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不容(1 / 2)

無論魏晉 九州月下 6833 字 6個月前

武昌城外, 新的山寨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

不需要其它貨品,山蠻對鹽的需求才是剛需,肖曉這裡的細鹽能讓所有山蠻人心動,甚至遠到湘水都有人千裡過來跨省換鹽——順著湘江就能到武昌,比翻過危險難行的五嶺去廣州買方便多了。

當然, 如果能順便帶著一些糧食和種子、布匹回去, 也是很幸福的事情。

隻不過大部分的山蠻人都太窮了,他們隻能拿得出獸皮和一些乾果, 願意千裡來換就是因為肖妃這裡換得多些。

但是就算如此, 山蠻人相對能換得的東西也不多。

肖曉曉為此允許他們留下一些人,用工作來換鹽。

大量山蠻人為此感激不儘, 願意留下的人極多,加上武昌這裡交通便捷,石山峒人口上漲超快, 糧食儲備很快見底,肖曉曉為此還去找陶侃幫助,借了些軍糧支應,但陶侃剛剛大敗,自己的軍糧也不夠,肖曉曉得到的幫助有限。

肖曉曉為此將長江中遊的產糧區都翻看了一遍後,發揮了蚊子腿上刮精肉的精神,決定壓榨一下南邊富戶分們,荊州很多南渡的士族,居住在西北邊的漢江平原處, 據塢堡自守——先前這些士族很多都送了家族裡能乾的兒孫來她手下投奔。

嗯,有需求就有用處,肖曉曉隻表態了需要糧食來修築小城,他們就主動送了近萬斛糧過來,足夠他們這的人吃上半年。

不過光有吃的不行,肖曉曉組織了手上所有的蠻人,開始在武昌北邊恢複生產,武昌做為兵家必爭之地,已經被人來回犁了無數次,本地的大戶早就跑了,剩下沒跑的貧民,也大多被殺,良田荒蕪。

有人不理解肖妃為什麼在局勢不穩定的情況下就重墾田地,這樣不是給彆人做嫁衣嗎?

肖曉曉的回答是天時不等人,今年不弄好田地,等明年開春就來不及種莊稼,至於會不會被彆人收割了——真要有人敢過來搶,我就帶草原的兵馬把搶的匪和糧一起搶回來就好。

這個回答讓所有人都閉嘴了。

於是在徐策出門的日子裡,肖曉曉就全力組織生產,恢複秩序。

她手下的工作主力就是各地來的山蠻。

很多山蠻民眾並不習慣於這種機械的勞作,他們多是采摘漁獵為生,搬磚推車挖土都是很辛苦的事情。

他們更喜歡挑揀草藥之類的精細活,可做這些時,又不會太精細,經常撿不乾淨根上的土,或者莖葉花分不乾淨,被質疑工作得不好時,還會無理也聲高地表示監工是故意挑刺找他們麻煩。

這些都是小事,管理嚴格一點,做的好的賞,差的罰,肖妃很快就教會了山蠻們什麼叫工作質量。

然後又有了新的麻煩。

這些來做活的山蠻有男也有女,他們經常在吃飯休息時聊著聊著就對起歌來。

石山峒在成為山蠻的交易打工地後,居然開發出了同城交友功能,這是肖妃萬萬沒想到的事情。

由此因果,還經常發生搶婚和走婚的事故——或者也可以說是故事?

南方和北方不同,洶湧水係和高深的山脈將大大小小的蠻人切割成無數部落,交流有限,半封閉的聚落生活,讓很多蠻人都有不同的習俗,在後世,因為漢人對南方的開發,很多部族都消亡同化在曆史大潮中,隻有一小部分在邊遠地區繼續生活。

但現在,並沒有這個問題,肖曉曉在所有過來交易的山蠻人入市前,就已經告知不能在城裡用他們規矩,否則不許進城,但說者自說,聽者自聽,每天還是有大量引起衝突的山蠻人被暴打一頓,轟出城去。

就算如此,山蠻們還是會悄悄你來我往,搞出了無數糾紛。

……

十月下旬時,天氣開始冷了起來。

南方強大的濕度讓陰冷的溫度如鬼魂一樣徘徊不去,肖曉曉難以適應,出門的次數大減。

好在這時,徐策回來了。

徐策等人在南昌坐船順水入長江後,便棄船上岸,順著湖北的丘陵帶,翻山回到了武昌外的石山峒。

還帶回了張輿。

這位不滿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是很激動的。

張輿摸著城牆的目光都仿佛在看情人,他在這座小城裡看什麼都很新奇。

“雖然僅僅是一座小城,卻與其它小城大大不同,”在肖妃麵前,他感慨道,“這裡生活的庶民百姓,皆無畏懼不安之心,井然有序,這才僅僅是修築數月的小城,真是難以想像阿姊經營多年的上黨薊城會是何等模樣。”

這暗示的太明顯了。

麵對這年輕人期盼的目光,肖妃卻是鐵石心腸地道:“如今荊州與北方隔著一州之地,沿途危險,為免意外,公子暫時還回不了北方。”

張輿目光一下子就充滿了悲傷。

肖妃直接了當地道:“女、渤海公如今未有子嗣,你若回到北方,是禍非福,這次請你來,還是我自做主張,所以還請公子先暫居廣州,待我回稟了渤海公後,再議去留。”

被嫌棄的張輿懨懨地走了,看這小城的目光就像失戀了一樣。

肖妃卻不以為意,反正沒有人能阻擋她的大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