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前提是儘早把劇本給人家……
……
沈夢林當然沒有回宿舍,也沒有去那家酒店。
他去了另一家酒店。
然後和任家萱一番酣戰……
……
之後一段時間,沈夢林除了上課,剩下的是盯緊後期製作。
後期製作其實很繁瑣。
粗剪,精剪,調色,特效,作曲,成片…
每一道程序也需要細分。
他必須得盯著。
除此之外,他又開始寫起了。
名字叫做《千裡江山圖》。
原時空當中,作者憑此書獲得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
講述的是1933年我最高機關從魔都開始戰略大轉移為背景,描寫了魔都特彆行動小組在實施“千裡江山圖計劃”時克服各種困難危險,勇敢完成任務的故事。
該原汁原味地還原曆史氛圍,原原本本描述事件經過,故事情節鋪陳奇崛,並夾雜了複雜的世態人情,使得這部革命曆史題材的作品既真實傳奇又對人物刻畫精細,也做到了敘事的文學性與內含的思想性的有機融合。
沈夢林選擇寫這本書,是因為這本書有著極高的文學水準,這本書隻要出版,占據銷售榜前列的時候,必定引發各方關注。
誠然,因為資曆的原因,沈夢林肯定不能憑借這本書拿到茅盾文學獎。
但是卻可以讓自己真正躋身於“文學作家”行列。
補齊了他繼續耕影視圈的最後一塊短板——他可是真正有水平的編劇。
到那時候,他就可以義不容辭的戴上“老舍繼承人”、“曹禺傳承者”的帽子。
舍我其誰?
他就在“作家”這個職業上,甩開“青春文學”的帽子,超越韓含和郭靖名兩人了。
沈浩波知道後,有些遺憾:“原來你還真的想當個貨真價實的文學作家啊?”
“你這話說的。我靠文字起家,想成為真正的作家不是理所當然嘛。”
“理是這個理,但是這比韓含放棄寫作開賽車,郭靖名專注青春文學太艱難了。”
“怎麼講?”
“那兩人都在自己舒適圈裡,而你是真的要想消耗精力,獻身文學啊。”
汗……
沈夢林有些羞愧。
實話實說,他也是待在舒適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