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澗這次回都中,表麵上說是回來述職的,但實際上,他是為了戶部遲遲不撥給皖南的那批糧餉回的。
戶部拖欠地方軍中糧餉,這本不是常有的事,但近些年卻時常會有。
西北有馮家有大皇子,嶺南有林鴻,戶部顧及這些人尚不敢過分拖欠。唯有皖南,鎮守皖南的皖南將軍素來沒有什麼勢力,如今的白毅更是在朝中沒有什麼靠山,戶部拖欠皖南的糧餉就是積年之數。
若不是白毅慣會周轉精打細算,又有衛所軍戶自給自足,隻怕早幾年就支撐不下去了。苦苦支撐到如今這個地步,終究還是青黃不接,不得不決定派人到都中來要糧餉了。
但尋來尋去,白毅都尋不到合適的人選來都中要糧餉。最後白毅隻能決定他親自來做這件事。
在得知白毅這個決定後,林澗到白毅跟前毛遂自薦,說服白毅讓白毅允他來都中做這件事。
林澗當時告訴白毅,說他是皖南將軍,按規矩得鎮守皖南,不得隨意離開皖南。林澗甚至對白毅直言,說回都中要糧餉這種事,他的身份比白毅更合適。
正如方才蕭煜所言,白毅雖然立了不少軍功,憑借一己之力在皖南做一方鎮守將軍,可他在朝中沒有助力,單憑一個將軍之位,他即便親身回都中來戶部要糧餉,戶部也未必會給,多半是找理由搪塞過去了。
林澗卻不一樣,他身上有爵位,他爹又是曾經的大將軍林鴻,他的身上牽扯眾多,戶部對他自然要慎重許多。
而這樁差事林澗之所以肯主動攬在身上,說到底,還是他心中對白毅很是崇敬。林澗畢生夢想,即是做一個像他爹一樣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大將軍,他覺得,白毅很像中年時那個熱血善戰的林鴻。
林澗對那個他幼年時奮勇向前殺敵無數的大將軍林鴻很懷念,他願意幫白毅,是想保住白毅,他不願看到皖南軍中因此事而分崩離析,更不願意看見皖南數萬將士壯誌難酬。
這裡頭的緣故,林澗並沒有對林鴻講起,也不曾大肆宣揚,除了白毅之外,也就隻有蕭煜知情,其餘的人,都以為林澗是被白毅派回來的。
林澗聽罷,又是一聲嗤笑:“這些人可真夠不要臉的。”
“不但虧欠的糧餉不肯給了,還想釜底抽薪把皖南駐軍都一鍋端了,”林澗冷道,“禁海裁軍,真虧他們想得出來!我看,他們若真能動了皖南,下一步就該輪到嶺南了?”
蕭煜道:“為了把銀子扣下來用在他們想用的地方,他們有什麼事做不出來的?”
“小澗,這禁海裁軍也不是容易的事,有人提出來,自然有人反對,其中章程也是繁雜得很,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實現的。你不入朝參政,朝堂之上為此事的吵嚷不休我即便說與你聽了,也隻是徒增煩擾。我隻是想要提醒你,此事乾係重大,你要是真的從戶部要銀子,恐怕朝中有人要對你不利了。”
“這件事究竟該怎麼做,你一定要想好。白毅他辦不成,以你的出身,要真想辦成,說簡單卻不簡單,說難也很難。”
蕭煜怕林澗看不到事情的嚴重性,說話的語氣又沉重了幾分,“而且,為了避免引起更大的混亂和事端,林老將軍於這件事上不能出麵,我也不能出麵。林老將軍得繼續閒雲野鶴甘於平淡,為了不給你添更多的麻煩,我們都幫不上你什麼。你唯一能憑借的,也隻有皖南侯這三個字了。可這三個字在他們眼裡的分量如何,你我心裡都很清楚。”
林澗落在跳躍燈火上的目光冷凝如霜。他當然清楚得很,他身上的這個侯爵之位,其實承聖帝根本就不是要賞賜給他的。
大周開國皇帝雖念及開國功勳封了四位郡王和八位國公,但為了抑製他們的勢力,也製定了律例,明令禁止王侯公爵世家私下在府邸中配置私兵。
因此,招募一些會武藝的家丁或者請武師培訓府中家丁,這並不違禁,這也就成了世家大族及王爵公侯之家常有的做法。
林家不需如此。林家也不需要對外招募家丁。林家的護衛都是那些戰場上犧牲了的將士們的遺孤,林鴻收養了他們,在他們長成之前撫養教導他們,待他們長成之後,自會放他們去找尋自己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