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走向世界,就是從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開始的。
威尼斯電影節,留下了華語導演濃重的一筆。
張藝謀兩奪金獅,一奪銀獅,捧出一個影後鞏俐。
侯孝賢、叢明亮、夏雨、張元也通過威尼斯名傳天下。
不過今年,華語片比較平淡,除了《爆裂鼓手》之外,隻有香江的《戀之風景》和台灣的《不散》入選。
相比之下,叢明亮的《不散》更受關注。
畢竟人家九年前在此奪得金獅獎。
台彎文藝片的領頭羊。
和他一樣,日笨導演北野武的《座頭市》在威尼斯贏得了足夠的關注,
他比叢明亮早一年獲得金獅獎。
兩人又常帶著文藝片來威尼斯,自然名聲響亮,許多人都在關注他們。
《戀之風景》是一部浪漫淒美的愛情片,由劉燁、鄭伊麵、林嘉欣主演。
據說伊麵因為首次參加威尼斯電影節,直言深感激動,特彆花了2萬元港幣購置名牌服裝亮相。
才2萬港幣?
很多嗎?
不說範九爺了,就是張鑫宇的紅毯造型,都不止2萬港幣。
當然,她倆是在戛納。
威尼斯卻是不適合走紅毯。
因為地方太小了。
據說原本地方很大,但大海不斷地入侵,造成地麵不斷減少。
堂堂千年商業城市,居然沒有一個吳越王錢穆這樣的英豪對付大海,令人無語。
沈夢林不太關注其他人的電影,小小的威尼斯又沒什麼轉悠的,更不知道光明會的駐地,所以吃了一些當地的美食,出去坐了一下水城的船隻,感覺和山東的聊城沒啥區彆。
不也都是水城嗎?
不得是坐船嗎?
當然還是有區彆的。
物價太貴了。
幾個人湊一起吃飯,花了小一千歐元。
不愧是歐豬四國,產業沒多少,光搞奢侈品和旅遊了,物價都往天上去了。
這般坑宰遊客,和國內的那些坑爹旅遊地點有什麼區彆?
不過馬克穆勒是老威尼斯,他告訴沈夢林,主競賽單元的電影上映後,主創們能收到好多電影活動的請柬,比如一些大電影的派對。
“也就是說,《爆裂鼓手》一上映,咱們吃飯就不用愁了?”
“沒錯。”
“據我所知,戛納電影節沒有官方交易市場,可是有非官方交易市場,是不是就在這些派對中?”
“沈,你真是太聰明了。”馬克-穆勒笑道。
沈夢林鬆了一口氣,轉頭對張國利道:“國利叔,翻譯該上場了,我相信《爆裂鼓手》應該能賣個好價錢。”
威尼斯比較堅持“藝術”,這一點沈夢林很有自信。
他更自信的事,《爆裂鼓手》劇情很精彩,關鍵時候爆發力很足。
相比較其他電影動不動就澀情,《爆裂鼓手》還有反傳統,主角為了繼續敲鼓事業,居然要和女朋友分手,這才是“藝術”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