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6章 埋兒奉母(1 / 2)

儒道至聖 永恒之火 3775 字 9個月前

方運的處理手段得到了朝野上下高度的認同,甚至連明顯傾向於皇室的輔相楊旭文都當眾稱讚方運在這件事上眼明心淨,是真真正正的百官表率。

監察院的禦史有的後悔沒能搶先一步檢舉,有的眼紅羅育的考評,但是,大都認可方運的處理方法,認為方運為內閣做出最正確的示範,在保證監察院高度獨立性的前提下,給予監察院以最公平的待遇。

於是,監察院掌院禦史何鳴祥給京城、東雲州和燕州的禦史下達命令,要求他們儘快檢舉違禮的官員,履行禦史應有的職責。

幾個禦史表示反對,因為他們清楚,掌院禦史這是在投桃報李,故意避開密州、象州和江州。

但是,何鳴祥沒有在意反對的聲音,身為普通禦史想做什麼都行,但是身為監察院的第一主官,必須要遵循官場的一些規矩。

若是方運送了監察院這麼大的禮,他身為掌院都沒有絲毫的回饋,那以後哪個勢力會支持他繼續擔任掌院甚至高升?

在接下來的幾天,監察院檢舉了大大小小十餘名官吏,雖然品級不高,最多六品,但卻向外界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監察院並沒有反對方運,而是公事公辦。

輔相閣依舊把相關的奏章轉交給左相閣,而方運對新的違禮官員處罰不如第一次那麼重,但也都記錄在吏部考功司的文書中,留下檔案,平時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是吏部若想要針對誰,那麼這次處罰便會成為有力的武器。

每日一禮繼續進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個所謂的尊禮複古隻是涉及細枝末節的時候,第十二禮的頒布,卻突然成為天下爭論的焦點。

因為,這第十二禮,是要求每個有品級的官員每年學習一次半聖子路。

子路年輕的時候家境貧窮,他自己經常吃野菜,但卻會步行百裡之外買米背回家,讓父母吃上好的飯菜。

後來子路接受孔子的教育,成為高官,經常懷念父母,曾經說過,現在雖然可以嘗到野菜的滋味,卻再也不能像當年一樣為父母百裡背米儘孝。

第十二禮的要求是,要每個有品級的官員,在每年父母生日前後,徒步到百裡之外的地方買二十斤米,並徒步背回家裡。

之前的十一禮雖然也有官員不滿,但沒有一個官員站出來反對,但第十二禮頒布的當天,許多官員上疏反對,認為不適合執行這種舊禮。

次日朝堂之上,第十二禮成為官員爭論的焦點。

反對的人中,有的認為這種尊禮等於浪費時間,若真想讓官員儘孝,背米十裡就已經足夠。

有的人舉例說明,到百裡之外要十個小時,浪費一整個白天,第二天白天回返,這等於白白浪費了兩天的時間。萬一遇到大事未能及時處理,誰來承擔這個責任?

有的人說方運這是在折騰百官,有些官員身體不好,如果要背米兩百裡徒步行走,很可能會被活活累死,這才是最大的不孝。

支持者有之。

有的人認為如果一個官員兩天連兩百裡都行走不了,那不如辭官回鄉,沒有強健的身體,怎麼能處理複雜的政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