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分類完畢(1 / 2)

修行在大宋 沐飛塵 3909 字 9個月前

這樣在忙了兩個整天之後,就確定了一批不剔除和剔除的狀子。

按照這樣的流程下來的這兩類狀子,其實都經過了十一個人的手。

“這樣會不會存在漏的?”陳樂天忽然質疑自己。。

張禦史說:“陳大人,下官這麼跟你說。舉個例子。比如說二十六號狀子。這個狀子假如第一次被六號禦史拿到審閱後,他被分進了不剔除這個籃子裡。那麼六號就會做記錄,表示他審閱過六號了,並且放進了不剔除籃子。第二次,二十六號狀子又被八號禦史拿到了,同樣的流程八號禦史也會做記錄...以此類推,每個人的記錄單上,都會有他審閱過哪些狀子。放進哪個籃子裡,都是有記錄的。同樣的,被剔除籃子裡的,也同樣如此,如果二十號狀子被第一個人拿到審閱後覺得應該放進剔除籃子,然後放了進去,那麼第二個拿起這個狀子的人拿起來審閱後,如果也覺得該剔除,那麼就依然放回剔除籃子,如果覺得不應該剔除,那麼就會放進異議小籃子裡。”

如此一來,當一個紙條放進不剔除的籃子裡或者剔除的籃子裡,其實並不能保證它們就會一直呆在裡麵。

它們每一份狀紙都會被十一個人每人都拿一遍,隻是順序是被打亂了而已。

這樣一來,最後結束後,不要剔除和必須剔除籃子裡的兩種狀子都必然是經過十個人全部同意的。因為在每個人的手上都有記錄,上麵有全部兩千份狀子的分類。

剔除的一列表,不要剔除的一列表。

多一個沒有少一個不會。

而另外有爭議的狀子,隻要狀子一放進小籃子裡,那麼就不能動了。不管這個狀子是隻經過兩個人的手就被放進小籃子還是經過八個人的手放進小籃子裡,這個籃子裡的都一定是有爭議的。

而另外兩個籃子裡的都是沒有爭議的。

這個法子大大的減少了他們等待的時間,唯一需要耗費一點時間的就是在籃子裡麵找自己沒有經手過的狀子。這需要找一段時間。因為可能到後來你抓一大把,結果發現都是你審閱記錄過的。

但是從一個大籃子裡到分成三份,這個

範圍本來就小了很多,有疑問的基本上很快就全部放進了最小籃子裡。而一個狀子在剔除或不剔除籃子裡待的時間越長,那麼他繼續待在裡麵的可能性就越大。

拿到手,打開狀子,三句話一看,通順不通順其實並不是那麼的難分辨。

特彆是通順的句子,很快就可以放回不剔除籃子裡,然後自己記錄一下。

如此這般,陳樂天和十個禦史大人每天天一亮就在總理衙門最大的屋子裡的最大最長的桌子旁開始審閱,

這樣一連搞了四天,終於全部分類完畢。

但這隻是第一步。

對於最小籃子裡那些有爭議的狀子,陳樂天又想出了個好法子。

數了一下,有爭議的有四百多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