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朱厚照做好人(14)(1 / 2)

都說秋後處斬,今年的京城砍了好多人。

劉良穿著一身厚實的棉襖,頭上戴著棉帽子,躲在人群當中,冷得不住地哈氣。教他讀書的先生姓王,兩人約好去西四牌樓看砍頭。

人頭落地有什麼好看的?

還彆說,來看熱鬨的老百姓真不少!

官兵們推著囚車,好些人朝著車裡的老太監丟菜葉子和臭雞蛋。錦衣衛對外展示查抄到的太監家產,金銀寶物竟然占據了幾十輛牛車,在冬日的太陽底下耀眼得很。

“都是這些大貪官,貪了先帝的錢,自己作威作福!”有人憤憤地說,“……先帝隻娶了一個皇後,連舊衣裳都不舍得洗。這些閹人倒好,人人三妻四妾,國喪期間上青樓呢!”

旁邊一個漢子好奇地問:“太監還能上青樓?”

“太監怎麼不能上青樓?他們折磨人的手段多著呢。”有人壓低聲音說起“內情”,“喏,就是反方向的那條街,東四牌樓的的窯/姐看不下去,她們有大義,舉報了這群閹人!”

劉良豎起耳朵一聽,歎了一口氣:“那群姐們膽子真大,連大太監都敢得罪。換做是我,我不敢得罪這樣的人。”

他身側的王守仁跟著唏噓了好一陣子。

二人看完殺頭,白皚皚的地上落了血,並非十分好看。劉良十分敬重這個教他讀書識字的王守仁,先生年長他幾歲,考過科舉,這樣的讀書人從來沒有看不起人。

劉良心想,王先生果然是萬歲安排的好人!

王守仁今年三十餘歲,在兵部當正六品的兵部武選司主事。他得上司授意,說讓他指點一個從九品的小官,先教對方法令規章,再叫作文章。

“隻當是尋常學生便是。”上司說,“這個學生出身鄉野,小時候家裡窮,才耽誤學習。”

王守仁同意了,因為給人教書有錢拿。京城居不易,能多得一份副業是很不錯的事情。他是弘治十二年的進士,任職過工部、刑部和兵部三個地方,眼界廣闊。

蕭靖很放心讓王守仁給劉良教書。

王守仁,字陽明,明朝思想家、軍事家,心學家。

後世大名鼎鼎的王陽明就是他。

王守仁教導學生:“今日那群太監落到這個下場,全因他們違反法度,做下惡事。我知道你和某個貴人有些關係,切莫自恃權勢,做下不法之事。”

“學生聽講。”

劉良看了一回殺頭,哪裡有不害怕的。他臉上鎮定,心臟砰砰直跳。要是他讀再多的書,他會明白到這種感覺叫做“殺雞儆猴”。

太監是那個雞,他是那個猴。

如今他見過被砍頭的下場,再給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為非作歹。富貴很好,權勢很好,可千好萬好,都不及有命去享啊!

命沒了,什麼都沒了。

==

未來的國丈爺被嚇到了,劉良閉門讀書,變得刻苦起來。反觀壽寧侯和建昌侯兩戶人家,奴仆門人在城裡橫行無忌,以低價“購進”大量商貨,好不熱鬨。

因為快要過年了。

臘月的天越來越冷,建昌侯張延齡穿著一身熊皮大衣,正廳裡點著三四個火盆。他聽底下的管事回稟事情,看了一眼今年的進賬,納悶道:“怎麼今年收上來的租子如此少?不足去年的八成!”

這三瓜兩棗的,還不夠他花銷呢!

“今年的夏天足足下了兩個月的雨,好些莊稼被淋爛了,打的糧食少了一些。”一個管事膽戰心驚地說,“田租上漲至五分,小的派人一夜守著,絕不叫農戶貪掉一粒麥子。”

他不敢說,已經有好幾批農戶從莊田上逃跑的事情。

今年的收成不好,張家要求的田租極高,比尋常皇莊都要高上兩分。弘治十三年,孝宗皇帝特賜壽寧侯張鶴齡的莊田每畝五分起科,其餘皇莊官地是三分起科。張延齡瞧著大哥能得這個待遇,他跟著有樣學樣。

皇帝姐夫在世的時候,沒有責怪過他。

張家的田族征收比例比皇帝家的都要多,皇莊要收三成租子,他張延齡敢收五成!

近兩萬頃土地上的百姓辛辛苦苦乾了一整年,交完糧食,自己剩不下多少。有人索性當了流民,一家幾口人離開當地,前往荊襄一帶(荊州、襄陽和南陽三府),乞求活命。自成化年間一來,荊襄山區成為了流民的聚居之地。此間雖多崇山峻嶺,但是山間的土地肥沃,無主的土地有不少。

隻要人躲進去山中,一來可以逃避稅收。二來種得幾畝地,不用交田租,這樣的日子不是很好嗎?