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金獅子銀獅子都是獅子(1 / 2)

其實沈夢林還是小心眼了。

《爆裂鼓手》是一部好電影。

根據外掛記憶,該片獲得第72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第87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和最佳音響效果,同時提名最佳影片和最佳劇本。

足以說明這是一部很優秀的電影。

記者們也都是識貨的,進電影節看電影的觀眾們自然也是識貨的。

既然是好電影,記者們在觀看至於自然受到感染。

但是沒想到,幾乎所有的急著都為住了沈夢林,愣是沒人關注旁邊的張國利、鄧朝,和打扮的清爽美麗的曹燕。

翻譯趕緊解釋。

威尼斯電影節是追求藝術的,推崇的都是導演,所以隻圍繞導演提問。

其實純粹是瞎幾把解釋。

誰讓張國利和鄧朝在威尼斯沒人認識呢?

若是旁邊站著的是成龍,又或者是鞏俐,偏偏導演不是張義眸,那誰管你沈夢林是誰?

長得再帥也不行。

你在堪比小李子,你也不是小李子。

“導演,你是處於什麼想法拍攝的這部電影?”

“我上小學的時候我就學過一篇課文,是關於達芬奇小時候學畫畫的,老師讓他畫雞蛋,從各種角度畫雞蛋,每天重複的畫,達芬奇不理解,老師就告訴他,畫雞蛋是畫畫的基礎,學任何一門知識,必須將基礎知識學紮實了。從那時候起,我心裡就萌生了將來拍一個老師教授學生學知識的電影,最終我選了這麼一個故事。我相信,中西文化雖然有所差異,但本質上都是相通的,比如在教育方麵,本片中的學生為了學好敲架子鼓,放棄了親情、愛情、友情,為了突出自己的成就而不惜貶低親人表兄弟的籃球事業,為了保住自己在樂隊的位置而不能尊重和欣賞對手,為了有更多的時間練習還跟女朋友分手,成功確實需要練習需要放棄一些東西,他做的不一定對,但他確實通過集中精力刻苦學習獲得了一定的成就。”

“那你為什麼選這麼一個老師呢,這位陳老師為了達成目標不擇手段,各種辱罵和體罰學生,在男主表現較差的時候拿男主母親去世的事情來刺激和羞辱男主,通過打耳光的方式讓男主記節拍,你會不會覺得太殘忍了?”

“教育有很多種方式,我隻是選擇了其中最激烈的一種,我沒有說這個老師的辦法就一定是對的,因為男主受不了他的壓迫打了老師一頓,還把他告了。但主角能夠按照正確的方法聯係敲鼓,這就說明他適應了這種教育方法……”

“那麼男主為什麼願意忍受這種艱苦和羞辱呢?”

“在藝術領域,隻有天才和庸才之分,沒有中間地帶。你想要出色,必須付出血和汗。正如莫紮特所說‘人們以為我的藝術得來全不費功夫。實際上,沒有人會像我一樣花這麼多時間和思考來從事作曲;沒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許多次……我每天花費八小時練琴,人們卻用天才兩字埋沒我的努力’。我國有位音樂人也曾說過“人人都想成為梵高,可沒人願意割耳朵”!”

“可是,藝術是嗜血的。你想要優秀,必須舍身成仁。要麼成為天才,要麼成為瘋子。無論成為天才還是瘋子,前提都會影響日常生活。”

……

外國記者們圍著沈夢林,國內過來的記者也不甘落後,趕緊也圍了上來。

可能是叢明亮不夠大牌,再加上張義眸等人也沒來,內地的記者來的不多,隻有幾個門戶網站過來湊熱鬨。

他們擠不進去,就采訪其他人。

張國利是老熟人,鄧朝的“少年天子”也算有廣度,所以大都圍著他倆,至於呂樂、曹燕,隨便問幾句就是了。

……

好電影就是好電影。

官方場刊在第二天給了《爆裂鼓手》4.7的高分。

要知道滿分是5.0,……

然後記者們馬上將這個消息傳到國內,標題很誇張。

“沈夢林初戰威尼斯便劍指金獅獎。”

“豪情萬丈,《爆裂鼓手》震驚威尼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