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牧知道維族姑娘臉皮薄,沒和她多開玩笑,又問:“大果沙棘要收成了吧?”
維族姑娘瞪他一眼:“是,你說要等你回來再收成,這都已經有點等太久了。”
“那我們明天就過去組織采收吧,儘快收回來,然後賣給加工廠。”
陳牧點點頭。
大果沙棘的采收就在八月和九月,如果不是他去了一趟喬格裡峰,應該早兩天就采收的。
現在有點遲,不過也還好。
他一直沒怎麼去雅喀什村查看果園的情況,隻讓維族老人和庫爾班江幫忙照看,也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
如果今年收成好,他決定明年要擴大果園的種植麵積,讓大果沙棘的種植形成產業。
在荒漠上,不管種什麼農作物,收成都不好,所以當地的農民收入也很少。
現在,很多人因為種樹的關係,開始種起了肉蓯蓉,這當然是好的。
可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承包土地大麵積種樹的,而且如果所有人都種植肉蓯蓉,產業結構有點太單一了。
萬一發生什麼事情,就比如阿奇善的鼠災,對產業的打擊會很大,對農民的傷害也會很大。
所以,讓產業結構變得多元化,讓農民種植不同的東西,如大果沙棘、如大棗、如鈣果、如甘草這些,才能使得這裡農業經濟有一個良性的發展。
這些東西都是維族姑娘告訴他的,他都聽在心裡。
不過對他來說,種大果沙棘比種肉蓯蓉更好,因為生機值會更多。
肉蓯蓉是寄生植物,會吸收梭梭的營養,說白了就是會吸收梭梭的生機。
但凡種了肉蓯蓉的梭梭樹,貢獻的生機值會比普通的梭梭樹少,這是陳牧經過長時間觀察發現的。
因為這個,他現在已經不再擴大種植肉蓯蓉的麵積。
反正他可以不用再靠這個賺錢,林場裡肉蓯蓉的種植麵積也已經足夠大。
與其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來種肉蓯蓉,還不如多種點其他果樹,收獲的生機值會更多。
說完這一攤子,又到牧雅林業這邊,陳牧轉頭對女醫生問道:“這一段時間樹苗的銷量怎麼樣?”
“很不錯,我們的梭梭苗已經全賣出去了,下麵三個月的也都被預定乾淨,產能還是需要擴大。”
“不過最值得高興的是我們其他的幾種樹苗,銷量也在擴大,紅柳賣得最好,花棒和沙棘其次,大果沙棘按照你說的,隻賣了一半的量,其餘的都留著呢。”
“我覺得我們還是得擴大產能,之前我已經和李經理他們五家談好了,讓他們擴大育苗地,按照原本的兩倍來,他們已經在做,估計下一季就能用了……”
女醫生有條不紊的“彙報”著公司的情況,基本上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欣欣向榮”。
彙報了一段公司的優秀成績以後,女醫生微微一頓,轉而開始談起了問題,表現得非常職場。
“現在我們公司發展的最大問……嗯,或者說是最大隱患,已經出現了,這裡位置太偏,我們的人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