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第 150 章(1 / 2)

()從此以後,不管去到天涯海角,都是大清國人。

很多老人都抹眼淚,很多年輕人躍躍欲試。

皇上說以前的貿易模式太虧了,他們要去賺回來。

皇上說商船的規模加大,還準許安裝火器防護,他們都想要出海看看,想去做做海貿。

猛然的一下子,朝廷對商者的政策變化這麼大,雖然礙著那個“商者三代以內不能科舉”的規矩,很多人猶豫,可還是有人心動。

反正你就是不做商者,你家也要有人能考中科舉不是?

各家各戶起來心思,本來就經商的人家歡天喜地地慶賀,王公貴族之家,當然也有應對。

誠親王胤祉和三福晉深夜談心,重點,他們家,要不要學四弟家裡做海貿。

胤祉麵對擺開架勢絲毫不讓的自家福晉,很是嚴肅地說道:“汗阿瑪和四弟在廣東實行‘攤丁入畝’,也不知道哪一天就‘攤’到京城來。”

“我們要提前做好打算。我們名下的莊子園子,嶽父家的莊子園子,我們府裡的下人、門人的田地,必須事先查一遍。如果有非法占據土地的情況,嚴辦。”

三福晉表示同意。

“爺的決斷很對。多於規定數額的莊子園子我們自動送回官府,自動受罰。接下來,就是家裡的收支問題,不知爺有什麼打算?”

三福晉對於自家爺們的“裝腔作勢”眼皮都沒動一下,做海貿可以,做海貿,有誰主辦?本錢誰出?利潤怎麼分?先說個明白。

胤祉……

他家裡,可不是四弟家那麼“簡單”,他福晉,也是四弟妹的大度大氣。

胤祉煩惱。

三福晉瞧著自家爺們的“為難”,不由地心裡一聲冷笑。

四弟妹大度大氣不假,可那是“兩好搭一好”。有關海貿的事情一直是四弟妹一個人全權掌控,四弟一般都不過問,更不要說府裡的兩位側福晉,其他小阿哥。

可他們家爺們,想要她出錢出力,還想要“照顧”他的美貌侍妾,庶子庶女,以及他們的娘家舅家?

沒門,窗戶也沒有。

三福晉的態度很是堅決。

胤祉嘴巴微張,到底是沒說出來那句話。

四弟能把私房錢都拿出來給四弟妹做海貿,還把府裡的事務悉數相托,信任有加,那是因為四弟妹人品值得。自家福晉……

胤祉不知道自家福晉會怎麼樣對待府裡的“其他人”。

“本錢府裡來出,弘晟是我們王府的繼承人,有他全權負責,福晉可同意?”

讓福晉出私房錢說不過去,自己的私房錢動了以後再想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沒希望了。胤祉的打算很好,府裡公中出錢,兒子怎麼說也會照顧照顧他的弟弟妹妹。

然而胤祉想得很好,自覺非常公平,可三福晉卻是再也沒忍住,冷笑出來。

胤祉瞪眼,不知道自家福晉發什麼瘋;奈何三福晉不光沒有理會。嘴角的冷笑還越來越大。

眼裡也是一種,似乎是自嘲的譏諷。

胤祉不懂。

三福晉隻覺得這夫妻做得索然無趣。除了心裡那一絲絲莫名的失望之外,更多的一種寂寥。

夫妻一輩子,三福晉怎麼會不知道胤祉的想法?可她寧可不知道胤祉的想法。

不過三福晉也沒有和胤祉掰扯的力氣,讓弘晟負責,她也沒有意見。

此事算是議定,夜色深深,夫妻兩個一人占一邊床鋪各自休息,對於胤祉來說,家裡頭沒有爭執,就是最好的和平。

可他們家有個弘晟嫡子都這樣,其他皇子家裡,比如沒有嫡子的恒親王胤祺的府上,自是另有一番計較。

五福晉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女兒沒有養住,正傷心欲絕,當然無心為府裡這些“庶子庶女”操勞什麼。

“爺要做什麼就做什麼,我無心理事,隻想安心給女兒念佛。”這是五福晉的回答。

世子弘升作為皇上親封的世子,府裡的長子,母親還是側福晉,他本人還同雍親王府的小四阿哥交好,本來是當仁不讓,可是他也有自己的主意。

“阿瑪,兒子的額涅是側福晉,按照滿洲規矩也是王妃,可是京城的規矩不這樣。可若滿洲的規矩,是父母和最小的孩子養老,財產大多給最小的孩子……”

“兒子知道阿瑪為難,兒子要去參加水師,這次汗瑪法派人出海,兒子也要跟去。兒子要自己拚自己的前程。”

反正除了鐵帽子王的王位,再是什麼親王也都是降等襲爵,降個幾代就沒了,也沒什麼好爭的。弘晊二弟要這個世子之位,有本事來拿就是。這是弘升的想法。

胤祺……麵對這一家子,第一次發現他的家庭也有煩惱。

事業上,皇上派他和九弟一起建造大水法,做得風生水起,成就感爆滿,哪知道,一朝叫家裡的事情難住。

胤祺一夜那個愁。在床上烙餅子一樣翻來翻去的,第二天起開就是老大的黑眼圈。

這還不算,他一大早起來就要麵對各種爭寵的其他侍妾子女,出門辦事遇到的所有人,也都談論這個話題。

特彆是,聽著三哥對他們這幫子兄弟那個顯擺,特讓人想犯上送上拳頭。

“之前汗阿瑪說家裡還是要有嫡子,這話啊,太對了。爺們在外麵做事,府裡就是福晉負責。這……”

這福晉要是沒兒子,天天瞧著侍妾在眼前花枝招展,庶子庶女在眼前轉悠……還有其他的側福晉們互相不服氣各種爭鬥……

“我們府上就有弘晟負責,誰也沒有意見。”

弘晊敢對弘升不服,不就是弘升的額涅和他的額涅一樣都是側福晉?

胤祉自覺家事“順遂”,慢悠悠地用著茶點,端著哥哥的身份,對一幫子愁眉苦臉的弟弟們“諄諄教導”,引來一幫子兄弟們的“同仇敵愾”。

事情重大,一幫子兄弟都忙得腳不沾地,好不容易抽空聚在文華殿偏殿展開討論,哪想到聽到三哥這番“大論”。

能有嫡子誰不想要?!

當下裡,議事直接變成對他們三哥的聲討。

五弟胤祺說道:“三哥你確定弘晟願意留在家裡做海貿?”

八弟胤禩接口說道:“三哥,弟弟忘了和三哥說了,弘晟要跟去出海,說不答應出海就去參加水師,做個後勤也行。”

九弟胤禟哈哈笑,“三哥,我家福晉說,她要和幾位嫂嫂一起做海貿,還要辦旗人女學。”

十三弟厚道一點,“三哥彆擔心。弘晟要參軍要出海的事情,還沒定下來。”

…………

一人一句,胤祉的臉色越來越白,人也越來越傻。

但是他的弟弟們都不怕,隻有年輕的兩個弟弟,十六弟以及剛剛成親有參與權的十七弟,嚇得不敢吱聲。

胤祉簡直氣恨了有沒有。

兒子要去參軍,要去出海!

兒子要去參軍,要去出海,弟弟們都知道,就他不知道!

胤祉氣得渾身顫抖,蹦跳如雷地高聲叫嚷。

“他敢!他要敢去,我打斷他的腿。”

胤祉氣糊塗了。但是,他的弟弟們,那就是他的弟弟。

就聽五弟胤祺很是“寬慰”地說道:“三哥彆氣。我家弘升也是這個說法。”

胤祉……更氣。

“你就答應了不成?”胤祉瞪大眼睛指責不負責任的五弟。

其他人都暗自樂嗬,就聽他五弟“很是無奈”地回答:“不答應能有什麼辦法?打斷他的腿?弟弟可不敢。”

“弘升說了,他們已經和他們的弘晙弟弟通信商議此事,不光他們的弘晙弟弟很是支持,他們的汗瑪法也誇他們‘不愧是愛新覺羅家的好兒郎’。”

胤祉……他就知道!他就知道!

胤祉那個氣。

想到兒子要出海,危險且不說,一去兩三年回不來他就想去狠狠地揍兒子一頓。

“五弟,你說我們圖個什麼啊。孩子們不光不理解我們的一番苦心,這翅膀硬了,都知道拿他們汗瑪法壓他們阿瑪……”

胤祉突然抱著“同命相連”的五弟嚎啕大哭,哭得那個淒慘。

“五弟你說,世人不都說‘父母在不遠遊’嗎?這幫子不孝順的小子們一走就要好幾年,留下老父親在家裡望斷天涯,怎的就這般狠心……”

胤祉哭啊。

是真的傷心了。

一幫子弟弟們也都是心裡惻然。

想當年他們的小侄子弘晟也是挺可愛的小娃娃,那個時候兄弟們都住在宮裡還沒開府,弘晟最喜歡追在他阿瑪的身邊,一舉一動都是他阿瑪的小翻版一樣,叔叔們一問,他就睜著大眼睛連聲說“阿瑪最聰明。”

現在長大了,知道這個世界不是他阿瑪最聰明,要去自己尋找自己的世界了。

十三阿哥胤祥感歎地說道:“去參軍還是去出海,三哥和五哥需要趕緊定下來一個章程。孩子長大了,就要給飛,不能總留家裡。”

“七哥、十哥那裡弟弟也都去信了。都一樣的待遇。所有長大的侄子們,既然他們有心,我們就給一個機會。隻要他們不喊苦不喊累不丟人地跑過來就行。”

胤祉這個時候能定下來什麼章程?

聽完十三弟的話,直接賭氣地喊道:“就給送到水師大營,給他們安排最苦最累的活,不許用皇孫的名頭!”

八貝勒胤禩輕輕搖頭,“他們都有能力,識文斷字,缺少的是經驗和見識。直接給安排最苦最累的活不公平。”

“反正到時候有水師的將軍們統一分配,我們不插手就是。要真分到什麼苦活累活,或者受到什麼不公平對待,那就讓他們憑自己本事闖出來。”

胤祉聽了火氣更大。

“一個個毛都長齊的小子們,還說什麼自己打拚前程?以為我們做父母的故意攔著不讓他們出去建功立業不成?”

“就是要讓他們出去憑自己本事看看。看能混成什麼人樣子!”

無名小卒要出人頭地有多難?看看那些出門在外的匠人、商人、武人……“人離鄉賤”,可不是空口白牙說出來的。

就是這些十多年寒窗苦讀拚命考中進士的讀書人,沒有家世沒有父祖恩蔭能在官場站住就不錯了,除非真有什麼過人的本事或者其他的機遇,否則升官發財是不用想了。

胤祉胸腔裡怒火升騰,滿心滿眼認為這些小子們就是躺在福窩窩裡不知福,欠吃苦,欠收拾。

偏殿裡一時間安靜得落針可聞,一夥兒受到傷害的“老父親心”都是酸澀難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