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臨近, 這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氣, 各家各戶雖也包粽子、懸艾草,給孩子們驅五毒,但到底不如元宵節、中秋節等大節熱鬨。
唯一可以看熱鬨的盛事,大明湖賽龍舟,也因四月裡一場大水泡了湯。
當然這場大水沒發生在山東, 在河南, 黃河大堤沒抵擋住洶湧而至的春汛,十幾處決口,河南幾乎三成地方都被淹了。
大批的災民流入山東,一個個衣衫襤褸, 饑腸轆轆。李誡怕出事,果斷取消轄下各府各縣一切端午龍舟事宜。
畢竟人家剛經曆滅頂之災,家破人亡的不在少數, 看見你們在這裡鑼鼓喧天過端午, 一邊是嚎天嚎地的哭聲,一邊是喜氣洋洋的笑聲, 映在眼裡, 紮在心裡,保不齊這些災民一時不平,做出過激的事來。
在賑濟災民、維定局麵上頭, 李誡已是做熟了的,設立粥棚,安置災民, 增派人手巡邏,加強宵禁力度,有條不紊地一一吩咐下去。
順便上奏朝廷,伸手要銀子要救濟糧——養上萬的災民,每天白花花的銀子潑水似地花,我藩庫再有錢也經不起這般折騰。
夫唱婦隨,趙瑀自然也牽頭捐糧捐錢,整日也是忙得很。
就在一片繁忙當中,王氏帶著趙玫突然登門。
看著風塵仆仆,滿麵疲倦的二人,趙瑀忙命人伺候著梳洗,又親自服侍母親用飯,待她二人緩過來,才問道:“家裡可是出了什麼事?”
趙玫眼圈一紅,埋怨似地看了一眼王氏,撅著嘴說:“母親偏不同意楊家的婚事,又怕父親擅自做主,就帶我投奔你。這一路著急忙慌的,可累死我了。”
王氏揉揉疲倦得發酸的眼睛,暗瞪小女兒,“楊家小子再好,咱也不能答應——凡是你爹看好的,準不是什麼好事!”
“你彆怨母親,是我不叫她答應的。”趙瑀聽妹妹似有抱怨,遂坦然道,“你彆急著發牢騷,楊家和溫家連著親,而且楊家明裡暗裡總和你姐夫過不去,你嫁到他家做什麼?你姐夫可沒打算和他們化乾戈為玉帛!”
身為封疆大吏的太太,平日裡總與帶品階的誥命打交道,處在滿省貴婦人的頂端,趙瑀的氣勢倒是練出來了,說話間,不自覺就帶了一絲威壓。
趙玫身子向後微縮,眼神飄向一旁,莫名就不敢與姐姐對視,小聲嘟囔,“我沒說嫁啊,這不是跟著母親來了麼?做什麼嚇唬人……”
王氏忙替她說好話,拉著趙瑀的手說:“玫兒現在懂事多了,你跟著姑爺在任上,你大哥也一直在外遊學,你爹……唉,我都不想提他!多虧身邊有她陪著,我才覺得日子好過點兒。”
趙瑀知道母親的心事,因笑道:“好好,我不說她,你們安心在這裡住著,楊家的親事我讓你姑爺想法兒打發掉。後宅院子多,你們隨便挑,喜歡哪處就住哪處。濟南府底蘊深厚,名門望族有的是,我帶玫兒四處走走,還怕尋不到好人家?”
趙玫一聽高興了,再看趙瑀臉色霽和,心情明顯不錯,便一咬牙,撒嬌似地笑道:“來得匆忙,我好些東西沒帶,大姐姐你現在是二品誥命,好東西定然不少,你就我這一個親妹妹,可不能小氣!”
王氏拍了她一巴掌,急急道:“你這丫頭,你姐姐的嫁妝都給咱們買了宅子,哪來的錢?二品巡撫聽著風光,其實俸祿也沒多少,姑爺又沒個家底兒,這人情往來,場麵上的事處處要花銀子……你少伸手朝你姐姐要東西!”
趙玫的臉瞬時耷拉下來,扭著身子不做聲。
這話確實不假,李誡不貪墨不受賄,名下也沒有任何產業,隻一年一百六十兩的俸祿,偶有皇上的賞賜,手頭並不寬裕。
趙瑀沒想到母親細心到這個地步,心頭微酸,強忍著淚意笑道:“看您說的,沒到那個地步。前些日子您姑爺麵聖,得了不少好東西,待會兒開庫房,讓玫兒挑幾匹料子做衣裳。”
趙玫複又喜笑顏開,討巧說:“我在家也給外甥做了小衣裳,可惜沒帶來,正好這幾日有空,我給小外甥做件襖子穿。”
趙瑀笑著說好,王氏左右瞧瞧,低低歎了一聲,待趙玫回房休息,她過來悄悄塞給趙瑀一張銀票,“瑀兒,這二百兩你拿著,給我外孫子買點好吃的,彆讓你妹妹知道。”
她不肯要,卻聽母親說,“姑爺清廉,我從你穿戴上就看出來你過得節儉,快拿著,彆讓娘心裡難受。”
晚上李誡下衙回來,趙瑀就把這事和他說了,歎道:“我都當娘了,還讓母親這麼惦記,想想心裡也是難過。”
李誡摸著下巴沉吟片刻,忽從椅子上一躍而起,仰頭笑道:“我有主意了!”
“你怎麼了?嚇我一跳。”
李誡原地轉了幾圈,嘴角掛著掩飾不住的笑意,大約因為興奮,聲音聽上去很高昂,“我一直琢磨怎麼能減少貪腐,丈母娘一句話提點我了——俸祿太少!”
“之前看案卷,我還納悶怎麼寒門出身的官員,反倒容易貪墨,原來是俸祿少又不得不維護門麵,才管不住自個兒的手。如果把俸祿提上去,應當會減少他們貪腐的可能。”
趙瑀卻覺得他有點想當然了,“俸祿多幾兩銀子根本沒多大差彆,若是漲得多,天下多少官吏,多大一筆開支,皇上能答應嗎?況且貪墨的人,不會因為一年多幾十兩銀子就不貪了。”
“說的沒錯,瑀兒也越來越明白朝堂上的道道兒了!”李誡讚許地點點頭,“這隻是個初步的提議,具體我要再想想,比如減少不必要的官吏設置——有的縣衙竟有一千來號人,簡直是荒唐。”
“還要設立一個專門監督的部門,直接對皇上負責,不受內閣和六部控製。還有……”李誡忽怔住了,隻覺一道亮光從腦海中一閃而過,旋即擰著眉頭陷入深深的思索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