的霸主之位方才是真的坐穩了。

在趙日賦表明會支持蘇韻的計劃之後,接下來的日子裡,趙氏高層內部自上而下,便刮起了一場風暴。

上頭的人爭得轟轟烈烈,下麵的人卻是興高采烈:很明顯,這一次所提出的激勵計劃一旦成功的話,他們所有人的待遇都會有一次飛躍級彆的提升。

雖然要多賺錢也還是得多乾活,但是外頭的工錢多一向多不說,又能保住公司正式工的飯碗,兩頭有賺還能保底,誰不樂意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