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妹有同種想法的人是千裡之外的陸清淮,他比小妹更慘一些。
小妹這兩個月來常收到宋禾幾人的信,但他隻收到一次,就是宋禾幾人在海市郵局時寄的那一次。
對於他和宋禾處對象被大娃與米寶發現這件事,陸清淮還挺高興的,他巴不得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兩人處了對象。
當他看完宋禾幾人寄來的幾封信,又興致匆匆地給每個人寫了回信後,就一直沒收到回應了。
仿佛自己的三封信已經石沉大海。
從前,他和宋禾寄信交流的頻率一般控製在一個月之內。如今快兩個月沒收到她的回信,陸清淮心中有點慌張。
宋禾,該不會是把他的回信給忘了吧?
其實還真是這樣!
宋禾收到陸清淮回信的那幾日,正好在給謝昭慶畫設計圖。
當時她順手把信給夾到一本書裡了,至今沒翻開過那本書,也就忘了這件事兒。
直到昨天晚上,宋禾突然瞥見書中露出來的一角,心中咯噔一下,立馬想起這件已經被她拋在腦後的事情。
緊接著匆匆寫了回信,今天早上時急忙趕到郵局去,把這封信給寄了。
宋禾有些心虛,這封信的字裡行間中也都是心虛。
也不知道陸清淮收到信後,會不會接受這個理由。
聽著很扯,但她真就是順手把一封信夾一邊,兩個月後才想起這件事的。
*
午後,大娃三人齊心協力,終於把這個被套給縫好了。
除了被套外,宋禾還給小妹做了四套新衣服。兩套是夏天的,一套是春天與秋天的,還有一套可是大棉衣。
這大棉衣宋禾是按照後世的棉服畫出來的,長度直接到了膝蓋處,用的是軍綠色的布料,瞧著就和軍大衣很相似。
天冷時,這一件衣服披在身上,都能當成棉被使了。
還有兩日小妹就得出發,在出發的前一天,她的所有行李都已經收拾好,全部放在房間裡堆著。
因為離過家一次,這次再離家,小妹就沒了上次的不安與慌張。
最關鍵的是,她似乎還有熟人在那個工學院中。
“真的,就是經常和你寫信的那個孟老師?他也要去工學院上班了?”宋禾好奇問。
小妹點了點頭:“孟老師說他的工作做完了,以後就在學校裡上課就好。”
那宋禾就放心了,小妹有認識的人在總是好的。
第二天清晨,陽光還未出現在天空上。
在姐弟四人還熟睡之時,門口突然傳來“叩叩叩”的敲門聲。
宋禾迷迷糊糊地聽到了聲音,可就是醒不過來。
過了一會兒,又聽到“吱呀”一聲,然後大娃說了句:“來了!”
大娃匆匆跑去開門,打開門的那瞬間驚喜道:“姑姑姑父,你們怎麼來了!快進來,這大早上的你們啥時候趕來的?”
宋寧玉拎著一個大竹簍進了院子,笑笑道:“這還早啊,我都擔心小妹去火車站了呢!”
大娃趕緊給他們倒杯水:“姑,你們先把東西放下,坐著休息一會兒。”
他又跑去敲了敲宋禾的房門,聽到裡頭有動靜後,才又趕到客廳去。
大娃蹲下身,邊點燃爐子邊說道:“小妹還沒起床呢,她是九點多的火車,可以晚些去。”
宋寧玉鬆口氣:“那就好,我給她帶了一些東西,等會得放到行李中帶去。”
大娃笑嘻嘻的:“姑你又給小妹帶了啥,她這次可是一個人去上學,好些東西她非說很重不樂意帶。她嬌氣得很,天天抱怨,姐姐還真就讓她把一部分用不著的東西先留著,等今天包好後去郵局幫她寄去學校!”
宋寧玉立刻就拍腿了:“這得多少錢啊?”
大娃唉聲歎氣:“兩塊多呢。”
“那真是的!”
宋寧玉立刻估算了一下自己帶著這些東西值不值兩塊多,如果值的話,乾脆也走郵局,給小妹寄到學校去。
大娃的本意是想對姑姑說小妹行李太多了,都到了要寄快遞的地步了,讓她彆塞太多東西給她。
結果萬萬想不到,姑姑竟然也想到走郵局這一步!
大娃哀嚎:“果然,你們都最疼小妹!”
他捏酸吃醋道:“要是這次上學的人是我和米寶,你們指定得說愛帶帶,不帶就放家裡,彆擺少爺姿態!”
宋寧玉忍不住笑出聲,心中確實是這麼想的,但話上死活不認。
她彎著嘴唇:“那哪能呢,都是一樣的。小妹畢竟是個姑娘家,力氣肯定沒有你和米寶大,當然得多體諒體諒她。”
“就是就是!”
小妹趿拉著拖鞋就跑出來了,匆匆跑到廁所去,半道上還應了這麼一句。
宋寧玉大聲說:“我給你帶了地瓜乾,這是用紅心地瓜做的,可好吃了!還有李乾,就是咱們後山上種的李子,說是什麼新品種,可甜了!小妹你要不要,要的話姑等會兒就到郵局給你寄去!”
“要要要!”
廁所中,小妹大聲喊。
大娃酸溜溜的:“這怎麼就不能自己提去了?”
宋寧玉拍了強子放在地上的那一大袋東西:“地瓜乾可多了,還有兩斤柿子乾,家裡做的各種鹹菜、辣醬,都用罐子給裝好嘍……”
“停停停,姑你彆說了,越說我越嫉妒小妹了。”
大娃做出一副幽怨淒楚的表情,讓宋寧玉和強子哭笑不得,將離彆的悲傷與不舍都衝淡了一些。
宋寧玉好笑的拍拍他,正要說話時,米寶穿好衣服出來了。
米寶去廚房,路過客廳時就說一句:“沒事兒,等過幾日回鄉下,大娃你可以吃個夠。”
宋寧玉就趕緊問:“你們要回鄉下呢?”
廚房裡的米寶邊點著灶爐火,邊隔空回答:“我們還沒找到工作,總不能在家裡待著啥都不乾。如今咱們河西公社發展得好,在鄉下也不比在縣城差。”
宋寧玉細細想了會兒,長長歎息:“那倒也是!縣城工人除了那些坐辦公室的,都和我們鄉下人一樣,得從早忙到晚。”
一旁強子姑父怕兩個小孩難受,也安慰說:“你們就放寬心,在鄉下還更自由一些,沒有領導管著,一年到頭掙的錢也不比工人少。”
大娃這會兒正要起身去廚房幫忙,聽到姑父的話後又停下步伐,詫異問:“咱們李家村去年分了多少錢?”
強子姑父嘿嘿笑兩聲,下意識壓低聲音:“單我一個人就分了四百二。”
大娃倒吸一口冷氣:“四百二?!”
強子姑父點點頭:“不過我公分多,分的自然也就多。像你姑,每天拿五六個公分,還分了兩百出頭。你們兄弟倆要是回去,一年下來,怎麼說也能有個兩三百塊錢。”
這還是保守估計,畢竟大娃和米寶沒怎麼乾過活,說不準就跟村裡的小姑娘們拿一樣的公分。
大娃心中算盤啪啪啪響,驚訝得眼睛都忘眨了。
這錢多嗎?
當然多了!
如今縣裡許多臨時工還拿著二十元左右的工資呢。等轉正後,也就多個幾塊錢,能多十塊已經頂天了,不過倒是會多了票證。
但在鄉下,吃喝又不怎麼要錢,住的地方更是寬敞。
一家好幾口,要是沒乾個什麼動土木的大事,一年恐怕都用不掉一百元。
那麼剩下那些錢就是一年白賺了的,一般人家,怎麼的也得剩了一千塊。
一千塊……
大娃呼吸驟然急促,激動道:“姑父姑父!我要回村,我要回村乾農活!”
娘嘞,姐姐怎麼沒告訴他,如今的鄉下已經從土旮遝地兒變成金旮遝地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