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第474章:新市鎮(2 / 2)

這個瓶頸一打開,這部用來衝獎的新電影女主人公那種為了理想而不顧一切的“靈魂”,也是終於被蘇韻在電光火石之間,捕捉成功。

得到了蘇韻最新修改出來的劇本,同樣覺得自己陷入困惑之中的梅妍霜也是眼前一亮:這一部電影,嚴格上來說是香江第一次和內陸“正式合作”的商業電影。

不過這部電影在隸屬“商業”性質的同時,也是兼顧著一些獨特的、接近於政治宣傳任務的藝術要求。

這是一部著眼於香江“新市鎮”政策,用已經成功的結局去反推過程,並且也是給予一水之隔的深市用作城市建設參考範例的電影。

所謂的“新市鎮”,在早期的相關文獻則是稱為衛星城市——它的作用,就是將不同發展階段統籌歸納,用強而有力的手段和極其長遠的目光去作出規劃,以應付香江這些年隨著經濟發展而逐漸提升的人口增長,並且藉以分散擠迫在市區內的人口,從而改善整個地區的居住環境。

簡單來說,就是作為城市建設規劃部門一員的女主人公,在吸收前期錯誤案例的基礎上,因地製宜,結合實際情況來重新規劃出一個兩全其美的策劃,並且在後來的落實建設之中取得成功,成為各界人民交口稱讚的一個人物傳記故事。

而取景的目標,自然就是新界區這一批已經發展起來、兼且發展前景相當明朗的“新市鎮”。

比之目前還因為種種原因而過分紛亂的深市,這種能在各自城市內自給自足、同時也能減少市區公共設施負擔的“新市鎮”,無疑是可以給深市一個相當成功的參考範例。

尤其是深市隨著發展,也逐漸呈現出香江早年那種中心區先進發達而又擁擠不堪、周邊和邊緣區資源豐富卻又荒蕪破敗的傾向。

靠著大哥趙勵明和深市政府合作的“廉租居屋低保行動”,是越來越難抵抗目前著階級逐漸割裂、差距也逐漸拉大的貧富差距現象,也越來越難保護和保證那些底層人民的生存需求。

像這種基於緩解中心區壓力、以一個個小圓和大圓圍繞起來的次級中心區建設方案,基本就是目前能夠做到的最佳辦法。

至於趙勵明和深市那邊希望蘇韻拍這樣一部“宣傳電影”的原因,最主要的兩個關鍵點,一個就是為了儘可能多地減少那些唯利是圖的地產商的阻力;而另一個,則是他們打算用電影這種極其容易讓人理解的方式,去達到“開啟民智”的效果。

國民普及教育的道路任重道遠,義務教育的第一個十年都尚未過去,那些為了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家而被“有心人”各種蒙騙的事,絕不隻有那麼一點兩點,而是遍地皆是。

而知識水平受限於時代發展水平的人,很容易就被“有心人”拋出的眼前利益而蒙蔽住雙眼,轉而一時忘卻放眼將來——而到了將來之時,再怎麼後悔,也是來不及了。

所以,要想在這個時候儘可能多地開啟民智,首選就是讓人民在電影裡見識到這種城市建設方案的好處,給他們畫好一個香噴噴的大餅,讓他們能暫時沉下浮躁的心神,去靜候這一份由政府和良心商人合作製造出來的真實大餅落入碗裡。

而不是被“有心人”手指縫裡故意流出的一點油水唬住,追逐著無法實現的大餅,到未來終於醒覺真相時後悔莫及的那一刻。

說到底,大哥趙勵明和深市政府合作的“廉租居屋”,那些廉價租金、按照計劃和申請規劃分配等特點的主旨,是在“救急不救窮”這一途上。

保障一些生活艱難的底層人士生存需求,以及給初出茅廬的打工人用作過渡之用——這就是“救急不救窮”的真理,是趙勵明想要實現“居者有其屋”的第一階段,也是最重要的初期階段。

人人都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個小家——這是一個小小的夢想,也是一個大大的理想,更是有誌向的人想要在有生之年親眼目睹的美好未來。

這樣的美好未來,是需要由上至下的通力合作。

因此趙勵明哪怕再怎麼想要加大慈善力度和宏觀調控的力度,也隻會在這樣“救急不救窮”和“警醒人民群眾用自己雙手創造明天”的雙重對策之下,一邊保障實在無能為力和暫時無能為力的部分人群生存需求,一邊促使擁有能力的人自力更生、共同進步。

而這,也就是“新市鎮”能成功的根本因素——在正確的路線指引下,人民群眾齊心協力,共同向著同一個目標努力進發,直到成功的到來。

所以這一部名為《新市鎮》的電影海報上,位於畫麵正中的女主人公,儼然是作出了一個側身仰望的姿勢。

她所仰望著的前方,是現代化的新市鎮,象征著未來的美好展望;而她所背對的後方,則是破舊的寮屋區,記載著昔日的艱苦歲月。

而數代人的記憶與曆史的變遷,統統就都倒映在那一雙故事感滿分的明眸之中。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