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議事堂出來後,日已偏西,長孫芙身形端正而行,與長孫寂道:「家主無需為我憂慮。」
「論起年歲,家主尚且比我小上數月,這些年來為了族中之事卻已然不知經了多少錘煉,又冒險奔波替族中擇選明主。反而是我這做堂姊的,一直被護在身後宅中。」長孫芙道:「家主莫要忘了,長孫家的榮光,曆來也與女子緊密相連。」
「為族中前程奔忙甚至搏命,不單是男子的權力。一件差事擺在眼前,誰更合適誰便去做。」她看向將落的紅日:「曆來,我和小姑都是一樣的想法。」
她口中的小姑,是僅僅年長她兩歲卻早逝的長孫萱。
嫁給誰並不重要,婚姻是世俗綁縛她們的鎖鏈,但也可以變作她們手中的利刃。
想到接下來要麵對的一切,長孫芙眼底非但無懼,反而被落日染上一縷緋麗的熾烈。
「阿姊放心,我定竭力護阿姊周全。」長孫寂眼中含著允諾,似連同昔日對小姑那一份未能踐行的保護也在其中,因此甚至顯出幾分固執。
「好。」長孫芙與他一笑:「阿寂,咱們並肩作戰,一同打贏這場仗。」
餘暉灑在少年姐弟二人的身影上,鍍下一層閃動著的金粉。
不多時,長孫寂轉頭望向北麵,他的家族今已在「戰場」之上,而他為家族所擇明主,此時在另一方更加凶險千萬倍的戰場之上。
皇太女行事背離常理,族人對此多有疑慮,但他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就如同當年在孔廟中,她以自身為餌,向世人揭露了殺害他小姑的真凶之後,以滴血的手握著祭文,當眾說出過的那句話:
【正如大其牖,而天光入,公其心,則萬善出,多謝諸位肯執公正之心,證萬善之道。】
當年那一幕,足以他銘記一生,那份敢正麵向天子討還的公正帶給他的衝擊,燒沸過他的血,至今亦不曾冷卻。
她如今便守在天光的入口,她身上這份從未因身份而更改過的待天下公正以赤誠之道,理應成為他更加堅定的理由。
七月末的北地,暑氣已消,殺氣卻愈演愈烈,一場場對戰之下,肉薄骨並,肝髓流野。
攻關與守關之戰未曾停歇,戰事的激烈程度是近二十年來之最,遠勝過十六年前常闊帶兵那一戰。
因前線不停有傷兵退下來,各處關口的防禦部署調整頻繁,朔方也派了一萬兵馬來援。
隴右的戰況也很緊張,雖多是小規模的突襲,但因戰線過長,時常防不勝防,總有落網之魚入境,幸而尚有玉門關這層雄關屏障作為阻擋。
且隴右同時要兼顧提防南麵吐蕃的動向——在崔璟的授意下,隴右道的兵馬有半數用於提防威懾吐蕃,以防吐蕃會有趁虛而入的可能。
此一日,北狄主帥阿史德元利吸取了屢戰未捷的教訓,調整了戰略之後,再次以重兵攻打陰山關隘,李歲寧與崔璟率兵抵禦。的
雙方將士兵馬在此處廝殺鏖戰之際,距離此關隘往西、百裡處的另一處偏僻險峻的關口外,卻另有一支來勢洶洶的北狄鐵騎正在靠近。
這支北狄鐵騎足有近兩萬之眾,蜿蜒於峽穀山道之間滾滾而來,塵沙飛揚間,隱約可見為首的戰旗圖案出自北狄部落中的烏隗部族。
北狄共有十二大部,每個部落至少由兩個姓氏族群組成。因近年來各部落間分裂嚴重,有個彆氏族開始試圖自立,現分裂出的部族勢力便不止十二處,但暫時依舊被統稱為十二部。
作為十二部之一的烏隗部,是北狄最古老強盛的部落之一,此次共出兵萬人餘,他們的現任首領名喚涅奴,是北狄有名的悍勇之士。
烏隗部這兩年來隱隱已有不願服從
可汗之令的征兆,隻因此次攻襲大盛,涅奴才願意暫時遵從阿史德元利的命令。
久攻不下,損兵折將的挫敗,讓涅奴逐漸對阿史德元利產生了不滿,這不滿逐漸無法被調和,涅奴開始不願再跟從阿史德元利行軍,受其差遣調用。
除了自己的部落之外,涅奴還糾集了其它幾個小部族,一同脫離了阿史德元利的隊伍。
這幾日,涅奴手下的探查兵發現此處西麵關口的防禦變得薄弱,於是趁著阿史德元利吸引了盛軍大部分兵力,涅奴當即下令向此處關口發動突襲。
這裡的關口更為險峻難攻,但在涅奴看來,他們足有近兩萬鐵騎,足以踏平這處防守薄弱的關口!
涅奴眼中翻騰著戰意,策馬狂奔間,見得關隘便在眼前,舉刀高喊:「殺!」
隨著他一聲令下,其身後高亢的喊殺聲與萬馬一同奔騰而至。
「——咚!咚!咚!咚!」
盛軍急促的戰鼓聲如雨點捶打湖麵,蕩開一圈圈波瀾。
在此等候已久的常歲安提槍上馬,震聲大喊:「迎敵!」
他身後的何武虎緊跟著上馬,一雙虎目滿是殺氣:「他爺爺的,這群胡孫果然往此處來了!」
上馬之際,何武虎粗聲道:「弟兄們且隨俺殺敵!今日定叫這些賊子龜孫們有來無回!」
「——殺敵!」
先鋒騎兵們在常歲安的率領下,如潮水般滾滾湧出。
涅奴見勢,很快察覺到了不對。
他身邊的副將也大感意外,拿北狄語道:「……首領,情報似乎有誤!」
這哪裡是防守薄弱的樣子,分明是提早設下了伏兵!
在此處設伏,是李歲寧和崔璟與眾軍師商議過後,將計就計之下的安排。
北狄大軍內部的分歧已顯端倪,勢必會有人不願再聽從阿史德元利的號令,而單獨發動突襲行動——
突襲之前,必有探查,與其被對方打一個措手不及,不如主動示之以弱,將無可避免的敵人引入可控地帶。
但這份「可控」,隻是相較於被打一個措手不及的戰況而言,而非代表盛軍一定有取勝的把握。
在此之前,他們並無法精確地預料到對方會發動多少兵馬進行突襲,眼下對麵的兩萬之數,無疑是極其凶猛的攻勢。
常歲安也有兩萬兵馬,但其中騎兵僅有七千,這是李歲寧能撥派給他的最大數目。
常歲安對此一戰抱有極大野心,他不單要守住此關,還要抓住時機最大程度重創這支北狄大軍,一舉打散他們的銳氣,讓他們夾著尾巴滾回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