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當初林家有前朝所封之列候,但在戰亂之時前朝皇族勢弱,林如海父親身上的那個爵位也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效用了。那個名頭不過是讓他在姑蘇的日子好過一些而已。
可林家終究是底蘊深厚的世家貴族,縱然姑蘇亂著,但林父仍然心係中原,趁著承聖帝興兵攻打皖南之際,林父將林如海送出姑蘇往中原參加科舉,而後林如海中舉,承聖帝十分欣賞他,點了他做探花,然後林如海便一直在都察院做禦史,後官至蘭台寺大夫。
林如海曾在姑蘇外任過幾年,那時賈敏身體尚好,林黛玉身子骨雖柔弱,但有賈敏看護,精神還是不錯的。林如海為了讓妻女看看姑蘇風物,攜她們二人在姑蘇住過幾年,後來林如海被調回都中一年後,賈敏才帶著林黛玉回了都中。
林黛玉此番回來,眼見姑蘇風物還同她小時候所見一樣,心中不免感慨萬分。
留守姑蘇的李姨娘早得了消息,船行靠岸時林黛玉從船上才下來,李姨娘就帶著林家的人迎了上去。
岸上來接船的人倒是很多。
林如海是在任上去世的,前不久朝廷下旨嘉獎,承聖帝親自擬了諡號文忠給林如海,這於林如海及林家的人來說是莫大的殊榮。
縱然林家支庶不盛,幾個遠房的堂族叔伯兄弟與林家也沒什麼頻繁往來,但因朝廷嘉獎,他們還是趕來碼頭接林如海的靈柩了。隻不過因林黛玉是女孩兒,本家主事的又是李姨娘,他們不便上前,隻遠遠站著遙遙致意罷了。
林如海靈柩回鄉,姑蘇的父母官自然是不能不來的,何況,這回送林如海靈柩回來的不但有林黛玉,還有林澗。
姑蘇縣令領著一眾大小官員也遠遠候著,見林澗下得船來,他忙帶著人就迎了上去。
林澗這邊人多,加之又在碼頭上,林黛玉不便掀開帷帽,也就隻得隔著帷帽紅著眼睛望著李姨娘,她眼含熱淚一個字都說不出來,手卻緊緊握著李姨娘的手,一刻也不肯鬆開。
林澗注意到林黛玉這邊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的情形,他抿了抿唇,往那邊看了片刻,便當先帶著姑蘇縣令一眾人走了。
他在這裡,林家的人隻怕也不能自在敘舊。他尚有些事情要與姑蘇縣令商議,況他此來雖非公差,但姑蘇一地也屬皖南,他也不能大喇喇的將人打發走,乾脆將一眾人都帶走,給林家的人留個清靜罷了。
林澗隻帶了兩個護衛走,其餘的人都留給了錢英,讓錢英在碼頭處理相關事宜並隨林黛玉回林家老宅,而他則在見過姑蘇縣令後就回去林家老宅與他們會合。
翌日,林如海的靈柩就與賈敏的合葬在墓中了。
封墓之前,林黛玉特意將手上的三個金鐲子取下來放在棺木上,然後淚眼盈盈的退後一步,讓人再封墓。
孫姨娘和李姨娘都哭成了淚人兒,見此情景,都頗為動容:“姑娘,您怎好把這個取下來呢?”
林黛玉淚眼模糊道:“這原是母親的嫁妝,母親很喜歡便一直待在身上,一共是六隻四季如春繁華秀景的金鐲子。母親去後,父親留下三隻,另三隻給了我做個念想。這些年我一直帶著從不肯離身。如今我既不能隨了他們去,就讓我戴了這些年的東西在這兒陪著他們吧。也算是我的一點心意了。”
林澗在一旁上香,又替林鴻喬氏祝禱,他以後輩身份來送林如海入葬,聽見林黛玉這摧人心肝的話,也忍不住一陣鼻酸。
林黛玉這些天瘦多了,哭得也多,以至於水靈靈的一雙漂亮眼睛都腫得像個桃子似的。
在這個時候,任何安慰性的話語都是蒼白無力的,林澗覺得自己就算說一萬遍讓林黛玉節哀的話也是徒勞無益的,他便生了個分散注意力的法子,請林黛玉陪他去那位周伯那裡看看那真賬冊是不是在他那裡。
林黛玉心裡還一直惦記著這件事,這兩日一直忙著林如海入葬的事情,她都沒來得及同林澗提,此時聽林澗提出來了,林黛玉心知此事不能拖延,當下便點了頭,然後捏著帕子擦了眼淚領著林澗就往周伯住處去了。
那本失蹤多日的賬冊還真就在周伯那裡。
據周伯所說,確實是林如海悄悄將賬冊給了他,命他悄悄回姑蘇,將這本賬冊妥善保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