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1 章(1 / 2)

第151章

然而乖孫孫這次好像是說真的,不是玩鬨的話,皇上感覺他不應該當成小兒玩笑拒絕,但皇上一時想不出怎麼拒絕,皇上越著急越是腦袋空空也……

弘晙阿哥看著他瑪法發愣的樣子,努力做出“穩重可靠”的小模樣,昂首挺胸,正襟危坐,自以為“陵厲雄健、風儀嚴峻”,殊不知他一個六歲的胖娃娃,越是端著臉做“大人”模樣……

更何況還穿著大花褂,大花褲衩,坐在一張青竹躺椅上……

背景是旭日東升的早上,晨風和煦濕潤,藍汪汪的大海風平浪靜,一隻灰色的小海鳥飛在弘晙阿哥的周圍嘰嘰喳喳,一個振翅,輕輕地站在弘晙阿哥的右邊肩膀上……

皇上回神,恰好看到這麼一副畫麵……

瞧瞧乖孫孫“莊嚴肅穆”的小模樣,瞧瞧這隻“亭亭玉立”的小海鳥……

小海鳥的小黑豆眼好奇地看看皇上,然後歪頭蹭蹭弘晙阿哥的胖臉頰,低頭整理自己灰色的小羽毛……

畫麵太“美好”,皇上一時沒繃住,噴笑出來。

接著就是“哢嚓”“哢嚓”兩聲。

弘晙阿哥……眨巴眼睛。

呆愣。

看看他瑪法,看看拍照的親額涅,心裡頭特納悶兒。

明明一開始是那麼“完美”,哪裡表達不到位?

就聽他瑪法很是誇獎地說道:“這個小畫兒一定好看。”

四福晉走過來給皇上行禮,也是笑得開懷。

“剛剛恰好抓到那一瞬間。洗出來後看看。”

弘晙阿哥……

哪一瞬間?

他威武嚴肅的一瞬間?

弘晙阿哥眼神兒詢問,奈何他瑪法和他額涅都不說,他瑪法還和他耍賴。

“弘晙這幾天有認真讀書嗎?”

“經史子集,要學的知識還很多。四書五經才剛剛背會,還要融會貫通地再學幾遍。今天好好讀書,這幾天就把各家史書先係統地學習一遍。”

弘晙……

弘晙阿哥本來滿身熱血,滿心期待,還特意用眼神兒傳達他的“嚴肅和真摯”,結果不知道哪裡出錯,“天時、地利、人和”也沒讓他瑪法答應,他瑪法還不按常理出牌,還讓他學習。

弘晙阿哥愣在那裡,但是他瑪法打定主意,不放過他。

“《戰國策》、《史記》、《漢書》、《通鑒紀事本末》等等,共計有三十本史書,都要讀透徹,讀到心裡去。”

“唐太宗有言,‘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史書好要好好讀。”

弘晙反應過來,不樂意。

“弘晙這幾天都有讀書。《史記》弘晙讀完一大半兒。張老師教導弘晙。和以前不一樣。弘晙喜歡。”

四福晉繼續拍早上的風景,聽到兒子生氣勃勃的小嗓門更是開心;皇上知道張廷玉都教導了乖孫孫什

麼,大臣們眼裡帝王該有的禮儀舉止、品德性情、做事方法等等,當然和他眼裡的,或者他四兒子眼裡的,不一樣。

皇上瞧乖孫孫的精精神神的小模樣,和東邊初升的太陽一樣蘊藏無限生機,很是高興加欣慰地說道:“既然弘晙喜歡,那就更要多學習。”

弘晙……

弘晙阿哥那個不服氣。

“弘晙要看王夫之先生的《讀通鑒論》、《宋論》。”

弘晙阿哥理直氣壯地提出要求,連他小弟劉大魁都在信裡和他討論什麼“君臣是雇傭的關係,不應該有那麼多的束縛”,他也要知道。

“還要看顧炎武先生的《日知錄》。”

皇上……

這都什麼和什麼?

皇上也生氣。

“經史子集都學完,才能看。”

“史書還沒讀完,如何能看懂評價史書的《讀通鑒論》、《宋論》?各家史書有各家史書的觀點,學完後要先有自己的觀點,再去和其他人討論不同的觀點。”

弘晙……

弘晙阿哥氣得來。

但是他瑪法說得,好像是對的。

就見弘晙阿哥“焉巴巴”地起身,“焉巴巴”地答應一嗓子,“焉巴巴”地進去船艙學習。

那個“焉巴巴”的小背影,看得他額涅直接低頭裝隱形人,心裡直念佛;看得他瑪法目瞪口呆,直接氣笑了。

可是皇上剛要說一句……甲板上又飛來幾隻海鳥,婉轉悅耳的海鳥叫聲,配合一波一波浪花聲,彙合成最天然的樂曲,優美動聽,雖平凡簡單卻美妙珍貴,讓你感受大自然的心之美,聆聽小動物們的歡樂……

皇上心情大好,想起乖孫孫吃癟的樣子,抱著那隻“於他有功勞”的小海鳥,哈哈哈大笑。

四福晉一抬眼,也是笑,舉著小機器又是“哢嚓”一張……

弘晙阿哥……聽著他瑪法暢快的大笑聲,他額涅的機器“哢嚓”聲,也忍不住想笑。

可他又覺得不對,他應該因為他瑪法沒有正視自己的要求,覺得委屈才是。

弘晙阿哥鬨不明白,和他的張廷玉老師學習半天《史記》,沐浴在知識的海洋裡,什麼氣頭、委屈都沒了,臨午休前覺得不大對勁,和他阿瑪訴說“委屈”。

“阿瑪,弘晙可以看《讀通鑒論》、《宋論》了,弘晙不會因為看幾本書移了性情,失去判斷。”

弘晙阿哥鄭重聲明,他不是看到幾本書就跟著書轉的小孩子,

看向親阿瑪的大眼睛水潤潤的,一副真心委屈卻又堅強堅定的小樣兒,親阿瑪……

嘴角一抽。

知道兒子這是心氣兒不順鬨騰,很乾脆地說道:“《史記》、《漢書》是以帝王傳記為記載的史書,《通鑒紀事本末》是以重大曆史事件為記載的史書,這些都是寫曆史。”

“雖然也因為不同寫書人的個人看法失於偏頗,但卻是必讀的史書。而《讀通鑒論》、《宋論》這些,是評價史書、曆史事件的史書,

你瑪法說不能看,那就是不能看。”

弘晙……

他知道,現在還不能看,可是他要表達的不是這個意思啊。

弘晙阿哥認為,他應該讓家裡大人知道,他雖然年齡尚小,但有著非常堅定的意誌力,“磐石不可移”。

弘晙阿哥的大眼睛眨也不眨地看向親阿瑪,努力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

親阿瑪……又想笑,有覺得小小的無奈。

他還能不知道兒子的想法?不就是想讓長輩們都“知道”“他長大了,可以去打仗了”?

親阿瑪故作不知,繼續哄著,“午時一刻了,快些午休。”

弘晙……

不用他阿瑪抱,自己躺進小被窩,閉上眼睛就睡,不搭理他阿瑪。

讓他阿瑪捏了小鼻子就一骨碌翻身到他阿瑪懷裡打滾耍賴。

“阿瑪——阿瑪——”

親阿瑪……

“嗯”一聲,覺得他兒子這般有活力,挺好。

弘晙阿哥和他阿瑪玩鬨一場,終於心氣兒順暢,臨睡前想起來一件大事。

“弘晙聰明啊,阿瑪。”

“阿瑪,朝廷要想穩固西部的統治,要有文化輸出。現在西部的文化根基不是藏傳佛教就是伊斯==蘭教,和中原大不一樣,而且深受歐洲和西亞的文化影響,阿瑪——我們要防備他們。”

四爺一愣。

“弘晙說的是西方的奧斯曼帝國,歐洲的國家?阿瑪知道了。阿瑪會去安排。”

“時辰到了,快睡覺。弘晙隻管開開心心地長大,知道嗎?”

“知道————”

小尾音拉得長長的,那個不情願。四爺嘴角一挑,樂嗬。

給兒子蓋好小被子,等到兒子睡著了,才輕手輕腳地走出去。

四福晉等到四爺回來,想起一個事兒,輕聲說道:“我和京城的幾位嫂嫂和弟妹商量這,一起出本錢做海貿,一起在八旗裡辦女學,嫂嫂和弟妹們都說好,爺覺得如何?”

四爺……愣住。

兒子鬨騰要“建功立業”,自家福晉的事業心也是越來越大。

可是這不是兒子可以哄著勸著,這是他妻子,妻子都在慈幼院辦女學了,要在八旗裡頭辦女學,也是應有之義。

四爺臉一板。

“女學裡頭都學什麼?”

四福晉聽出來四爺沒有反對的意思,真心歡喜。

眉眼間清晰可見的愉悅。

“從經史子集裡麵選幾本書出來,弓馬騎射、火銃、記賬、看賬本……有天賦的,教導技藝和商業,和八旗官學差不多一樣。”

四爺……臉黑。

--

“是隻在京城辦八旗女學,還是大清國都是?”

“先在京城開始,後麵當然是大清國都是。否則各個地方的八旗姑奶奶們都學著漢家女子做派,那怎麼能行?”

說著話,

四福晉眉心微微皺起,“我聽說,有八旗姑娘,都開始以小腳為美,那什麼‘裹刀條’,這股子風氣可要不得。”

“八旗的姑娘,小時候都和男娃娃一樣剃頭,到要嫁人的歲數才開始留頭發,這是為了操持家務,方便行軍打仗。可現在……愛美要打扮很正常,可是不能丟了騎射的根本。”

四爺這次是真的愣住了。

“裹刀條”是什麼?

八旗男子學了四書五經,跟著漢家保守派吆喝改革的不好;學了鬥雞遛鳥,整天不學無術堪稱國家負累,現在就連八旗的女子,也要裹腳不成?

四爺很生氣。

“這個事情不能發展下去,必須製止。”

“關內的八旗女子,即使不用和關外的時候那樣參與戰事,也要學一學,有個自保之力。”

頓了頓,四爺又說道:“現在京城鬥雞遛鳥的八旗子弟都給改過來了,也該輪到地方上的八旗子弟了。”

“我下午就去和汗阿瑪、十四弟商議,這次水師征兵,地方上的八旗子弟也征收進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