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十二章 這靠祈佛恐怕沒用。(2 / 2)

心尖意 天如玉 7923 字 10個月前

台下還有兵卒守衛,幾名青衫文官領著家眷都等候在台下,尚未往上走。

陸迢領路,請舜音先往上行。

舜音跟他上去,環顧四周,涼州胡風盛行是事實,幾乎道上擠著的人群中有一大半都身著胡衣。反倒是她,一身高腰襦裙,因要參與佛事也未戴帷帽,露出高挽的發髻,看來如同異類。

陸迢在旁看她兩眼,卻道:“今日一見夫人就想說了,夫人入涼州,便如長安吹來的一道強風啊。”

舜音尚未說話,他已自一旁小卒手中取來一支點燃的長柄香爐,遞了過來。

“夫人代表軍司府,請先進香吧。”

舜音看一圈四周,她本不信佛道之事,但眼前如此大的陣勢,自然不能怠慢,接了香爐,走向佛像。

今日城門不閉,一行人馬剛自東城門外趕回,至城中大街時,路已不通,隻好停下。

穆長洲坐在馬上,隔著人群,離得尚遠,一眼看見高台上的身影,身著鵝黃寬袖上襦、絳色石榴裙,高腰輕束,雲鬢巍峨,臂挽披帛,正雙手挑香敬於佛前。

胡孛兒跟在後麵,嫌堵得難受,罵了兩句,轉頭見他已從馬上下來,立即也跟下馬。

張君奉追了過來,下了馬,到他身後低聲說:“軍司,兵馬接手了。”

“嗯。”穆長洲將弓交給身後弓衛,示意他們牽馬先回,往前走。

胡孛兒和張君奉跟著他往前,忽而抬頭發現高台上站著舜音,不禁對視一眼,又看一眼前麵的穆長洲。

台上進香完畢,佛前打坐的老僧撚著佛珠還禮,按例要為進首香的施主念經祈福。

陸迢在旁道:“此乃軍司夫人,渤海封氏貴女,遠自長安而來。”

老僧點頭,知道了身份,低低為其念誦。

陸迢對舜音道:“高僧也曾去過長安,見過不少達官貴人,說不定還曾見過夫人。”

周圍太吵,舜音看他口型才聽出他說什麼,搖一下頭:“沒可能。”

老僧剛好念完,睜眼忽道:“不問紅塵俗事已久,但封家尚且記得,以往在長安大慈恩寺中參加法會,得見過百官,其中就有封尚書。”

舜音頓時抿唇。

老僧邊憶邊道:“那年高中進士曾在雁塔題名,似也有封家人。”

陸迢頓生驚奇:“竟有此事?”

舜音沒料到這竟真是個去過長安的僧人,轉過頭說:“高僧錯記了,那不是封家人……”

話音戛然而止,忽而掃到一道長影,她目光看了過去,彼此視線相撞。

穆長洲就站在台下,身上袍衫緊束,腰間配有橫刀,顯然是剛從城外返回,眼睛看著她。

一瞬間,恍如還在七年前的曲江夜宴,隻是人已不是當年。

她轉開眼。

穆長洲立於燈火暗處,看見她眼神,嘴邊輕輕一牽,知道她還餘氣未消。

她性子冷,生氣也不外露,但連眼神都是涼的,偏偏配著這麼一身裝束,豔豔奪目。他忽而想起,她小時候也總露出這樣的神情,如此冷淡,真是絲毫未變。

浴佛開始,清水沿著佛像頂部汩汩而下,澆灌金身,台下頓時善男信女念禱聲一片,聲音又亂又雜,開始擁擠向高台。

陸迢都不得不出麵維持。

舜音被吵得聽不清周圍言語,看口型又人員紛亂,轉身想從台階下去,奈何下方那些青衫官員們都攜帶家眷登了上來,堵在那裡。她心頭煩悶,又不好表露出來,一手撫了下左耳,退到邊沿。

忽見那些官員都退開了。

舜音抬眼,看見穆長洲不疾不徐走了過來,伸手在她肩上一帶,自己攔在右側,帶她往下走。

方才念經的老僧忽而道:“這位不就是當年封家的進士嗎?”

舜音聽見半句,停步,身旁穆長洲隻看了老僧一眼,並未多言,手又在她肩上一帶,往下而行。

陸迢在那裡道:“高僧認錯了,那是我們涼州行軍司馬。”

老僧念了一句佛偈,不問是否。

台下的張君奉和胡孛兒聽到老僧言語已經愣了,互相對看,都沒回味過來。

一左一右地貼著道邊走出去許久,遠離了人群,四周才安靜一些。

舜音自他身側退開一步說:“就不謝穆二哥了,畢竟穆二哥也得了我的相助。”

穆長洲轉頭看她,嘴邊露笑:“確實。”

舜音沒說話,去找自己的馬車。

勝雨跟過來,手中端了杯香藥糖水:“這是祈願用的,夫人還未祈願。”

舜音回頭,遠遠看見台上有人端著糖水敬獻佛前,確實是祈願用的,看一眼穆長洲,接過杯盞:“那就祈願穆二哥以後做什麼都用不上我。”

穆長洲看著她,一伸手,將杯盞接了過去,直接仰脖飲儘,似是故意:“這靠祈佛恐怕沒用。”

作者有話要說:  這個路它……怎麼就這麼堵……

這章都送紅包,上章的等下來送哈~

PS:抓了個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