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青青:【二十多歲的李世民打過無數次仗, 身上的功勳都是用血換來的。
現在李建成和李元吉將他逼到了懸崖邊上,他自然不肯坐以待斃。
他手上的刀早已饑-渴難耐。
於是,他拉攏重要的文臣武將, 還策反了玄武門的守將。因為玄武門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出入宮廷的必經之路。
他和手下的人把方方麵麵都考慮到了, 成功率近乎百分之百。
可事到臨頭,他還是有些猶豫。畢竟這是手足相殘啊。
他於是用龜甲算命,該不該走上這條路, 就看天意吧。
算到一半的時候, 有一個叫張公謹的人衝進府邸, 把龜甲搶過來, 摔在地上:“占卜是為了解決疑難問題, 現在我們麵臨的哪裡是疑難問題?有什麼占卜的必要?如果結果不好,難道就不行事了嗎?”
李世民一聽, 恍然大悟,於是下定決心, 磨刀霍霍向兄弟。
這就是著名的“投龜定議”。
然後, 玄武門之變當天, 李世民射殺了李建成,尉遲恭殺了李元吉。如同砍瓜切菜一樣簡單。
太子府的人又驚又怒, 調集人馬要去打秦王府,結果便看到了李建成的人頭,直接就崩潰了。
李世民他是真狠啊,不搞圈禁, 不搞流放,直接抹李建成脖子,沒有給太子府一點翻身的機會。】
——————
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非常高效,簡潔, 一針見血,堪稱秋風掃落葉。
天幕下,很多開國君主誇他做得好。
沒人比他們更加清楚皇權爭鬥過程的殘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如果他們是李世民,大概率也會用同樣的招數。
秦始皇微微頷首:“犬父卻生虎子。”
——
還有很多人覺得李世民太殘忍了,簡直沒有人性。怎麼能對一母同胞的兄弟這樣做?
這讓他們的父母多難過。
明朝,景泰帝朱祁鈺搖搖頭:“唐太宗囚禁慈父,屠戮兄弟,不僅是他一生的汙點,也做了不好的榜樣。李建成也翻不起來什麼風浪,囚禁即可,為什麼要動屠刀?”
不久前,他將自己的兄長朱祁鎮從異族人那裡接回來了。
有大臣勸他:“一山豈容二虎,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陛下,一定要除掉他。”
朱祁鈺卻果斷拒絕。
他跟兄長隻差一歲,一起長大,感情不錯。他邁不開感情這一關。
再說了,他也不想留罵名,雖然兄長很丟臉,但他要恪守為人兄弟的本分。
殊不知,那唐太宗因為這一點,被罵了多少年啊?
出於種種考量,他沒有殺朱祁鎮,而是封他為太上皇,給他的待遇很不錯。
朱祁鈺望著天幕,自信地揚起唇角。
他不敢說自己的功績能超過唐太宗,但這方麵,他做的比唐太宗好多了!
想必後人都會誇讚他仁慈善良。
————
隋煬帝位麵,李家人又驚又駭。
李建成麵色青白交加,原來他未來沒有病死或者戰死,而是被他好弟弟射死的。
他立馬痛哭流涕:“耶耶!”
李淵的麵色也不好,李建成是他寵愛和倚仗的長子,和李建成相比,李世民都要往後站一些。
李淵忍不住破口大罵:“世民你糊塗啊,你們是兄弟,本應該互相幫扶。怎麼能刀戈相向?”
“秦二世胡亥聽信奸人讒言,屠殺兄弟,他是什麼下場,你不知道嗎?你連兄弟都敢殺,誰還敢來投奔你?”
“你母親如果還在世,看到這種事情,會怎麼想?”
十八歲的李世民抿著唇,下頜線繃緊,沉默不言。
他也沒想到未來會走到這種地步。
房玄齡選擇替李世民說話:“唐國公,這您就不用擔心了。任誰見了他的風采,都會認他為明主。反倒是您的長子,一直視他為眼中釘和肉中刺。未來他如此應對,也隻不過是不得已而為之。”
“你眼裡隻有他的過錯,而沒有長子的過錯,這不是偏心是什麼?”
李淵眉頭皺緊:“嗬嗬,牙尖嘴利。就是你挑撥我兩個兒子互相殘殺的吧。”
房玄齡:“未來您貴為四海之主,如果不是您處理不好兩個兒子之間的關係,又怎會給彆人留下挑撥的餘地呢?”
李淵給氣得不行,想反駁又不知道該怎麼反駁。因為房玄齡說的也有道理。
未來的他一方麵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另一方麵又想讓李建成當太子。如果他處理得好,哪裡會發生這種慘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