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忠順王一夕斷了袖(1 / 2)

聽說了嗎?

你也聽說了嗎?

誒,我跟你說個事兒,你可彆出去亂傳呀。

……

每一場八卦的開端,基本上都脫離不了這幾種形式。

越是嘴裡說著不讓彆人亂傳的,他自己傳得越歡快。

而現如今,整個京城最大的八卦中心,就是驟然得到聖人器重的忠順王。

誰能想到呢,一向低調、沉寂、默默無聞的忠順王,他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頭一天被老聖人捧上高位,第二天就在象姑館點了八個相貌陰柔嫵媚的小倌,大張旗鼓地贖了身,通通領回家去了。

這還不算完,他還專門派遣王府大管家,把京城最有名的戲班子裡的頭牌——琪官,給請到了家裡。

當天晚上,這琪官就成了他的榻上客,把忠順王妃氣得當場頭風發作,整個王府都因王妃的病情而閉門謝客,無論誰下帖子,都一律不接。

老聖人得了消息,在壽康宮裡摔東西大罵,“這個孽障,簡直是扶不起的阿鬥!”

忠順王府裡除了正室王妃之外,還有兩個側妃和七八個侍妾,忠順王的兒女加起來也有十五六個了。

妻賢妾美享儘齊人之福的忠順王,一夕之間突然轉了性子,不愛紅顏愛藍顏了。

隻要是腦子沒坑的,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是明晃晃地自汙避禍呀。

老聖人以己度人,覺得大家都是皇族,哪有不想大權在握的?

他覺得隻要自己給了忠順王機會,對方就會緊緊抓住,成為他對抗聖人的馬前卒。

哪知道,忠順王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變成鹹魚,在榮華富貴裡,毫無波折地躺平一輩子。

老聖人突然來這麼一手,忠順王非但不覺得受寵若驚,還覺得他爹腦子有病。

——您這是乾嘛呢?從前我爹還是皇帝的時候我就已經躺平了,如今皇帝變成了我弟弟,您憑什麼會覺得我要奮起?

生在皇家,又有親王的爵位,又一直默默無聞的他,是兄弟登基之後最好的施恩對象。

他這輩子的生活,是一眼能看到頭的榮華富貴,做什麼要勞心勞力,把自己變成皇帝弟弟的眼中釘?

哎喲王妃啊,這把咱兩口子可得配合好,將來是繼續吃香喝辣,還是改行吃糠咽菜,就看這一哆嗦了。

他這麼大張旗鼓地自汙,那是對聖人做足了誠意。

畢竟如今可不是兩漢時代了,一國之君是個斷袖,那些文人士子們是絕對不會接受的。

忠順王所料不錯,聖人的確是對他放心了。

但他卻沒料到,自己這個皇帝弟弟,心眼委實不大,內心深處還頗有幾分自卑。

他固然覺得忠順王對他的皇位沒有威脅了,卻又覺得忠順王做得這麼明顯,未免會讓世人覺得他這個皇帝小心眼,把哥哥逼得自汙以自保。

自以為穩了的忠順王,第二天就直麵了聖人的言語試探,嚇得渾身冒冷汗。

等他回過味兒來,不禁苦笑連連,暗地裡埋怨老聖人,還把聖人罵了個狗血淋頭。

如果老聖人不是他爹,這頓罵也跑不了。

——你們兩個鬥法,自己鬥去唄,乾嘛要牽連我這個無辜路人?

常年隱身的忠順王這才反應過來,為什麼老聖人敢不打招呼就把他推出來。

實在是老聖人太了解聖人了,知道他一旦被推到台前,就沒有了後退的餘地。

隻因聖人多疑敏感,無論他怎麼做都免不了被猜忌。

可老聖人也沒料到,他這個二兒子鹹魚了這麼多年,政治素養根本沒有他想象中的那樣高。

老聖人的兒子不少,但受他看重的卻不多。

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端靜太子,就是忠寧郡王,還有就是如今在位的聖人。

這三個無論本身的能力高低,政治素養都是不缺的,至少不會犯下這種低級錯誤。

而在老聖人眼裡,當今聖人就是他兒子裡能力墊底的了。所以他的這個計謀,是以聖人的政治素養為最低底線來設置的。

可他哪知道,自己的兒子裡還有忠順王這種又廢又鹹的呢?

這件事最後的結果,就是忠順王沒有免去聖人的猜忌,而老聖人也沒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老聖人固然氣急敗壞,忠順王又何嘗不膽戰心驚?

為了自己一家子的性命著想,忠順王不敢停留,隻能帶著自己荒唐的名聲,一路往更荒唐的方向狂奔而去。

忠寧郡王戰死,山東的叛亂卻還沒有平,無論聖人心裡怎麼想,他都得挑選新的主帥。

因為他派去監視忠寧郡王的那個人,根本就沒有統領全軍的能力。

就在這個時候,保齡候史鼐帶著弟弟史鼎,暗中向聖人投誠,爭取到了這次帶兵平叛的機會。

這兩個本也是勳貴裡的代表人物,史家也曾是老聖人的心腹。

奈何老侯爺死的不是時候,正碰上端敬太子暗鬨得最嚴重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