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哥兒剛病愈,想出去玩基本沒戲,隻能在長安街上浪一浪。更重要的是,楊廷和一走,輪流在詹事府值守的班底便少了一人。
也就是說他不僅沒得去暢遊蜀中,還要加班!
真是愁人。
文哥兒不免去找李東陽慫恿:你看楊師弟也是你學生對不對,你當老師的不該勉勵他早早應試嗎?回都回了,不考個四川解元回來太可惜了吧?
李東陽樂道:“這還是得看他自己的想法。”人家真不想考,你就算把他壓進考場,他也有的是辦法可以考不中。
文哥兒道:“我去應試的時候,您可不是這樣說的!”
當初李東陽可是直接給他寫一首《八歲解元詩》,還讓整個翰林院和詩!他從來沒有見過這麼過分的老師!
怎麼輪到楊小慎頭上,李東陽就來了個“尊重個人選擇”?
不公平,太不公平了。
他都已經淋過了雨,楊小慎憑什麼撐著傘?!
李東陽笑嗬嗬地道:“你去應試可不是我慫恿的,是你大先生和你四先生攛掇的,我不過是在知道你的決心以後作詩勉勵你而已。”
他見文哥兒仍是一臉憤憤,不由抬手揉了揉文哥兒的腦殼,耐心地與他多說了幾句。
“你看看與謙和篁墩,他們哪個不是有著彆人羨慕不已的際遇?結果卻都在壯年致仕歸家。像他們這種性情的人太早入朝未必是好事,倒不如再讓他們多磨練幾年、多交些誌氣相投的朋友。”
都說三歲看老,楊慎雖然與文哥兒一般大,兩個小孩的性格卻大不相同。
彆看文哥兒想法多得很,做起事來永遠天馬行空,可他有個難得的優點,那就是不管多難辦、多複雜的事他都能輕鬆協調好。
這一點是許多成年人都做不到的。
許多聰明人也做不到。
不是才華過人就適合入朝堂,也不是天賦絕佳就能在朝中站穩腳跟,有時候因為看好他們而揠苗助長反而是害了他們。
若是沒有錢福和程敏政的事在前,以李東陽的性格肯定是會跟文哥兒一起起哄的。可最近他因為程敏政求致仕的事頗覺惋惜,便不打算下手禍害楊慎了。
文哥兒聽了李東陽的考慮,很是鬱悶地說道:“您怎地不早領悟幾年呢!”
李東陽哈哈笑道:“便是早領悟幾年,我也是要寫詩預祝你八歲中解元的。”
這小子從小就能折騰,小小年紀整天在翰林院攪風攪雨,不讓他早點考上著實可惜了。
至於他入朝後會不會捅婁子,不是還有王華這個當爹的以及他們這些當老師的兜底嗎?總不至於真讓他闖下彌天大禍。
文哥兒:“…………”
可惡!!
憑什麼針對他一個!!!
既然沒法說動李東陽,文哥兒決定自力更生,堅持給楊小慎寫勸學信,並且隨信附上自己精心準備的鄉試模擬題,絕對不能讓楊小慎每天逍遙自在。
對了,鄉試模擬題還要給他二哥和謝豆豆他們人手一份。
絕對不能遺漏任何一個準考生!
文哥兒頓時感覺自己肩膀上的擔子變得沉重起來,亟需廣搜真題拓展思維、竭儘所能充實題庫,以後吃工作餐的時候就跟翰林院前輩們多聊點考題放鬆一下吧!YuShuGU.
翰林院前輩們:?????
真是彆具一格的放鬆方式。
都是《大明會典》項目組的人,平時抬頭不見低頭見,他們也隻能儘力為文哥兒的題庫貢獻一份力量。
隨著天氣逐漸炎熱起來,朱厚照的製卡進程也飛快地推進,已經進行到讓張靈他們繪製十分精致的閃光卡麵了。
反正東宮也不缺錢,什麼材料都往卡上堆,爭取能讓數量稀少的閃光卡麵叫所有人愛不釋手!
到了五月中旬,文哥兒便開始推進西北開發計劃。
馬上就是冬小麥收獲的農忙時節,趁著麥子還在地裡,文哥兒讓參與過集章活動的商家掛出告示,表示皇莊一日遊活動正式開始,有興趣的可以報名參加,到時候會有專屬車架接送!
這車是寬敞的四輪觀光馬車,可乘坐人數比較多,客人可以自行拚車前往,要是提前湊齊了人那麼到了城門口就可以直接出發。
沒湊齊人數的可以現場跟彆人拚車。
當然,不接受拚車的也可以自行前往。
得益於明朝開國初推行的馬政,養馬政策一度落實到戶,同時還會通過邊貿搞“進口”,大明的運輸用馬目前是不缺的。
所以明朝也有四輪馬車出現。
隻是四輪馬車因為個頭比較大,山多水多的地區根本走不動,主要用於平原地區的糧食運輸。京郊就沒這個煩惱了,到處都平坦寬敞,走四輪馬車完全沒問題。
文哥兒早起已經抽空帶著自己的關學門生李燿聯合張老道他們一起研究出四輪馬車的導向係統,目前已經能讓四輪馬車變得更加靈活穩當,坐起來更為舒適。
等以後想辦法把橡膠樹弄回來,他們肯定能擁有更舒適的車子可坐!
對於這種新鮮事物,老一輩的人自然不感興趣,年輕人卻是呼朋喚友開始找人拚車。
什麼?你居然沒參加集章活動?現在快去補吧,也就那麼一兩天的事,趕緊集齊印章來和我們一起拚,就差你一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