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的收藏室,那自然是極大極敞亮的,比一般有錢人住的大平層還要大。
各種收藏品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
不用多說,沈夢林也知道個個價值連城,隨便拿出來一個,至少能賣出一個小目標。
眾人都是背著手看這些藝術品,生怕一不小心給磕著碰著了,走過長長的一段,最終停在一個長長的玻璃櫃子麵前,一副長長的青綠山水圖被妥善保存,展現在眾人麵前。
山河秀麗,草木蔥蘢,道路縱橫,咫尺千裡,
宛若一幅氣勢恢宏的青綠山水畫,
它,其實是一幅地圖,縱貫東西,
一筆一劃,勾勒出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最後輝煌!
這是一幅來自數百年前的曠世之作。
易書郝很得意:“這就是我從日笨帶回來的‘蒙古山水地圖’了,采用中國古地圖的傳統方式手卷式繪成,幅寬59厘米,長30.12米,繪於縑帛之上。由於整個地圖用青綠山水畫法繪製而成,所以一直被藤井有鄰館當作清代佚名青綠山水繪畫作品收藏,秘不示人,日本學界也無人知曉此圖……”
眾人連連驚歎。
沈夢林心中一震。
因為外掛沈夢林聽說過這幅圖。
那年春晚九點半左右,這幅山水地圖在晚會上向世界華人展示,第二天在故宮博物館免費展出,而且還傳到網上。
外掛對這幅畫恨與興趣,專門查閱了有關學者對它的研究論文。
沈夢林開口道:“應該請有關專家鑒定過了吧?我覺得此圖的年代應該是明代中葉。”
此言一出,易書郝微微一愣,點頭道:“沒錯,這幅畫經國內頂級專家傅席念先生鑒定過,他認為該地圖應當為明代中期以前的作品。小沈,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見眾人視線看過來,沈夢林笑道:“我哪裡看得出來?我隻是知道這是一幅青綠山水圖,我就想到明代嘉靖年間的吳中畫派的風格,他們也擅長畫青綠山水圖,表現青綠山水、高山大川為主。”
他指著麵前的圖畫道:“明代初年中國西部疆界在今天XJ塔裡木河和中部天山一線,這幅地圖以嘉峪關為起點,成圖年代必在嘉靖三年,也就是1524年,明軍從西域退守嘉峪關後。據明代張雨《邊政考》記載,嘉靖十八年明軍在嘉峪關西麵的討來河畔建“永興後墩”等長城烽火台。此圖嘉峪關以西不見“永興後墩”,可知年代早於嘉靖十八年……”
“而嘉靖年間嚴嵩當權的時候,吳中畫派的畫家頗受重視,嘉靖至萬曆年間鬆江名士何良俊《四友齋畫論》記載:“蘇州又有謝時臣,號樗仙,亦善畫,頗有膽氣,能作大幅。然筆墨皆濁,俗品也。杭州三司請去作畫,酬以重價,此亦逐臭之夫耳。”一方麵,謝時臣具有大幅繪畫的能力;另一方麵,謝時臣曾經有受官府委托作畫的經曆。因此,我覺得謝時臣被“杭州三司請去作畫,酬以重價”實際上受京師兵部委托繪製《蒙古山水地圖》,而嘉靖年間中國畫壇能夠創作如此恢弘的“長卷巨幛”者,首推謝時臣……”
沈夢林侃侃而談,把一群人都給鎮住了。
彭旦旦更是一雙美目死死地等著沈夢林,仿佛要積出水來。
且不說他沈夢林說的是真是假,單這隨口引經據典的本事,也是一個大才子啊。
難怪出書能成大作家,拍電影能拿國際大獎。
“啪啪啪。”易書郝連連鼓掌:“說得好,說得好啊。小沈,你還說你不懂收藏?我看你是收藏鑒賞大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