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第 127 章(1 / 2)

()瑪法的語氣和其他人一樣,都很是看不起南方這些地方,弘晙阿哥還沒具體去看這些地方的好處,但是弘晙阿哥的第一反應,角度非常有說服力。

“瑪法,這些地方和我們大清國相連,我們不管理好,西洋國家都會眼饞啊。”

“阿瑪就說英吉利人占領了印度,印度、蘇祿群島、小琉球……瑪法,西洋國家的下一步,弘晙估計就是日本和交趾等地區。還有北方的俄羅斯,弘晙聽洋人說,彼得大帝一直在改革,開疆拓土。”

西洋國家,皇上一直視之為勁敵;日本……不管是曾經的倭寇橫行,還是明末豐臣秀吉意圖攻打大明,甚至宣揚什麼“明亡之後無中國”,都是戳了皇上那顆敏感的神經。

還有俄羅斯,緊挨著東北三省,那是他們永遠的鄰居和敵人。

皇上一時沉默。

小孩兒亮晶晶的大眼睛安靜地看著他,如黑寶石般晶瑩,如清泉般純淨,充滿新奇和夢想,通透而明亮,好像有無數小星星藏在裡麵,點點星光彙聚其中,每次和人對視的時候,都好像是直達人的心靈一樣。

乖孫孫有雙好眼睛。

皇上感歎。

“一步步來。”

頓了頓,“今天好像要起風,估計下午涼爽。瑪法自打來了廣東,還沒好好逛光廣州城,今兒--我們去逛逛?”

弘晙阿哥大眼睛一亮,張口就要答應。可是,“新安的港口要修建。還要繼續蓋大作坊造大船和火器。”

弘晙阿哥瞪大眼睛板著小胖臉,表示他是很堅持的,不能被逛街的誘惑迷住。

皇上笑出來。

“行。瑪法就答應弘晙。隻是我們大清國的人口還是少了。”皇上挺擔心,那麼多地方,人口少守護不住。

“兵不在多,在於精。人不在多,在於靈。”弘晙阿哥回答的鏗鏘有力。

祖孫兩個說著話就手牽手朝外走,皇上吩咐李德全去給議事辦事的人傳個話,“新安縣要發展成港口,尤其是新界那個島,注意考察……”就堂而皇之地,出門逛街去了。

祖孫兩個興致勃勃,從最繁華興旺的西澳,逛到東濠口的東水關、西濠口的西水關,再到南城門的玉帶濠,登上城樓遠望整個水城,乘坐艇仔船迎風吟唱……

西澳的蕃商子弟學校、清真寺、養育院……光塔路的懷聖寺,南濠的共樂樓,西濠口的大觀橋,也就是弘晙遇到葉廷勳的地方,祖孫兩個都是逛個儘興。

參觀濠東的巍峨光塔;在共樂樓頭俯憑欄檻傾樽罍,切身感受廣州的繁榮、絢麗、太平、安樂;遙望聳立在城西的燈塔,曾是大唐時期航船的燈塔,指引著船隻駛入西澳,如今隻有象征意義,細細體會廣州的人文曆史……

“萬航如鳧鷖,一水如虛空。此地接元氣,壓以樓觀雄……人間路浩浩,海上春濛濛。遠遊為兩眸,豈恤勞我躬。仙人欲吾語,薄暮山蔥瓏。海清無蜃氣,彼固蓬萊宮。”

“誰共吾民樂此亭,使君時複引雙旌。千門日照珍珠市,萬瓦煙生碧玉城。山海是為中國藏,梯航尤見外夷情。往來須到闌邊住,為戀清風不肯行。”

這些唐宋時期留下來的詩詞歌賦,無不將廣州的氣魄和魂魄描繪的栩栩如生,吟來就如身臨其境一般。

橋下行船,河水逶迤蕩槳,清風徐來。在大市與西澳相交處有一座共樂樓,樓高五丈,麵臨巨海,下瞰南濠,氣象雄偉,號稱是這座“萬國衣冠,絡繹不絕”的大都城的“南洲冠冕”。

文人雅集,商賈聚會,吟詩作畫,討價還價,熱鬨非常;“煙水吳都郭,閶門架碧流。綠楊深淺巷,青翰往來舟”的水城風光,近在眼裡。

皇上讚歎不已。

“商者一直為世人下視。但是宋朝時期,是一個獨特的朝代。宋真宗景德年間,高紳出任廣南東路經略使時,在廣州主持開鑿南濠工程,把城中眾多渠水彙入南濠,排出珠江。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王安石變法,在海貿上做出一係列改革,調低進口關稅、取消銅錢出口禁令、設立市易務……程師孟修築西城,廣州官民為了招徠海舶,每逢外國商船抵達與離開廣州時,都是大肆設宴招待,上至蕃漢綱首,下至作頭梢工,無分彼此,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儘歡而散。”

弘晙阿哥重重點小腦袋,雖然他看了地方誌知道這些事情,可是身臨其境的時候,他每一次都會有小小的感動。

“瑪法,弘晙知道。”

“從京城到廣東的每一個地方,都是有一位位地方官管理。地方官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是老百姓最先接觸的人。即使朝廷有好的政策下去,也要地方官一心為民地實施,才是‘兩好搭一好’的好。”

“兩好搭一好”的好?皇上……嘴角一抽,什麼豪情詩情都沒了。

“瑪法記得,康熙二十二年,布政司郎廷樞主持疏浚南濠,使之可以重新行船。但是照著廣州的人口增長,南濠的淤積情況,估計將來南濠要被填平。”

“瑪法,那個時候,廣州可能就不需要護城河了。”

“城防怎麼能不需要護城河?廣州的城牆距離護城河可以放下一個水師,可是必須有的寬度。”

“瑪法,大炮的射程越來越遠,將來還會有其他更好的工具,比九叔造的自動大車還快,還有可以和鳥兒一樣飛起來啊。護城河再寬,也沒有用處。”

“……嗯,弘晙的夢想很遠大,瑪法很支持。”

“瑪法,弘晙為了夢想而努力!瑪法,廣州一直在擴大啊,前朝就一直擴到越秀山,芝蘭湖也越來越小……瑪法,街上的洋人,為何都是男子,沒有女子?”

小風起來,有點陰天,估計要下雨,卻還沒下來,正是清爽的時候,祖孫兩個悠閒地踱著八字步去逛瑪瑙市集,一邊走一邊聊天,皇上聽著乖孫孫的“童言童語”,端著一張嚴肅的臉使勁繃住,弘晙阿哥也是一副“憂國憂民”的模樣……

然後他終於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不管是寧波、泉州、福州……這些港口,城裡這麼多洋人,他居然沒有見過一個女洋人,隻有男洋人。

皇上一愣,還沒反應過來;弘晙阿哥的眼睛越瞪越大。

好奇得來。

“瑪法,街上沒有女洋人啊?!!”弘晙阿哥實在想不通,轉身拉著瑪法的衣袖,呆乎乎的問道:“瑪法,西洋人來大清做生意,不帶他們的家人嗎?”

親瑪法抬手捏捏好奇小孩兒的小耳朵。

“西洋女子,長相奇怪,服飾更是不倫不類,頭發或分梳兩道,或三道,都不梳高鬢,衣服更是……”

露胸露胳膊,細得嚇人的小腰,大得嚇人的重裙……還有不裹小腳都是天足,個性更是男人一樣的大方,和漢家人對女子要求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小腳”完全迥異。

“他們和大清國的習俗不相符合,‘男女無彆’這個方麵,更是不容於漢家人,婚配皆由男女同擇,女子隨意進出家門,還有他們的吻手禮禮儀……在漢家人的眼裡,西洋人都是野蠻不開化的蠻夷。”

弘晙瞪圓大眼睛,呆住了。

皇上樂嗬,“是不是很驚訝?”

弘晙呆乎乎地點頭。

皇上摸著乖孫孫的小腦袋,平靜的語氣中有一絲絲說不出的意味,“當然有女洋人跟來,但是她們大多不敢出門,因為很多當地人一見到她們就大喊起來:‘番鬼婆!’然後各戶人家都出來人圍堵,於是她們不得不呆在家裡。”

而他領著乖孫孫到來,當地官員如何能讓女洋人衣著暴露地出現在他乖孫孫的麵前?穿大清女子的服飾估計也要被禁止出門。

皇上心知肚明,弘晙卻是……徹底懵了。

這些港口地方,外國商館林立。每次貨船到港,形形色色的外國人,攜帶著女眷家仆登船上岸。可她們隻能呆在家裡不敢出門。

小係統突然跳出來,有模有樣的歎氣。

“服飾暴露,行為放蕩……鄙視的目光,驅逐的眼神……”

弘晙一愣,隨即問出來,“瑪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