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在《泰坦尼克號》之前的、好萊塢史上投資金額最大的電影,這一部擁有著大投資+動作巨星所組合的《未來水世界》,乃是製作成本預估將近2億然後還要加上宣發成本2億的龐然大物。
但這部片子的投入和產出之差距,卻是大得世人矚目,並且讓對它寄予厚望的環球影業賠得跳海的心都有了:按照分賬製度,票房起碼是要達到製作成本的3倍才能有賺頭,而這部電影最終的票房成績,卻是連1個億都達不到……
在好萊塢這種過分現實的地方,這個成本和這個成績,無論你的作品質量再怎麼優秀,也是會成為令所有人都聞風喪膽避之不及的噩夢。
雖然香江也有某位為了追求藝術效果的導演,在拍攝期間一再延時一再超支,最終磨出了橫掃頒獎季的作品……但是,香江電影的投資再怎麼大,也是比不得好萊塢的級彆。
而且那位很受獎項歡迎但卻不受投資商喜歡的導演,也是因此而成功造就出了“導演在台上領獎,投資商在醫院輸液”的一時“美談”……
這種現象換算過來,環球影業會有這樣的心思,也就無可厚非了——當然,作為《未來水世界》的男主角,凱文·科斯特納也是在短短的幾個月裡,從和施瓦辛格齊名的動作巨星之位隕落,更直接從“隻要讓投資商聽到他的名字,不用看劇本都會給錢”掉落到“隻要讓投資商聽到他的名字,不管看不看劇本都不會給錢”……
作為科幻片愛好者,蘇韻無疑是看過這一部《未來水世界》的:要判斷這部片子到底是不是部爛片,那是得從相應的角度出發。
若是按照製作成本和票房數字的對比,這部《未來水世界》絕對就是賠到成為好萊塢噩夢的大爛片,能在世界電影賠本排行榜上毫不費力地躋身三甲;但要是按照劇情和製作理念來看,這就得算是一部意識超前的、帶著環保內核的廢土朋克風格電影,質量甚至可以算得上相當精良。
所以在蘇韻這裡看來,《未來水世界》這部電影並非是什麼世紀大爛片,而是生錯了時代的一部“失敗”電影。
畢竟在現時這個全球都在拚命發展經濟的年代,又沒有人人皆懂得談幾句全球變暖因素和影響的基礎,“環保意識”這四個字,很多時候就是在對牛彈琴。
蘇韻在好萊塢嶄露頭角的《人工智能》也是隱喻在環保的問題,但卻並不把它放到明麵上來,而是用人與機器人的鬥爭作為主體,暗中牽引出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環境受到破壞後的危害性——因此在庫布裡克那裡看來,《人工智能》是他難得在商業和藝術的天平上儘量取得了平衡的一部電影。
而且更重要的,還是《人工智能》裡麵有著一個相當重要的賣點:當年還是人類幼崽時期的、顏高到號稱可以跨越種族界限的小演員“瑪麗·蘇”。
那一雙凝望著母親、渴望著母愛的淚眼,也不知道看哭了多少人。
無獨有偶,《未來水世界》裡麵也是安排了一個小演員,但是那過分寫實的環境造就出了單調乏味的視覺效果,一片的灰頭土臉人物形象裡,再怎麼外形姣好的演員看起來都沒有什麼賞心悅目的觀感,反而是看得人從生理到心理都覺得不適。
畢竟《未來水世界》是兩極融化之後海平麵上升、洪水淹沒所有土地、人類文明嚴重倒退的末世廢土風格,而末世中的故事總是隻夾雜著些許溫情的殘酷;而《人工智能》這邊,卻是人類在海平麵未能完全淹沒陸地之前、人類文明一息尚存的未來科幻風格。
蘇韻就著劇本和相關的一大堆文件資料,和凱文·科斯特納以及跟著前來的環球員工解說著自己的想法:“電影想要表現的故事內容,可以複雜,也可以不複雜,但最重要的,是如何去調動觀眾的情緒……”
麵對蘇韻這種“票房靈藥”、再加上蘇韻的話又明顯是在為了增加票房而說,跟著前來的環球員工聽得不住點頭:不愧是能一手一腳在好萊塢混出一定名堂的瑪麗蘇,這種對票房成績的關注和看重,就很符合一個商人應有的品質。
倒是凱文·科斯特納在聽著聽著,略微皺起了眉頭:“我當然也明白你的意思,但是這部電影的劇本和製作都應該是一流的——尤其是我還特意花大價錢邀請了你參與其中。”
“大投資、高成本卻又票房慘敗的電影,在電影曆史上看,可是不在少數。”蘇韻說著說著,就想起了那部害得趙氏撲得差點易主的大坑貨……
搖搖頭揮去腦子裡的雜念,蘇韻這又補充說道:“用大投資去搏大回報,這本身就是接近於一場豪,而當我們選擇要這麼做的時候,就需要用十二萬分的精神,去仔細觀察一切有可能影響到最終結果的因素。”
“你是說……”凱文·科斯特納的眉頭皺得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