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高湛不荒唐(150)(2 / 2)

唐邕是陛下的近臣,他的夫人是陛下的表姐,一直聖寵優渥。他家兒子自幼與公主和太子相熟,“小明”為表姐出頭,邏輯上沒有問題。唐邕知道了“小明”在外麵打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覺得這事兒說大了,就是小孩替姐姐出頭,手段過激。

段表姐若是知道,她一向疼愛光光,說不定給“小明”的重拳叫好呢。

可憐真正的小明被蒙在鼓裡,他已經替大明背鍋好多次了。

在世人的眼裡,太子是未來的君王,要賢明,要大度。彆人做錯了事,太子應該有容人之量,而不是睚眥必報。

憑什麼啊?

大明很不服氣。

他們姓高的,能動手從來不逼逼。那些荒唐的人覬覦他姐姐的美色,竟然大放厥詞,說:永昌公主若是嫁不出去,他們勉勉強強,願意為陛下排憂解難。

呸!

大明見著宇文愷,一個眼神瞪過去,諒這個野男人不敢亂說姐姐的壞話。他躬身,對著蕭靖認錯:“父皇,我錯了,我想到公主府實地考察,怕彆人見著是太子,故意蒙騙我,所以才借用表弟的身份。”

他對著小明道歉:“表弟,對不起,我以後不會再這麼做了。”

他對著宇文愷表示歉(威)意(脅),很認真地說:“當日胡言,情之所急,望宇文大匠見諒。”

宇文愷側身避過太子的禮,回應道:“……哦,這樣啊。”

太子能有什麼急的?

大概是不願意見親姐跟他好,想要拆散他們。

他偷偷看向陛下,心裡莫名一寒,不知道陛下會不會與太子有同樣的心思。他不由得多想,太子敢這麼做,是不是陛下授意的……

陛下不願意他和公主在一起。

如果蕭靖知道宇文愷的想法,肯定會說:你想太多了。

他見誤會解除,讓宇文愷和小明離開,卻把大明留下。他派暗衛跟蹤公主,在光光與宇文愷接觸的第一日,他已經知道這件事了。

老父親當時心裡怎麼想的?

“造孽啊,我怎麼養出個女流氓,一見麵就上手摸人家?”

“今天就摸上了,明天是不是要脫褲子?”

“啊,今天真脫了褲子啊,明年我是不是要抱外孫?”

蕭靖焦急了大半個月,女兒不談戀愛,他發愁,女兒談戀愛,他更發愁了。他慢慢自我開解,在後世好多小年輕談戀愛嘛,不也得同居一段時間?

他把光光在公主府這樣那樣的行為,定性為同居。

以前的鮮卑舊俗,有未婚同居,女子帶著娃嫁人並不罕見。在這一世,張嫣是懷著光光,才正式舉辦婚禮嫁給他的。按照北齊的標準和現代標準來看……

光光的行為好像並不出格?

他不敢跟張嫣講,怕她知道,要光光原地結婚。他不敢問光光,怕孩子有壓力,胡亂嫁人。他隻能讓暗衛偷偷盯著,必要時候保護公主。

沒想到大明這個孩子,暗中搗亂,差點壞了姐姐的姻緣。

“你的腦子想什麼,朕是你爹,朕會不知道?你那一套小聰明,騙騙小明可以,騙不了朕。”

“今晚你不要吃飯了,回屋給我反省自身。”

蕭靖懲罰大明今晚不許吃飯,給孩子加大作業量。大明苦著臉回去東宮,他的肚子咕咕叫,偏偏陛下下令,沒有宮人敢給他送飯吃。

是光光親自過來的。

父皇把所有事情都跟她說了,弟弟替她出頭,冒認小明的身份,在外麵跟人打架。弟弟不喜歡宇文愷,所以跑到宇文愷麵前說話,想要宇文愷離開她。

什麼事情都瞞不過皇帝。

隻要他想知道的話。

光光感動大明對自己的好,這是她的親弟弟,弟弟為她考慮,她同樣為弟弟考慮。她提著一個食盒過來,裡麵裝著一碗熱氣騰騰的肉粥,配了三個大肉包子。

她把食物拿過來,坐在大明的身邊,招呼大明過來吃。大明自覺做得不好,給姐姐丟人了。

“二姐,父皇說了,我今晚不許吃飯的。”

“這哪裡有飯?隻有粥跟包子。”

“……”

說得好有道理,竟然無法反駁。

大明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他餓得受不住,剛喝了一大壺熱水,撒泡尿就沒有了。沒等他回應,光光乾脆把包子塞到他的嘴裡,噎得他“嗚嗚”大叫。

太子好不容易才把嘴裡的食物咽下去。

他看著姐姐的漂亮臉蛋,小聲地說:“二姐,宇文愷不擅武藝,又不像大姐夫那樣口才好文筆好。他隻會蓋房子,他配不起你。”

二姐那麼好,她值得世間最好的兒郎。

反正不是那個宇文愷。

光光淺淺一笑,眼裡好像有光:“我看他順眼,他姓宇文,日子能湊合著過下去,那不就行了?就算以後我湊合不了,我要與他和離,難道你和父皇不會站在我這一邊?”

大明很認真地說:“二姐,我們肯定是站在你這一邊的!隻是……”

“大明,你聽我說完。”光光打斷了弟弟的話,“父皇打下那麼大一片江山,大齊遷都搬來長安,周人定然不服。穩定周國的老臣,展現父皇的寬和,最好的辦法就是聯姻。”

“我或者你,其中一人,應當嫁娶宇文氏。”

“宇文愷雖說曾是周國宗室,但他家實際上與宇文邕一族並無關聯。他的祖上是慕容氏,不過被宇文泰賜姓,才改姓宇文氏。這樣的人選對於我們來說是安全的,宇文愷犯不著替周國複辟,更不會謀害我的性命。”

“若是你娶的是宇文氏為太子妃,你焉知她的父親或兄弟,會不會像我們的祖父和伯父一樣?”

光光的一番話,徹底打破了大明的認識。他羞愧極了,他以為姐姐耽於情愛,沒想到姐姐深謀遠慮,是為了他和國家著想。

她是高氏的姑娘,自幼被文宣帝和孝昭帝教養,聽著婁太後講的故事長大的。

她能有多蠢?

祖母曾經說過,步落稽像她,光光最像親爹,所以光光是最像祖母的孩子。步落稽愛看臉,看中張氏,給人家倒貼嫁妝也願意。光光愛看臉,她偶爾會戀愛腦,給宇文愷送大金鏈子,笑得跟花兒似的。

永昌公主一直記得在鄴城的仁壽殿,祖母給她講故事,麵容是慈愛的,但眼神裡沒有一絲笑容。小時候的光光聽著覺得有趣,現在她一想,隻覺得毛骨悚然。

“你祖父把你的大姑姑嫁給魏朝的孝武帝,他上當大丞相,又被封為渤海王,真是威風極了。”

“祖母,然後呢?”

“孝武帝不聽話,你祖父便把他趕走,再選一個聽話的皇帝。你的二姑姑嫁給孝靜帝,她當上皇後了。”

“祖母,所以我們家出了兩位魏朝的皇後嗎?”

“是啊,兩個皇後,又是兩位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