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沈夢林點頭:“給那些影視劇編劇當寫手,隻能拿那點潤筆費,是你們這些關係戶的最佳出路,這樣你們時候一到就能龍飛九天。但我不行啊,我要不儘快出頭,隻能混跡於一個個的小公司當編劇助理,被人剝削十幾年,連署名權都沒有。”
哥仨互相看了看,明白他的意思。
他們仨有背景,慢慢的能熬出頭,他一個素人,沒有背景,僅靠哥幾個,最多保證能吃飽飯。
所以老四沈夢林不想走尋常路。
問題是,你寫作天分有多大,你心裡沒數嗎?
你要是真的寫得好,高中時期就能出名,就像韓含、郭小四那樣,隨便一本書銷量幾十萬冊。
還用等到你進中戲再展現出來?
“那你寫的是什麼?”老大張建問道。
“我打算先用風趣幽默的語言風格,科普一下漢朝曆史,名字先暫時叫做《漢朝那些事兒》,我打算一開始就顛覆普羅大眾的認知,漢高祖劉邦是秦漢時期最頂級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除了麵對項羽韓信有點不自信,對付其他諸侯反賊都是碾壓局。相比之下,項羽就是一個大屠夫,你們說我這種基調能不能吸引人?”
“妙啊!”二哥王偉眼前一亮:‘大家都認為劉邦是個大流氓,項羽是大英雄,你要是能有顛覆性寫法,肯定受歡迎。’
“但是有問題啊。”張建皺眉道:“你發表在哪家報刊?”
“我不打算發表在報刊雜誌上,我先發在天涯論壇上。要是的觀眾多了,說不定有出版商找到我。”
三兄弟麵麵相覷,不過轉念一想,韓含、小四他們不都是先出名,再出版嗎?
隻不過他們走的是新概念大賽出的名。
他們班的韓文,就是如此。
劉海龍道:“那你先寫吧,我們先自己商量了。”
“行,我知道三位哥哥肯定能發財。”沈夢林點頭。
哥仨就著劇本溝通,沈夢林寫下了《漢朝那些事兒》的開頭:
“我們從一份檔案開始。”
“姓名:劉邦”
“彆名(字):季。”
“性彆:男”
“民族:華夏族”
“學曆:小學肄業,後來自學過。”
“職業:皇帝。”
“成分:魏國貴族之後,但是到了父輩一代已經是務農的平民。”
“生卒年:前256年/前247年-前195年6月1日”
“最喜歡的顏色:黑色、紅色”
“社會關係:”
“父親:劉瑞,字執嘉,農民”
“母親:劉媼(不過名字有爭議)”
“名言:嗟乎!大丈夫當如是!”
“主要經曆:”
“……”
沒錯,他是打算用當年明月寫《明朝那些事兒》的風格,寫漢朝的故事。
資料來源嘛,學校圖書館裡有。
隻是用流行文學的描寫手法和表現方式,描寫漢朝的曆史而已。
其實無論是漢朝曆史還是明朝曆史都是很精彩的。所有的曆史都可以寫的很好看,能讓人輕鬆中了解曆史。
就這樣,當宿舍的哥仨開始寫劇本的時候,沈夢林將《漢朝那些事兒》慢慢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