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導遊明白維族老人的意思,也不著急進門,下了駱駝後又繼續對著三名遊客賣弄起來:“傳說啊,當維族的男子到了適婚的年齡,家裡長輩就會騎著馬,一家家的到那些有適齡女孩的家裡去看。他們看什麼呢?看這些人家的大門。你們看看這裡,這個叫做門鐺,可以是鐵做的,也可以是銅做的。那位騎馬的長輩手裡也拿著自己馬鞭,如果家裡富裕既用銅馬鞭,家裡不富裕就用木馬鞭。就這樣,隻有看到了相同等級的門第,他們才會敲門詢問親事,如果等級不對,就不會敲門自討沒趣,這很有點我們夏族人所說的門當戶對的意思。”
“嗯,你們看看,我們艾孜買提大叔家的門鐺是什麼做的?”
陳導遊故意買了個關子,很豪邁的舉起羊皮水囊給自己灌了一口。
聽著陳導遊的話兒,三名遊客都抬起頭,觀察著大門上的門鐺,李意涵忍不住舉起相機,很快的“哢嚓”了兩下。
“大叔家的門鐺是鐵做的。”
陳導遊很舒爽的賣完關子,繼續說:“其實我剛才說的都是傳說,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更不知道每家每戶是否還是這樣選親家,但是你們從這個角度看看門鐺,再看看院子裡的桑樹,是不是覺得很好看,看著就很舒心?對吧,這就是了,這麼看還是很有美感的,所以就算生活變得再貧困,也必須活得有美感,我相信這就是維族人他們的生活品味。”
陳導遊純粹屬於胡吹,“門鐺相親”這事兒就跟其他地方的旅遊景點裡,必有一塊青雲石相類似。
甭管真假,反正一定要和曆史名人扯上關係,然後導遊舌燦蓮花,儘情忽悠,胡編故事。
不一會兒,維族老人領著古麗大嬸出來了,同時出來的還有他們的兒媳婦和孫子孫女兒。
“小牧,你總算是又來看大嬸了,大嬸都想你哩。”
古麗大嬸那胖乎乎的身影特彆和藹可親,一來就衝著陳牧打招呼,那模樣就跟看到自家的孩子一樣。
陳牧也很喜歡這位一直特彆照顧自己的異族媽媽,用維族的禮數雙手平交叉在胸前,點頭鞠躬後,又說了一句“薩拉木”,然後才走上前去,拉著胖大嬸的手說:“古麗大嬸,感謝你讓艾孜買提大叔給我捎的饢和果醬,真是太好吃了,這不,我還把它們分享給了我的朋友,吃完了還不夠,所以就隻能上門來找你了。”
說話時,他又對旁邊維族老人的兒媳打了個招呼,喚了聲“嫂子”。
“來了就好,放心,我和熱依汗已經準備好哩,今天你喜歡吃多少都行,手抓飯和饢管夠。”
古麗大嬸緊緊的抓住陳牧的手,很高興的說著,接著似乎又想起了陳牧那逝去的父母,有點心疼的摟了陳牧一下,低聲輕念一句:“可憐的孩子。”
陳牧也摟了摟異族媽媽,然後進入正題介紹道:“古麗大嬸,這三位是我的朋友,今天到你們這兒來做客。”
成子鈞他們三人下了駱駝後,一直默默的看著陳牧和維族老人一家的交流。
他們雖然知道陳牧對這一片區域很熟悉,可完全沒想到他和這裡的維族家庭有著這麼親密的關係。
看著維族老人一家對待陳牧的態度,他們的心底突然生出了一個很深刻的印象,那就是這裡或許再也沒有彆的夏人,比這小子更熟悉這裡的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