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樂病亡(2 / 2)

“是,兒子遵命。”

瑪爾琿連忙點頭,一個大男人,至情至性,這種時候忍不住地痛哭流涕。

接著嶽樂還想要再說些什麼,看看了眾人,不舍地再看了嫻玉一眼,手無力地垂下來,眼睛再也沒有睜開。

屋外狂風大作,陣陣滂沱大雨,叱吒風雲幾十載的安親王離世,眾人悲不自勝,泣不成聲。

嫻玉默默地在人群中流著眼淚,又一位疼愛她的親人離去了,希望郭羅瑪法在天堂再無病痛,能與原身額娘重聚。

***

康熙原本正在批閱奏章,聽到奴才傳報說安親王逝世,筆下一頓,一滴朱砂落在奏章上。

唉!

對於安親王,康熙的態度是很複雜的。

一方麵,嶽樂確實十分有本事,是功勳卓著的名將,為大清立下汗馬功勞。而且嶽樂很會做人,識趣的很,支持他除三藩,□□,在朝堂之上一向是堅定的保皇黨,也算是扶持他執掌朝政,於大清有功。

而且,嶽樂聰明狡詐,自從定下小輩的婚事之後,他便讓胤禩開始接管安親王分支所在的正藍旗,慢慢滲透嶽樂的勢力。

對於這些,嶽樂私底下並沒有做過阻攔之事,反而大大方方地將勢力都交給皇家,值得讚賞。

隻是,另一方麵,康熙始終耿耿於懷當年皇阿瑪臨終之際居然想要傳位嶽樂,說什麼“國賴長君”,認為自己當時太過年幼,比不上安親王年富力強、精明能乾。

若不是太皇太後竭力勸說,又有皇阿瑪少年登基為例,再加上輔助大臣,說不定如今的皇位怕是另有他人來坐。

因著這個原因,康熙始終對嶽樂保持忌憚的態度,哪怕他再怎麼有勇有謀,康熙都不敢真正地信任他。

如今嶽樂已經病逝,亡者為大,嶽樂的後嗣又無俊才,他的外孫女又是未來的八福晉,種種因由,康熙終於釋懷,想了想,提筆寫下嶽樂的諡號——和。

這日,安親王府掛上了白幡,不斷有宗室皇親前來吊唁,更甚者,太子殿下和八阿哥居然親自過來上香,皇恩浩蕩。

瑪爾琿上前迎接太子,說了幾句客套話,打打交道,隻要不失規矩,旁人是不會在意的。

看著人群中並沒有嫻玉的身影,胤禩皺著眉頭,擔憂嫻玉太過傷心,立馬走進安親王府,詢問著請安的丫鬟侍衛們,卻還是沒有找到嫻玉的蹤跡。

正當胤禩來到花園,原本應是姹紫嫣紅,百花爭豔的花園因著前幾日的狂風大雨吹得七零八落,安親王離世,更是沒有人會花心思去打點脆弱的花朵。

這時,胤禩突然聽到一陣若有若無的哭聲,連忙朝著聲音指引的地方走過去,看到假山內正有他要找的人,鬆了口氣。

隻見嫻玉穿著一件白色衣服,蜷縮在假山內默默哭泣,明明哭聲並不是很大,卻牽動了胤禩的心,讓他心疼。

走進去,胤禩輕輕地用抹著嫻玉的眼淚,“彆哭了,瞧瞧你的眼睛,都要成紅眼兔子了。”

“不用你管,我沒有哭。”揮開胤禩的手,嫻玉氣鼓鼓地瞪著他。

“好,不是紅眼兔子,嫻玉怎麼會哭呢?”

說著,胤禩偷偷地從袖子裡拿出一串冰糖葫蘆,“你不是跟我說過,生活有苦有甜,苦澀的時候,多吃點甜的就好了。”

看著紅彤彤的冰糖葫蘆,嫻玉的記憶不免回溯到那年燈會,時間過得真快啊!

接過冰糖葫蘆,嫻玉一口一個,在胤禩的逗笑下,總算是露出了笑容。

聊著聊著,嫻玉提道,“胤禩,按理說,我應該為郭羅瑪法守孝一年,但是郭羅瑪法待我甚好,我準備守孝三年,那時舅舅們也都出孝,操辦婚事也算是順理成章。”

“一切都由你做主,我隻看結果,再等幾年也沒關係。正好我現在還隻是個光頭阿哥,這正幾年我要加倍努力,最起碼也得有個爵位,封個貝勒,風風光光迎你進門。”

嫻玉聽了,心裡還挺舒服的,嬌嗔道,“好,這可說定了,你可不能反悔。”

胤禩點頭,傻傻地看著嫻玉,看著她笑,看著她哭,心仿佛便落到了實處,努力也有了方向。

作者有話要說: 備注:“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引用《孔子家語卷二·致思第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